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1 / 1)
('
这消息早就在战胜的时候就传出去了。所以前来互市的并不只有上郡的商户,还有不少的外地商人。还有外国的。
原先规划的地方,一经报名之后,发现还少了一些地盘。只好让他们在超出的区域进行摆摊。之后再进行修路。
互市正式开的那一天,上郡里头摆摊的人都少了不少。都想着去互市里头看看,这边生意如何。
匈奴王帐那边没想到阵仗这麽大,一开始来的时候还想着要是秦办得差,直接撕毁协议了。没想到,人来人往的人多得挤不下。
这里头有部分原因还是因为细盐,扶苏特批了一些细盐放在互市里面来。比城里头要少。但是只要能买都是赚的。
扶苏这一举动也是为了开辟新市场,毕竟这匈奴也要吃盐。他还专门为了这个,让这次买盐机会变成了抽签制。
为的就是怕上郡里头的人太过于积极,没等对方发现这东西,就把细盐买完了。
匈奴人中又不分士农工商,越有钱的,身份越高贵。跑来互市凑热闹的也不少。
看着细盐这店人挤人,还要抽签购买,起了兴趣。也跑过来,试了试。
总有几个运气好的,抽到了,虽然掏钱的时候肉疼了点。可是看着周围人羡慕的眼神,为了虚荣,也把这东西给买了。
卖细盐的彭平见见过几个匈奴人买过细盐了,完成了上头给的任务,心下一松。继续卖。
还有些则是在看秦朝这水泥地,踩着硬邦邦的。
还有一些明显和此地人长相不一样的人在摆摊,长得极为高大,头发的颜色还有眼睛的颜色,在此地极为明显。
一开始的时候人们还骂那是妖怪,后来接触多了才知道那就是其他民族的模样。上郡这边是边境,这类人见多了,也就不觉得稀奇了。毕竟他们这里连匈奴都是经常看见。匈奴人长得也和他们普遍不一样。
看久了,也就那样,不是什麽妖怪。
那些外国人,因着身形高大,此时坐在这地方的难免显得有些逼仄。他们似乎是还没学会正宗的秦语,此时说话口音明显有些怪怪的味道。
他们桌子上摆着的,大多数都是些让人看不懂的东西。还有些则是种子,但是一去问,就发现这些种子不是这地方所知道的。
种子拿出来卖,其实这已经是下下之策了,那些外国人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他们本来想着要来这里大赚一笔,只不过没想到,这边的人根本不收他们的商品。
为了得到回家的钱,他们还把本来只是为了让自己铭记家乡的种子都拿出来了。
也不知道这些东西能不能发芽,而且这种子都无法确定是什麽的种子。他们走之前就是随便抓了一把。
只能骗来一些觉得好玩的混混,或者是小少爷些,他们买一些,再加上卖出去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勉勉强强才凑够了路费。赶紧把最后的种子给随便找人送出去,拎着包跑路。
不过像他们这样子的到底是少数,互市人流量这麽大,都紧着挣钱呢。
匈奴王帐的人把準备好的羊毛交给了张良,他专门过来收羊毛的。别的人都不知道买这羊毛拿来干什麽,虽然羊毛是好,但是放在条约里面,让人觉得有些浪费了。
徐哲安就私底下嘀咕过这件事情。安南撇他一眼,充分表示了自己对他的鄙夷。
买羊毛首先要有羊毛,有羊毛首先要有羊,要有羊就要有草。但是草的数量是一定的。养了羊,就要少养马。
所以只要定的羊毛数目多,就能让匈奴人慢慢的开始多养羊。反正秦朝市场大,羊毛这东西到处卖都行。反倒是匈奴那边,要是吃到了养羊的福利,后面就会养越来越多的羊。
羊越多,马越少。
询问
扶苏派人过来看了看, 见一切正常,便回去了。张良慢慢悠悠的处理完羊毛之后,让人先运走, 他在后头还在和匈奴王帐的使者说话。
等到羊毛差不多都在车上了, 张良沖他们点头示意,让他们先走。
领头的那个是平日在张良帐外守着的,知道些有关于张良的内情。犹豫了片刻, 想等张良一同回去。但是见匈奴王帐的人拉着张良一直在谈,时间有些紧, 就先领着人回去了。
这地方离疏属山挺近的,周围又都是兵, 想必张良也跑不了。
张良不动声色的看着士兵走了,按着时间,和匈奴王帐的人再随意閑话了几句。直到有个极壮硕的汉子过来找他, 对着对方歉意的一笑,“先行一步。”
对方点点头。张良就跟着那个汉子走了。
汉子正是沧海君,这些日子他被送到军营里头当普通小兵,和张良很少有机会会合。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