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1 / 1)
('
要是全部带回去的话......
艾伦鼻翼微张, 重重地喘息一声,他激动得不敢再想下去。
“那我们什麽时候能够去买茶叶?”艾伦控制住内心的澎湃, 急切问道, “还是要等明天的购物时间吗?”
游明夏点点头, 回複道:“大家先别着急,我们华国有句老话叫好饭不怕晚。”
“今天晚上大家要是有需要的话, 可以让茶园的李老板给你们好好介绍一下他们家的茶叶。”对于茶,李学伟知道的可比他多多了。
而且李学伟嘴皮子厉害, 非常会推销。
游明夏当初来香夷山考察,被李学伟讲的, 他几度都要自掏腰包买上几大盒茶叶。他一个见识过各种推销手段的现代人都这样,更别提这些本来就喜欢茶的古代人了。
游明夏合理怀疑:这几个人过了今夜之后,口袋中金币将大幅度缩水,甚至一点不剩。
艾伦等人看不出游明夏的心理活动,闻言高兴地接连叫好。
“太好了。”
“我一定要多买一些。”
“......”
饭桌上的氛围难得轻松起来。
恰此时,李家人再次推着小推车从包厢外走进。
“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李妈妈是个面相很和善的中年女人,她笑道,“熏鹅来了,大家快来尝尝我们这里的特色菜。”
香夷山的熏鹅是本地最出名的特色菜之一,烘烤熏制而成的鹅肉表皮色泽金黄透亮,均有的抹了一层辣椒面,闻起来除了鹅肉本身的甘香和辣椒的辛辣外,还带有桂叶和糯米的香气。
可谓是色香味俱全。
饭桌上每个座位都提前摆放好了一次性餐具,塑料薄膜下捆着碟碗杯和一双筷子。
但因本次旅行团还存在国外游客,他们并不熟悉华国餐具的缘故。这次过来上菜,李妈妈还特地带来了刀叉,她依次把刀叉分给了团中的外国友人。
菜一道接着一道的上好,游明夏见衆人吃得尽兴,简单叮嘱了句吃好喝好后,就转身离开了包厢。
“这厨娘做的真不错。”威廉叉了一块鹅肉,咬下去鲜嫩多汁,夹带着一股辣辣的味道。威廉一个没注意,直接呛红了脸。接连喝了好几口茶水,才缓下喉咙鼻息间的那股沖劲。
他本来是想要发火的,但看其他人都吃的头也不擡盘中的菜快速减少,他撇撇嘴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抢菜大军中。
“唇齿留香,酸辣鲜爽。”相较于用刀叉别别扭扭吃中餐的外国人,古代位面的人速度明显要快上不少,他们熟练地使用筷子,几乎将筷子甩出了残影。
衆人一开始还顾忌着有有外人在场要保持体面,但吃着吃着,规矩什麽的就抛到了脑后。
原因无他,好吃,太好吃了。
桌上的每一道菜都是那麽新奇,口味和他们之前吃过的截然不同。
就拿面前的小笋酸菜来说,竹笋、酸菜都是最常见的食材,可竹笋搭配酸菜一起吃,他们还是头一回儿见。
爽口而又下饭,好吃得简直让人想要吞掉自己的舌头。
午餐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四点钟。游明夏让衆游客回屋短暂地休息了一会儿,旅行团下午的行程安排,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仅在傍晚时分有一个去古镇观光的项目。
夏季白日太阳太盛,不是江镇最佳的观赏时机。再加上白天衆人坐了太长时间的车,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了连轴转。
临近五点,游明夏这才叫醒衆人,準备带队出发去往今天的第一个景点——江镇。
江镇距离李学伟家有半个小时车程的距离,有一座距今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城。
说是古城,但它规模并不大,更像是一个村落。
整个江镇依江而建,呈狭长的带状布局。从入口进去,映入眼帘的就是纵横交错的水道与古色古香的建筑。
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岸边垂柳随风摇曳,景色美不胜收。
巴士缓缓停在江镇入口的停车场上,游明夏率先站起身来从窗户往下望去。同他想得一样,下午五点多过去的时候,景区当中的游客已经减少了大半。
整个景区都安静下来,晚风拂过岸边垂柳有种别样的宁和。
“大家注意脚下,”游明夏别好麦,示意衆人準备下车,“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江镇,距今......”
古代位面的人对古色古香的街道并没有太大的感触,兴华镇大部分的建筑都是这样的,瞧得多了也就不觉得这些建筑美在哪里。
让他们感到吃惊的,是接连亮起的路灯。
有直接矗立在路旁的泛着白色光晕的灯,有藏在灌木丛中的,有贴在树干上的,甚至河中都能瞧见灯光......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