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页(1 / 1)
('
刘伯温自认这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可是对方却一点也不在乎。
手上甚至还在拿着他一开始就倒好了的茶。他又转头去看李善长,李善长总是清楚的。
只是他没有想到,李善长居然神色之间也没有露出惶恐的意思。
这两个人是怎麽了?是真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还是真的有所把握?
若是几分狂妄倒还能说是性子问题,这般狂妄,难不成真是有所倚仗?
李善长见刘伯温终于不再说话了,这才赶紧拉着他坐下。
“你就坐下吧。今日见面说到底,只有我们三个人知道。至于有没有人听着,或者会不会有人知道我们三人说的内容,若是没底,我会亲自来吗?”
李善长自上一次见过安南和朱元璋的相处之后,不仅发现安南和朱元璋之间相处的犹如寻常人。更是发现在安南住处的附近,没有会窃听院内谈论的人。
李善长知道自家陛下是个什麽性子。远的不说,就说他自己家,他都不确定,真的没有朱元璋派过去监视的人。
但是唯独在这南阳侯家中,他既没有派人监听,也没有派人监看,并且和安南相处之时,没有半点的惧意。
足以见得安南在他的心中到底是何等的地位。所以今日来的时候,虽然初听安南的话让他很是吃惊,但随即却发现其实并没有什麽。
安南不是个蠢的,他也不是。既然如此,对方又怎麽会往绝路上面走。
刘伯温没见过朱元璋和安南是如何相处的,但是既然李善长如此确定,他决定赌一把。
左右按照目前这个形式,他也不觉得自己有多安全。
能让陛下借机废掉丞相的案子,一定不会小。自己会不会受到波及,难讲。
见对面二人又重新安静了下来,安南这才终于开口到,“既然已经决定了,那就别后悔。”
“藩王,是不行的。”
果然,能说出刚才那个问题的人,说出的问题一定不小。只是刘伯温没想到,这也太大了。
当今谁不知道陛下对于自己的子嗣,那可是珍之爱之。就连被废除许久的藩王政策也给翻出来了。
当时自然不是没有人反对,只是面对那样一个君王,他们的反对也是基本上无效的。
刘伯温此时也不顾着吃惊了,而是开始认认真真的思考,该从什麽方面对朱元璋进行劝诫。
安南提的这件事情是他以前想做而没有做的。藩王制度,之前之所以被废除,就是因为他会导致地方势力过大影响中央。
只需要看东周,就知道这个制度弊端有多大。还有西汉的七国之乱。虽然进行了限制,可是到底地方上天高皇帝远的,到时候稍微不慎发生点什麽,那就是满盘皆输。
可是陛下偏偏对这点不相信,执着于藩王制度。
“若是有我和李善长一同劝谏,陛下是必不会听的。”
不说别的,只他和李善长的结合,就会让陛下忌惮无比。
安南微微点头,这是自然的。二首并进,只怕到时候在朱元璋眼中,只会认为是他们在逼他。逼他不得不放弃。
并且若是直接提出废除藩王制度,只怕到时候得罪的不仅仅只是朱元璋,还有手下的那些皇子,毕竟藩王对他们是有利的。
所以想要劝谏所面对的不仅仅只是朱元璋,还有皇子们背后的势力。也幸亏目前的皇子还不算太多,不然到时候废除这番网,只怕才是真的难。
“我也没打算让你们俩同时去劝。这次,刘伯温去。”
刘伯温也不是那等会推脱的,他自然也是有锐气在的。想要扭转陛下心中他的形象,保住自己后代,也不得不做出一番事业来才行了。
只是这如何开始,又该从哪里进行劝,还需要他们进行商讨。
“从我开始吧。我会在三日之后,请陛下来下棋。我会旁敲侧击一番,到时候,就看你们的了。”
刘伯温没了一开始的惶恐不安,实在是一个再灵透不过的人。
只是他有些疑惑,“南阳侯就这般确定陛下不会将你我一并捉拿?”
安南只是一笑,“他就算把你抓起来,打入天牢,只怕是也不会动我一根手指头的。”
这话说得,刘伯温脸色一黑。虽然清楚陛下对他这个半路大臣没什麽好感,但是这麽说,还是让他忍不住黑脸。
藩王制度
说明了是要将藩王制度给取消了, 几人就这着这个藩王问题说了许久。
刘伯温李善长走一步能看百步,这种本事寻常人平时听着只觉得是对方是胡乱猜想的,当不得真。
但是在安南眼中却截然不同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