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1 / 1)
('
穿戴好走出寝殿,牧峥已经身着正三品大将军的礼服等着他了,杨善再次被他帅了一脸,打趣道,“大将军好生英武呀,这身武官礼服帅到没边了。”
牧峥好笑道,“大喜的日子还不忘贫嘴,仪仗车马都已备好,就等你了。”
杨善应了声,走出元和殿就看到殿前广场上旌旗烈烈,彩幡飞扬,禁军贯甲横刀挺身而立,看到他出来了,整齐划一的单膝跪地山呼万岁。
王林寿一甩拂尘高唱平身,禁军複又整装归位,等待皇帝登上御辇。
杨善被大场面刺激得腿软,牧峥和王小宝左右扶着,颤巍巍走了几步才平複好心情,走下台基登上御辇,在军鼓声中向皇宫外的太庙行去。
禁军队伍走出丹凤门时天刚蒙蒙亮,京城被朱雀大街分为东城和西城,分别隶属于万年县和长安县。
每县又分作五十五坊,太庙在皇宫西侧的崇仁坊内,平时从延政门出去就能到,今天御辇必须从丹凤门出宫,要绕上好大一圈。
有九城兵马司的兵丁护卫在道路两侧,杨善坐在御辇里只能看到街道两边悬挂的红灯笼,百姓都躲得远远的,生怕沖撞了圣驾会小命不保。
进入太庙也不需要杨善做什麽,为齐国先祖敬上三柱香,跪在软垫上听宗正寺和太常寺的官员念祝祷词。
直跪到杨善两腿快没有知觉了,折磨人的祭祖才结束,他被两个力大的宦官架着走出太庙,一束阳光正好落下,将杨善和太庙正殿照射得光彩奕奕。
殿外观礼的皇室成员和官员都愣住了,自先帝驾崩后京城就很少见到阳光,没想到多日阴霾会在此时散去,正好洒落在皇帝身上,难道是出现了吉兆不成?
古代世界不说人人迷信也差不多了,见此情景清流一系的官员个个笑逐颜开,其余人也各自泛起了嘀咕,唯有吴中书和几个死忠阴下脸,不想面对吉兆传扬出去后万民归心的场面。
杨善沐浴在晨光里,身上的寒意被一点点蒸发,心说这个世界还挺会玩儿的,不知待会系统又会弄出点什麽。
阳光随着杨善回到皇宫,天上其余地方依旧是薄云笼罩,只有他头顶有个透着蓝天和阳光的圆型区域,跟随着御辇移动,令人啧啧称奇。
回到外朝的昊天殿广场,杨善登台祭拜天地,投射在他身上的阳光也出现了变化,慢慢拉长直至形成一条蜿蜒巨龙,云层为巨龙镀上一层金光,连同站在祭台上的杨善都金光闪闪的。
祭过天地,杨善坐肩舆登上昊天殿的殿基,坐在这里接受百官朝拜,金龙始终盘绕在他头顶,满朝文武被奇景震慑,无人再敢不服,三拜九叩行过君臣之礼,杨善正式成为了大齐君主。
天上的金龙再次变化,盘旋几圈后金光迸射,整片天空云开雾散,阳光洒满了京城内外,负责宣读圣旨的礼部尚书愣了片刻才回过神,宣读杨善登基后的第一道圣旨。
圣旨内容很简单,指定新年号为‘永昌’,立王妃赵氏为皇后,大赦天下,明年三月举办恩科会试。
衆官员高唱接旨,再山呼万岁,登基大典到此就算结束了,官员放假半天,全城举行庆典活动,杨善也可以回后宫休息了。
这次他回的不再是元和殿,而是装饰一新的紫宸殿,杨善累得够呛,命人把肩舆擡进内殿才肯下来,直接瘫在了罗汉榻上。
王林寿命小宦官帮他换下礼服,站在一旁笑得像朵喇叭花似的,“陛下,今日吉兆久久不散,衆位大臣都说陛下是天命所归,登基时才会金光闪耀,大放光明。”
杨善累得直哼哼,“我明明没干什麽,才半天工夫怎麽就累成这样了?王林寿你坐吧,站这麽久不累麽?”
王林寿笑呵呵坐在床边的地垫上,“老奴早习惯了,站一整天都没事,陛下万金之躯,从早起就长跪两次,还舟车劳顿的,不累就怪了,陛下可要传午膳麽?”
经他提醒杨善才发现自己饿惨了,刚才因为紧张,那两包零嘴一口没动,从早上饿到现在,难怪身上没力气。
他点头道,“就摆在窗前的高桌上吧,王小宝还挺能干的,这麽短的工夫就换上高桌了。”
王林寿笑道,“那小子要没点机灵劲,老奴也不会收在身边教养,以后皇上只管使唤就是。”
杨善也笑了,“还有几个少监和内侍,都是当差的好手,王林寿你很会调理人呀,跟他们说,别当硕鼠别吃里扒外,只要尽心办差,庇护你们安度晚年还是能的。”
王林寿恭顺的伏身在地,“老奴遵旨。”
第十六章
杨善换上日常服饰,命小根子去请牧峥,今后他也要搬进紫宸殿居住,两人一起乔迁新居,总要吃个热竈饭庆祝一下。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