第75页(1 / 1)
('
不行!
她不能坐以待毙。
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别人都耗得起,唯独她耗不起。
再这样下去,她身体的异样很快会被人发现,就算她什麽也不做,一样会暴露。
这些天她对沈漓现如今的情况也有了些了解。
听闻他在朝政上文韬武略,朝堂上一向实行铁血政策、雷霆手段,以致大小官员、太液国上下对这位皇帝是又敬又怕。
在私下里,听说他这几年十分宠爱一位叫岑如玉的女子。
此女子是太液国丞相的女儿,容貌俏丽,性格活泼可爱,深得沈漓的喜爱。
听闻她一入宫便是独宠。
像梅浸香这样性格沉闷又家世平凡的女子只能被遗忘在角落,入宫三年都还未侍过一次寝。
第55章 听竹宫的梅妃求见
她还听说......沈漓对一位太妃十分孝敬,如同对自己的亲母后一般亲近。
这也是世人所夸赞的地方。
皆说他心胸宽广、孝悌忠信,是当之无愧的圣君。
或许,她可以从这位太妃这里下手......
......
福熙宫。
“太妃娘娘,听竹宫的梅妃求见。”
一身宝相花纹春锦长衣的老妇人停下来手里撚动的佛珠,缓缓擡起她那双深邃威严的眼,朝着禀告的嬷嬷缓声问道:“她怎麽来了?”
嬷嬷躬身赶紧回:“说是前段时间省亲时专门为您求了件佛宝,可惜她回宫时不小心失足掉进了荷塘,回来后一直病着就没敢来......”
嬷嬷无意识地摸了摸自己手腕上多出的一个金镯子,小心翼翼地看向跪在佛前的老太妃继续道:“她说如今身体好了,就赶紧将宝贝献给您。”
一听是佛宝,老太妃原本要打发人的话止住,缓声吩咐道:“让她进来吧。”
嬷嬷“是”了一声,弯腰退了出去。
不多一会,就有轻浅的脚步声走了进来。
老太妃也从佛前的蒲团上被人搀着站了起来,就见穿着一身素绒绣花袄的妙龄女子正朝着她屈身福礼,“臣妾拜见太妃娘娘,问太妃娘娘安。”
女子的声音清悦舒缓,听着很是令人舒服,老太妃肃严的神色舒缓了几分,道:“免礼吧。哀家的福熙宫离你的听竹宫也挺远的,听说你近日也病着,路上可累着了?”
老太妃在下人的搀扶下坐在了宝榻上,看向缓缓擡起头的女子。
见她容貌虽不及岑如玉,却也长得十分清秀可人。
不过听闻她平日寡言少语,也不与人怎麽走动,是个名副其实的闷罐子。
正因为如此,虽知她已入宫几年,却从未见过这位梅妃一面。
“多谢太妃娘娘关心,只是臣妾心中一直记挂着太妃,一想到这麽难得的圣物一直放在臣妾这等庸俗之人身前,心里便觉忐忑不安,总觉得是玷污了这圣宝。”
太妃缓缓擡了一下手,便有嬷嬷搬来凳子。
女子谢了恩坐下后继续道:“臣妾想,论佛缘,这宫里唯有太妃您才能镇得住这宝物,于是臣妾病一好便立马赶了过来,将宝物孝敬给太妃您。”
这番话听得老太妃脸上的笑意不由多了几分,放下手里的茶杯道:“你这丫头,哀家也不过是一介俗家弟子,论佛缘是有几分,却哪里有你说得那麽夸张。”
“所谓心中有佛便是佛缘。修佛就是修心,太妃您慈悲为怀、心怀若谷,便可见佛缘不浅了。”女子笑盈盈道。
听她说得头头是道,老太妃忍不住“嗬嗬”笑了两声,道:“到底是什麽宝物,快拿给哀家看看。”
嬷嬷不由看了眼许久都不曾这麽笑过的太妃,看向这位梅妃的眼里多了丝意外。
段司音从丫鬟手里接过一镂金菱花嵌翡翠锦盒,站起身来双手递上。
嬷嬷接过锦盒,交给了太妃。
太妃缓缓打开盒盖,看见里面的东西后那双深陷的眼瞬间亮了亮,擡头朝着女子问道:“这、这是赤珠?”
佛教有七宝。
分别是金、银、琉璃、珊瑚、砗磲、赤珠、玛瑙。
其中赤珠又称赤真珠,人所见一般是红珊瑚珠。
其实真正的真珠则出鱼腹中、竹中、蛇脑中,乃赤虫所出,且真珠普通呈薄鼠色、灰色。
赤珠则指珠之稍带赤色者,纯赤色之真珠极其难得。
所以通常用红珊瑚珠代替赤珠。
可眼前梅妃献上的却是整整二十七颗的赤珠念珠!
这无疑是令人震惊的存在。
女子笑盈盈地点头道:“太妃真是好眼光,正是赤真珠。”
老太妃尚不可置信地将那串赤珠拿起来左右查看,越看越惊喜,随后小心翼翼地又将珠子放回到了锦盒。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