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1 / 1)

加入书签

('

然后他就又知道了,嬴政最近似乎在找什麽人,具体目标不清楚。

这动作很不像嬴政会干出来的事情,也不符合他的身份。所以李斯开始思考这些变动的原因。

李斯是什麽人,把前前后后的事情查得一清二楚。略一思索,就知道是赵高想要还安南不成,反而把自己和胡亥都给拉下水了。

事情倒是简单。不过让李斯很在意的是,嬴政似乎根本没有去查安南和那些士族有过联系没有。而是和安南在殿内一天之后,直接出来就将胡亥和赵高拿下。

这不合理,嬴政在他印象中,绝对不是这种人。但是近日来看,嬴政处理的所有政务还是以前的风格,没有什麽大的变化。

李斯很在意这件事情。虽然在更多人眼里面这只是证明赵高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胡亥则是罪有应得。

但是李斯极高的政治素养在告诉他,这里面有秘密。

李斯还发现最近几日,嬴政看着他的眼神不对。有一种既欣赏,又觉得可惜的感觉。

这不对劲。

可是无论李斯怎麽想,怎麽思考,都无法想到到底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嬴政已经打算好了将李斯送去百越,可是在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嬴政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替代李斯的人。

而在思考过后,嬴政想要试试萧何。

不仅仅是因为萧何能力高,而是嬴政在向安南要了汉律之后,他发现了萧何所立的汉律非常合适扶苏的观念。

萧何偏向黄老之术,也很适合在他死后秦朝应该走向的道路。一个国家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走在紧绷的弦上面,嬴政从来没有这麽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

安南听到嬴政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眸闪了闪。萧何和刘邦此时应该早就相识了,还有吕雉。这未来三个名震天下的三个名字,这个时候却是没有任何人会在意,甚至还在为了人生中的些微小事烦恼。

人生啊,还真是难讲。

这里面萧何和刘邦自然是能人,但是更加让安南觉得有意思的是吕雉。

吕雉在后世有一个相当有名的典故,那就是人彘。此刑罚无比残忍,可谓是听过的人都会觉得这吕雉一定是一个恶毒的人。

可是去看吕雉的前半生,却能看到吕雉是一个极为贤惠的妻子,孝顺,相夫教子样样没少。

能被逼到最后的样子,这让安南很好奇,这个刘邦到底是个什麽样的人。

他的才能和他的人品,这是完全成反比啊。

不过这些都要等到之后了,现在最要紧的还是等嬴政册封太子。

安南对这件事情的重视超过了其他的所有。太子,是皇帝死了之后的名正言顺的继承者。圣旨可以篡改,但是一旦立了太子,那就是把圣旨改了,更多的人也会跟着太子。

只要扶苏当了太子,安南就能够安心了。所以他每天翘首以盼,希望扶苏赶快回鹹阳。

而扶苏那里也是万分焦急的想要赶回鹹阳。这些都要怪的是那个传信的。

他那副气喘吁吁的样子,再加上他说陛下紧急传召,但是不清楚是什麽事情。扶苏的心一下子就慌了。

父皇身子本来就不好,而且做什麽这麽着急的就把他召回鹹阳,肯定是出了什麽大事儿。就连蒙恬劝他先不要着急都不想听,连夜就把一些必须的东西收拾好了。把事情都交代下去,让张良在府里面处理事情。自己带着护卫,飞奔一样的往鹹阳跑。

难怪扶苏和嬴政是父子,他们在跑死马这件事情上,有着超乎寻常的一致。

第 116 章

扶苏回来的悄无声息, 因为太急,没有给任何人递消息。回到鹹阳的样子,就和当初嬴政跑到上郡一样, 灰头土脸的。身上衣服都没怎麽换过, 头上能看出明显的髒污。

但是扶苏一点没在意这些。他现在看脸看不出来是扶苏,毕竟以往在衆人眼中,扶苏都是如玉公子一样, 鹹阳城内不少人家都是以扶苏的模样来要求自家孩子的。哪里有过这麽狼狈的时候。

要不是扶苏身上拿着证明身份的牌子,只怕守门的侍卫能直接给扶苏轰走。

那侍卫看见令牌的时候丈二摸不着头脑。这牌子确实是长公子的没错。可是长公子难道现在不应该在上郡吗?

他倒没往扶苏抗旨那边想, 扶苏在衆人心目中的地位那是根深蒂固的。扶苏公子一举一动都绝对符合一个长公子的模样。

他还是放行让扶苏进去了。不过与此同时还把消息递了进去。

鹹阳宫门口的消息,最后自然都到了嬴政的殿内。嬴政拿着文书, 有些不敢相信,

“扶苏到了?这般快?”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