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1 / 1)

加入书签

('

君予珩恍然大悟,当初他不愿裴欢颜陷入原书里那凄惨的结局,便提醒裴靖川那驸马郎冯志才的问题,而后才会发生这一系列的事情。

难怪裴靖川经常说自己帮了他。

“殿下,当时那些事都是我从原书中得知,算不上是帮忙。”

裴靖川笑着捏捏他的耳垂道:“但你愿意冒着被我怀疑的风险将此事告知我,只为了不让皇妹落得那般结局,正是因为你的善念,才会有后面这些事情,这怎麽不算帮我呢?”

君予珩不好意思的挠挠脸,他也没想到当初自己只想让裴欢颜不要和冯志才成亲,其他的并未多想,倒是误打误撞。

......

很快就到了啓辰去岭南的日子,宫中只有少部分内臣知晓他们的行程,都有些不赞同,却也知道裴靖川做出的决定不会轻易更改,便只能拉着方德庆越发认真负责的处理政事,争取让裴靖川回来时能看到他们的功劳,最好可以再往上升一升,嘿嘿。

前面马车坐着裴靖川和君予珩二人,成海公公和十七在外面赶车,杨锋和高子章则一左一右在旁边骑马。

葛星朗这次没有跟来,被裴靖川留在宫内,那些内臣们要麽年纪大了要麽不会武功,禁军们更是三脚猫功夫,将葛星朗放在宫中防止突发情况。

而在他们马车后面,还晃晃悠悠跟着一辆马车,里面坐着邓武和孙贤林,他俩抱着雪球,雪客则威风凛凛的蹲在马车顶上。

这两人好不容易放松下来,便死皮赖脸非要跟着裴靖川等人前往岭南,美曰其名去见世面。

裴靖川让他俩处理好清渡和水林的事情,也默许对方跟着他们。

至于关一舟,因为方大夫年岁较大,这次便没让他跟着一起,而关一舟说他和裴欢颜还有事情没解决,不日便自己赶来。

岭南路途比北疆还要远上小半个月,这几人在路上走走停停,因为带着一只雪球,不太方便入住客栈,所以每到一处歇息,成海公公就得去寻个宅子租下或者买下,待到补充好粮食,才再次出发。

几人一路上晃晃悠悠,不知不觉一月半已经过去,他们也终于到了岭南。

一到岭南便感觉空气湿润潮热,连在路上见到的蛇鼠虫蚁都比在京朝见到的大上许多。

这次他们来岭南联系的是裴欢颜母妃,德妃的母家,镇南府。

德妃如今还安住在宫中,知晓他们这次去岭南,特地给自己父亲写了一封信。

裴靖川等人一到府门口,就被守着的侍卫认出来了,匆忙迎进府内,另外一个赶紧去喊自家老爷。

镇南侯今年六十有余,身子较为健朗,连忙迎了上来:“老臣参见王爷,王妃。”

“不必多礼,这次本王过来也是低调出行,切勿声张。”

镇南侯连声答应,女儿早就同他讲过京朝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不过他一介镇南侯,没有皇帝的吩咐甚至都不能主动进京,故而对此一无所知,但听闻是裴靖川夺得皇位,也有感慨。

当年去京中看望女儿和外孙女时,远远见过一次裴靖川,当时给他的印象就是太像了,一举一动中颇有开元帝的风姿,当时他还在寻思,如果裴靖川并无大错,这个太子想必是当定了。

可惜后来听闻先帝有意立大皇子为储,虽然有点可惜,但大皇子也同样优异,也不失是一个好抉择,再后来便是大皇子意外染病离世,三皇子继位,他还心中纳闷,先帝眼光这麽差吗?连他都能看出裴靖兴的不足之处,没想到啊没想到啊,最后的赢家,竟然还是裴靖川。

“德妃娘娘已经将事情同老臣说过,殿下这次是要去千重谷寻那圣女是吗?”

裴靖川点头:“侯爷在岭南多年,想必对此也十分熟悉,能否同本王讲述那圣女究竟是怎麽回事?”

“自然可以,这还要从开元帝那时候说起。”

开元帝骁勇善战,开辟岭南时也废了不少功夫,因为岭南地广人稀,常年毒雾环绕,许多人刚进入便被毒雾侵蚀死亡。

但开元帝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令人蒙住嘴鼻抽水砍树,用了十年时间,才将岭南开发成能够居住的城镇。

而后逐渐扩张,渐渐的形成如今的岭南,善医善毒,神秘危险。

“那千重谷因为下行道路层层叠叠足有数千层而得名,在里面生活的是一支少见的民族,早些年还不愿与外界交流,后来换了任新族长,这才渐渐开放,变成如今的求医圣地。”

但千重谷的人们被古板和新颖沖击,导致他们的行为及其扭曲。

他们愿意为远道而来的病人治病,甚至不惜自己主动入毒,只为能更好的救命治人,还愿意将一生所学教导给有天赋之人,只求他们能够将医术带出去,走向大江南北,比如方大夫,也比如关一舟。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