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页(1 / 1)

加入书签

('

卫骧深深看了她一眼,转身走向巍峨的宫门,这一路,他并未再回头。

尹昭清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身上又沾上雪,看着他的身影隐于宫门之后,来往之人将目光停留于她身上,她也恍若未见。不知过了多久,那道关系着衆人命运的宫门缓缓合上,将漫天的雪与她一并隔绝在外。

而后天亮了。

第175章

“自洪武十二年七月伊始, 朕撤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之职,并立为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下设镇抚司,统管镇抚司狱, 予以刑狱审案之权, 意为严查奸佞谋乱之徒。”

“今锦衣卫枉顾朕恩, 倚势挟权,残害忠良,罪无可恕, 皆杖三十, 贬为庶民,此生不得再入朝。”

“今废除锦衣卫, 罢黜其职。特再设大理寺,与刑部、督察院为三法司, 三法司不可独权, 需同担刑狱之责。”

“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卫骧,结党懈职,深负朕恩。虽昔日功勋赫然,但今时之罪不可赦免,今罢其锦衣卫亲军指挥使一职,同贬为庶民, 罪以刑罚。”

“此旨意传达至天下, 百官均应以此为戒,奉公克己。若再有违逆者, 同罪受罚。”

奉天殿中声音回蕩, 许久沉寂。

那位意气风发的少年一如往日那般跪在殿中,英姿挺立, 只是今日他并未再辩驳,缓缓摘下玉纱冠,将手中的绣春刀递到身前,遂恭恭敬敬伏身磕头,“罪臣卫骧领旨——”

百官怔愣,许久未缓过神来。即便此结果是衆人所愿,可不知为何却无畅快之意。

“退朝——”

百官退去,一步三回头,不免唏嘘,如卫骧这般惊豔决绝之人,日后怕是也寻不出第二个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t城

卫骧跪着身并未动,生死当前,眸中平静毫无情绪。

朱兴瑞亦未动,他望着地上之人良久,日头当空,逆着光,他有些许看不太清。可他一闭眼却都是眼前之人的模样,他甚至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卫骧之时,那稚嫩面容上坚毅的眼眸。恍然间,竟已过去十余年了。

“卫骧。”

“臣在。”

朱兴瑞面容恍若在这一剎那苍老,已全然没了方才百官面前的威严,他咽下了口中泛出的苦,“朕……早年间得了一把宝刀,伊始起它便不同于其他,朕甚是爱惜,日日将其带在身侧,浇以心血养之。”

“宝刀有灵,磨砺之下初露锋芒,朕——”他声中一颤,“甚感欣慰。”

卫骧眸中有所动容。

“既是宝刀,朕岂敢掩其风华,一晃十余载,此刀终是锋芒毕现,替朕去恶杀佞,又去了心头大患,朝纲稳定,大明之今日有他之功……”他眸中氤氲着慈和,“十余年来,朕再也寻不到第二把如此宝刀,朕对他不能不偏爱。朕得之,是朕之幸,朕曾念着,此生都将他留在身侧……可是——”

“此刀太过锋利,衆人之敬重却已成畏惧,他们唯恐此刀会伤及自己,便纷纷来劝谏朕将此刀毁之。”

“杀人的是刀,可朕是执刀之人。朕也看不明白,他们究竟是畏惧那把刀,还是畏惧朕……”朱兴瑞晃晃悠悠站起了身,“朕想着,畏惧那把刀总好过畏惧朕,你说是不是……”

殿中无回应声,朱兴瑞也不恼,他走下高位,好似在喃喃自语,“可是朕不舍啊,朕实在不舍,这是朕在怀中揣了十余年的刀,朕岂割舍得下?可他们都逼迫朕,逼迫朕将刀毁了,他们一个个的威胁朕,若不将刀弃之,就要离朕远去。”

“朕为难,不知该如何……”朱兴瑞走到了卫骧身前,缓缓蹲下身,头一回以此姿态看着他,“卫骧,你告诉朕,朕究竟该如何做啊——”

卫骧擡眸看向他,唇角的笑意释然,“此刀既是圣上之物,自然任由圣上处置。今已物尽其用,即便毁之,也无甚可惜。”

朱兴瑞一震,身形晃了晃,他死死盯着眼前之人,似要从他脸上寻到别样的情绪,可并未如他所愿,太过泰然,他什麽都看不到。

他苦笑了几声,半百的身子又缓缓站了起来,殿中空蕩蕩的,那高座也好似空蕩蕩的。他猛然转身,指着跪地之人,忿忿出声:“卫骧!你可恨朕!”

殿中之人语气如常,“不恨。”

朱兴瑞神色黯然,“那你心中可有不甘!”

“并无。臣为家国而生,终有一日为大义而死,臣无怨。替圣上分忧,为大明效忠,臣虽死无悔。”

“卫骧!”怒火从两肋直窜而上,朱兴瑞厉声。他也不知自己是为何怒,是怒其不争,还是怒他至此都未对自己有过一句埋怨。

是啊,他为何不怨自己,他不该恨吗?自己由着旁人将他逼到了绝境,如今还要他以死谢罪,可卫骧为何还不怨恨他……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