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1 / 1)

加入书签

('

天色很快转暗。

空气闷得让人发慌,乌云堆在空中,仿佛有重量一般沉沉地往地上压。

据说,这会是六十年来最大的一场暴雨。

据说,雨最大的地方,不是大地之城,而是卫星城。

也就是现在联合军竭力驻守、阻止污染物向主城进犯的据点。

淩鹿关好了所有的窗户。

他站在窗前,看着外面厚重的云。

半响,他打开通讯器,敲下两行字:

【先生,要下大雨了。城里的人都回家避雨了,大家都很好。】

【先生……注意安全。】

尽管明知道信息会发不出去,淩鹿还是点下了“发送”。

*

3号卫星城。

风雨欲来,黑云压城。

卫星城的环形防御墙,在抵挡了两次污染物的侵袭后早已残破不堪。

不同于主城和核心城,卫星城的防御墙是没有涂抹结晶硭的。

也就是说,这堵防御墙本身并不能驱逐污染物。

它的防御功能,来自于它内部安装的观察装置与射击武器。

在正常时期,由于前方还有前哨站作为第一道防线,防御墙本身不会啓用“攻击”功能,更多的时候只是持续观察监视,以防有污染物意外突破了前哨站。

但在畸变期,在前哨站已被攻破之后,这道钢筋混凝土搭建而成、内嵌了数个攻击模块的防御墙,便是卫星城最后的庇护。

尽管工程营抢修了两次,还做了各种加固,但明眼人都能一眼看出:如今的防御墙,在9级污染物前不堪一击。

然而没有人说后退,说弃城。

士兵们依然一丝不茍地执行着命令。工程营依然夜以继日地工作。

在换岗的间隙,在衆人疲劳得站着都能阖眼睡着时,他们会擡头看一看城中那座四层小楼。

小楼顶层的窗户在夜里总是亮着灯,直到淩晨三、四点,才会黑上一到两个小时。

那是厉行洲的办公地。

一个月以前,厉行洲就已驻守在此。

战报和信息流水一样地送进去,再不停歇地传出来。

看到那扇窗户,看到里面透出来的灯光,大家就会觉得:还不到最糟糕的时候,还有希望。

傍晚6点。

耿昊沖进了厉将军的办公室。

十分钟后,一道命令传了出来:18点30分整,所有机枪手全力向城外的“黑雾”开火。

所有人都知道,“黑雾”里藏着什麽——

那只9级巨型污染物,以及它身上脓包一般挂着的无数小型污染物。

这只污染物的外形犹如一只鼓着肚子的蟾蜍。“蟾蜍”的表层皮肤,或者说那应该是皮肤的部位,是硬质化的黑甲。

黑甲是某种金属的化合物,其硬度已超过了联合军现在能武器化的所有材料。

也就是说,重机枪的子弹不停歇地打过去,也就是在黑甲的表层留下一点浅灰色。可人类除了枪炮之外,无法使用其他任何可以精準打击的高杀丨伤力热武器——那迅速扩散的黑雾,会让任何热武器瞬间哑火。

而在这坚固的、难以摧毁的黑甲之上,是一个接一个的凸起。每一个坟墓一样的凸起里,都藏着小型的,半人高的“蝗虫”。

这些蝗虫没有巨型蟾蜍的黑甲外壳,会被子弹打穿,但它们行动迅速数量衆多,杀完一批又会有新的一批涌过来。

在强劲有力的后肢支撑下,这些蝗虫有着惊人的弹跳力,活动範围极广。

巨型蟾蜍往前爬行的时候,蝗虫就会纷纷从坟墓里跳出来,将黑雾扩散到更广的地方。

如果遇到了任何阻拦它们的物件——不论是其他污染物,还是人类设置的障碍物,它们就会张开自己锋利坚韧的咀嚼式口器,将前方的物体撕咬得粉碎。

一座缓慢移动的金属要塞,外加机动灵活的无数前锋,相互配合,在三十天里轻而易举地踏平了两座前哨站。

这些污染物的目标十分明确:有人类气息的地方。

人类气息越浓郁,蝗虫们就会愈发兴奋,会疯狂撕咬视野範围内的一切活物;而巨型蟾蜍则慢慢跟在后面,踩踏一切阻碍它前进的障碍物。

行经之处,只剩下片片废墟。

联合军的子弹,“捕兽网”,防御堡垒,都只能短暂地拖延它们,根本无法让它们退却。

如果说它们有什麽弱点,那就是:它们至少还没有突破生物的基础规律,它们和其他污染物一样,都需要休息。

它们每隔十天会停止推进,短暂地沉睡一段时间。

现在便是这些污染物的沉睡时间。

只要不去攻击它们,无论怎样的震天巨响它们都不会醒来。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