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1 / 1)

加入书签

('

通灵日志

柳文山

第 1 章

正月底,寒风簌簌,晨光熹微。

京师城门口已经开始热闹起来。商贩们推着小车,满载着琳琅满目的货物进城来贩卖,争先恐后的踏入城门,希望能够早点抢占好的摊位,开始一天的生意,一时间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可随着一声唢吶响起,进城的人们骤然安静下来。

城门楼下宽阔的石道上,送葬的队伍簇拥着十余具棺材缓缓前行。每一具棺材上都绘有奇异的图案:金乌、腾龙、朱雀、玄武、玉兔、繁花……

行人们瞥向出殡的队伍,既好奇又避之不及。

守门的卫兵们面面相觑,三缄其口。

此时,两位身穿靛蓝色道袍的道士逆着出殡的队伍进了城,立在城门口驻足观看。

城楼上的伍长松了口气,捂紧胸口道:“还好我有云真子道长亲手画的护身符,他老人家一来,定是为了这件诡案。”

他的跟班问道:“就是三清观的那位云真子?看来我也得去求一张了……”

云真子皱着眉头看着城门口涌出的棺材队伍,喃喃自语:“看来咱们有大生意可做了。”

徒弟看到棺材上的图案,若有所思道:“师傅,怎麽这麽多棺材?您看这事是不是有什麽蹊跷?”

云真子抚须沉吟,“天青,谨言慎行。

你看,这些棺材上都有符印,这里面大有学问,你可得多学着点儿。”

云天青犹豫片刻后说道:“是,师傅,我要不要去打听打听?”

云真子不耐烦的说道,“咱们是来做生意的,不是来办案的。”

云天青回过神来:“哦。”

云真子继续说道:“别光顾着说话,大理寺的李捕头约好了要在茶馆话事呢,这都日上三竿了,赶紧走吧,咱们的买卖也该开张了。”

云天青打了个哈欠,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不禁怀疑:日头都没有,哪里就日上三竿了?

不过,他还是紧跟着师傅,走入了一间名为“云水阁”的茶馆。

店小二立即迎上前来,热心招呼道:“二位里边请,不知道长有何吩咐?”

云真子望着进进出出的茶客,皱眉道:“我要接待一位贵客,你们可有雅间?”

店小二颔首应允,满面春风道:“有的,客官。您跟我来。”

店小二一边走一边介绍道:“我们茶馆最好的雅间就是‘听风轩’了。您看,这儿比较幽静,窗外眺望北海湖,静听鸟鸣清风声,正是品茗话事的上佳之地。”

“多谢了。”云真子点了点头:“你们这儿有什麽好茶吗?先给我来一壶。”

店小二赶忙应道:“这就为您上一壶上好的龙井,还请二位稍等片刻。”

云真子和云天青欣赏窗外的湖景,店小二很快就拎了一壶茶上来。

瞬间,满室清香。

云真子笑道:“这一茗一景果然名不虚传,烦请替我留意下,若是大理寺的李捕头来了,请他到此雅间共饮。”

店小二爽快应道:“好嘞,还请道长放心,李捕头我认得,自替您引来。”

师徒二人一边等人,一边议论出殡的事情,忽听得楼下小二吆喝的声音。

“李大人,快里面请,楼上雅间有贵客已等候多时了。”

李捕头在小二的引领下,迈着功夫步,缓缓步入雅间。

云真子一见来人,立刻起身道:“李大人,您一说有事,我就来了。”

李捕头解下腰刀,放在桌上,抚了抚方巾上的孔雀翎,“嗨,云道长,您这是擡举我了,哪儿是我的事了,这都是衙门的公事,我不过一个小跑腿的而已。”

云真子亲自拎起茶壶,为李捕头斟茶:“您这忙里忙外的,如此奔波,快歇个脚,喝口茶。”

李捕头拿起茶杯,一饮而尽,这才松垮垮的落座,扫了云真子身后的小道士一眼。

云真子指了指云天青,说道:“这是我徒弟——云天青,带他出来历练历练,少不得李捕头您关照关照!”

李捕头拍了拍桌上的刀鞘,“好说好说,这江湖跟官场一样,都是些人情事故,更何况您们以后都是要得道成仙的。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我少不了仰仗您们呢……”

云真子对着云天青笑道,“李大人惯会说笑。”

云天青没有笑,却直愣愣的盯着李捕头的脸发呆。

李捕头疑惑道:“我这脸是没洗干净?”

云天青蹙眉,“李大人,您这眉宇之间有团黑气,这是有祸事缠身哪!”

云真子瞪了徒弟一眼,赶紧打断,接过话茬:“虽有祸事,好在有惊无险。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