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页(1 / 1)
('
后又力排衆议,立他为太子。
只是在沈漓登上太子之位才半年,先皇就突发急病,驾崩了。
太液国这偌大的摊子,就这样丢给了年仅十七岁的沈漓。
而沈漓也不负衆望,将江山打理的井井有条,太液国也国富民强。
这一方面归功于他足智多谋、聪明智慧,另一方面,则归功于他雷厉风行、杀伐果断的手段。
他的性子并不似先帝那麽直白,看似温润柔和,实则永远也没有人猜透他在想什麽。
以致朝堂上下的人对他又敬又怕......
他为帝已有五年时间,其他事老太妃都不担心,唯有一件事让她焦虑不已。
那就是身为帝王的他至今膝下无一子......
“漓儿,朝堂上的事永远也忙不完,你还是要多注意身体。”
沈漓捏着筷子的手微微顿了一下,随即浅笑点头,“好。”
有些话老太妃知他不爱听,可还是说了出来,“过了年,你都二十三岁了,也该考虑考虑子嗣的问题了。”
沈漓将碗筷放好,应是不準备再吃了。
他擡头看向一脸愁容的太妃,那双墨色的眸透着深不见底的黑,不觉淩冽,却觉讳莫如深,不可深测。
太妃见他不说话,看了一眼他的脸色,也放下了自己的筷子,顿了顿,道:“岑氏服侍你也快两年时间了,至今无一所出,大约她的身子并不适合生育。你也该去其他嫔妃处转转,也非都比她差......”
又怕他一口拒绝,太妃又找补道:“哀家知道你喜欢岑氏,等你在其他宫留下了子嗣,随你怎麽宠她。但当务之急应以皇嗣为重啊。”
对面的帝王沉默了一会,终点头妥协,“朕......这几日会去其他宫里,太妃无须对此太多担心,免得伤了身体。”
老太妃见他同意,顿时眉眼松懈,多了几分宽慰,“依哀家所见,听竹宫里的梅妃安分守己、温婉娴淑......”
“陛下是否还记得梅妃的父亲上个月因修桥不幸去世,皇上还下旨让她回乡省亲?”
沈漓微微蹙了一下眉宇,随即神色淡淡的点了一下头。
老太妃趁热打铁道:“虽然陛下已经下旨嘉奖了他们梅氏一族,但若再能宠幸于她,百姓必会说陛下优待良臣,也更让百官看到您对爱民如子、勤勉尽职之官的推崇和重视。”
“梅妃......”沈漓缓缓吐出两个字,语里带着不以为然,“此人朕见过一面,少言寡语,见了朕就像猫见了老鼠一样战战兢兢,实在无什麽可取之处。不知太妃可还有其他看上的人选?”
老太妃笑道:“那是从前,如今可不同了。这些日子梅氏都来这里请安,她言行有度,聪明伶俐,只是刚见面有些认生罢了。与她相处久了,你就知道她的好处了。”
“听竹宫......”沈漓尾音拖长,疑惑的语气里带着分感叹,“离这里可不近。”
老太妃点头,“正是说呢,如今她的父亲去世,无依无靠的,也是怪可怜。难得她还有这份孝心,又是忠良之后,我们理应多照拂照拂。”
沈漓抿着笑摇了摇头,多有些无奈,“既然太妃这麽说,那朕过几日就去看看她。”
老太妃也没有再催,她知催的太紧反而适得其反,剩下的便看梅妃自己的造化了。
屋外的雪又下了起来,平添了几分难得的宁静。
这时一嬷嬷走了进来,禀告道:“啓禀皇上、太妃,梅妃过来请安来了。”
老太妃微微惊奇,“往日她都是辰时就过来,今日迟迟未来,哀家还以为她不来了呢。快让进来。”
嬷嬷躬身道了声“是”便退了出去。
不多时就有轻浅的脚步声传入耳中。
“臣妾给太妃请安。给陛下请安。”
女子声音轻缓温柔,那种柔和的触感犹如春风拂过花朵,听着令人舒适和喜欢。
“起来吧,今日下了这麽大的雪,你大可不必再来请安的。”太妃笑嗬嗬道。
女子抚裙坐下后缓声回道:“多谢太妃体恤。原本臣妾是打算辰时就过来问太妃安的,不想晨起时身体突感不适,这会好些了才赶过来......”
“哦?”太妃脸上有几分担心,“可让太医瞧过了?”
“瞧了,说是着了风寒所致,早时吃了副药,这会好多了。”女子回答的轻柔细腻,让原本低头捏着茶杯的男人擡起了头,朝她看了过去。
女子一身莲青色夹金线绣百子榴花缎袍,外面披着翠纹织锦羽缎斗篷,将那张清秀的笑脸衬托的更加娇俏可人。
他静静看着她,并未说话。
辰时段司音之所以没有来,是因为她身上的毒又发作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