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1 / 1)

加入书签

('

“喂,老伯。”

“怎麽了。”

喉咙中勉强挤出的声音完全变形,连我自己都听不清自己说出口的是什麽。

“……约翰·列侬。”

我擡起头,还在诧异为什麽0326会说出这个名字时,她指了指电视,顺着手指的方向,我又一次将目光放在电视上。

一个人男人沖上舞台,举着疑似手枪的物体。

“砰!”

原来如此,这样连唯一的疑惑都得到合理的解释。

恶鬼。

不对,身边的女孩真实的身份应该是地狱中的魔鬼。

第 12 章

12:

在那之后的两个星期,我一直在忙着做各种各样的检查,最后得出的结论为,我已经可以回归人类社会。

尽管这里的环境很不错,医生护士以及病友,一个个都非常有趣。可是离开人类社会久了。我也是很怀念的。在已经住了一个多月的房间内收拾完衣物,我起身离开。

“0326,我来送你吧。”

“好啊,老伯。”

院长主动提出送我出去无疑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0……不,应该叫你陶之,你以后打算怎麽办?”

“还没想好。不过我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

院长做出请的手势,我也就不客气的问了。

“投影心理真的存在吗?我的病是不是投影心理所致?如果存在投影心理这东西,那对它的定义又是什麽?”

“你这可不只是一个问题了吧,而且我从没见过那个‘患者’对病症如此感兴趣。”

院长笑着说道。

不过他似乎还是很乐意回答我的问题,略微思考过后继续说:

“首先你存在一个错误的认识,你所说的‘投影心理’其正确的称呼应该是投射效应。对于投射效应的定义,简单说是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我们常常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都是基于投射效应,我能想象出最简单的例子是:

当你暗恋某人时,大多数人幻想在对方眼中自己的身份,公主、淑女……还有很多这样的角色,总之你会不自觉地按照那样的设定,去扮演,并且笃定对方喜欢这样的人。问题是,你真的知道他眼中的你是什麽样的吗?

因此你只是把自己的立场与对方调换。让自己认为对方喜欢这样的自己。

如果这样还不够明白的话,就用出自一本小说中的一种解释好了,对你来说这个应该更容易理解。

‘上学时一个同学说某人讨厌他,其实真相往往相反,也就是说其实这个同学自己讨厌某人,但又不想承认,所以进行了立场调换’。

至于你问我关于你病的问题,首先我不认为你真的患病,其次投射效应是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存在的认知心理偏差。”

“这样啊,不过有没有因为投射效应而産生像我在入院报告时所填写的症状呢?”

“有,它归属于妄想症。将自己身边朋友拥有的东西想象成自己拥有的,具体的过程是精神分裂症、妄想、投影、影子……,期间有些患者甚至是间歇性发病。”

“哦。”

时间刚刚好,一切疑惑解决时也到了医院门口。

“该是分别的时候了。”

说着老伯伸出手。

“嗯,再见!老伯。”

我礼节性的同样伸出手,老伯并没有握住我的手,他俯身在我耳畔说道:

“我们还是永远不要再见为好。”

第 13 章

13:

“好久没回来呢,S市还是熙熙攘攘的很热闹。所以我常常说这里好,安静环境又美,可惜你看不到。对了,这个是送你的,从医院出来,路过花店顺便买了束花,买完后才想起没人可送,结果就想起来看看你。”

把花放在墓碑上,顺势坐在地上。

“我这样说你不会生气吧?嘛,别生气啦。我们好久没面对面的聊天了,徐世嘉。”

点燃一根烟递到嘴边。我笑了,因为差一点忘记自己不会吸烟。

“我可不像你是个老烟枪,这次真的为难你了。”

把烟放在墓碑上,我开始一点一点品味整件事。站在旁观者的视角去看,这件事清晰明了。

叶苏策划的这场戏,关键点有二,其一个是演员的演技,另一个是手机。

首先来说演技绝对是不可挑剔,悲伤、喜悦、愤怒,都做的恰到好处。既不做作,又体现出应有的情绪变化。在这里面最辛苦的就是徐世嘉,她甚至连一些习惯性的小细节都克制住。能做到这步,恐怕已经不单单只是因为钱,其中想必还有恨意。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