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文化野心,红袖添香(1 / 1)
第134章 ,文化野心,红袖添香(求订阅!)
英语老师老家离邵市不远,大概20里路的样子,正处于回县县城到邵市的必经之路上。
透过窗户望着外边黄橙橙的稻田,李恒忽地心血来潮朝司机喊:「师傅,踩一jio!」
「伢子,还没到邵市。」司机看他脸嫩,以为他第一次来邵市,好心提醒。
「我知道。」李恒回答。
「刹!」,车停了。
李恒背起包下车,李然和张志勇懵逼地跟着下车。
李然打量四周一番,目之所及,除了稻田就是丘陵,还有一些茅草屋:
「李恒,你这是搞什麽?怎麽在半道下了?」
李恒指着右前方那栋木房子说:「那是英语老师家,我们去瞅瞅。」
李然恍然:「去人家里啊,那得买点东西。」
「当然。」
几人找着附近的村小卖部,买了一些糖和酒,另外还买了点水果,拢共花了将近15块钱。
搁这年头,这已经是非常奢侈的礼品了。
三人手上都串满了袋子,沿着田埂小路鱼贯穿行,没一会就到了英语老师家。
刚踏足打谷场,就看到了老校长,也即英语老师她父亲。
旁边还有一个大波浪时尚女人,估计就是长市雅礼中学娶的二婚老婆了。
看到这夫妻俩,张志勇禁不住嘀咕:「恒大爷,咱几个可能要趟空叻。」
李恒也有这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跟老校长和英语老师爷爷奶奶打完招呼聊会天后,才得知英语老师前天晚上就回了邵市,吃一顿饭就走了,没在老家过夜。
没见到人,三人喝一杯水也走了。
「怎麽办?没车了?」张志勇窝地上问。
「等,会有过路车的。」李恒笃定回答。
5分钟左右,迎面驶来一辆中班车,挤满了人,司机没停车。
11分钟后,又来一辆,无论怎麽挥手,人家根本不搭理三人,扬起一阵尘土彪过去了。
「我靠!好拽,有车了不起啊?」张志勇被溅了一层灰,跳脚骂。
骂完后,三人继续等。
大约等了20分钟,终于有车愿意搭载他们了。
一上车,李然突地问李恒:「你是不是又想带上你英语老师?」
李恒之前没想法的,可看到老校长夫妻后,又产生了这个念头:
「反正大家熟悉,多个人热闹,等会到市里打个电话问问。」
张志勇听得老高兴了:「嘿嘿,咱们又4个人咯,突然少一个,老子还舍不得。」
李然深以为然,上个月,四人一路抱团取暖,有了很深的感情。
来到邵市,李恒一下车就找公用电话打给英语老师。
「咚咚咚!」
电话一声就通,那边传来一个性感声音,「你好,哪位?」
「老师,是我。」
「李恒?你什麽事?」
「老师,我刚去了一趟你老家,发现你不在。我们要出发三峡了,一起不?缺心眼和李然都等你呢。」李恒不废话,言简意赅道明来意。
「王老师,一起吧,咱有个伴,少了你感觉缺点东西哈。」李然在旁边凑趣。
王润文沉思好会,末了问:「你们在哪?」
李恒说:「汽车西站,刚下车。」
王润文心动过后就是果敢,「那你们先去火车站,我来找你们。」
「诶,好!好!」李恒满心欢喜,挂断电话后同李然丶缺心眼拍了下手掌庆祝。
「李恒,我饿了,我去找家饭店,吃大餐。」李然说。
「成,不是问题,我请客。」英语老师归队,李恒心情倍儿好。
三人赶到火车站没多久,英语老师就来了。她一身红色衬衫,把上围束得异常饱满,休闲裤和红色鞋,走起路来摇拽妩媚,风情万种,整个人突出那叫一个性感啊。
好多人眼睛都看直了,暗暗咽口水。
同李然和缺心眼打过招呼后,英语老师眯了眯眼睛,经过李恒耳边时,压低声音警告了句:「再看,小心我把你眼珠子抠出来!」
李恒翻翻白眼。
老师冤枉啊!不要一个劲盯着老子好不好?
本钱那麽足,附近偷瞄的男人不说100个,至少也有80个,我这完全是本能嘛,哪错了?
有英语老师的关系网在,原本不报希望的火车票顺利到手,依旧是硬卧。
吃完饭,四人候车时,王润文甩甩头发,微笑感慨道:「计划赶不上变化,没想到老家会碰上那对方夫妻,没想到又跟你们出游了。」
李恒问:「老师,老校长从长市回来,不跟你通气的?」
英语老师冷笑一声,「我拒绝跟他通气。」
李恒点头,递了一瓶汽水给她。
晚上8点过,四人登上了西行的火车,于次日清晨抵达三峡。
可惜天公作不美,下起了蒙蒙细雨,嗖嗖阴风吹着,几人只能迷乱地乾瞪眼。
不过李恒没闲着,随意找个地方住下后,就开始给《收获》杂志打电话。
「喂,哪位?」
「邹编辑,早上好!」李恒一下子就听出了对方声音。
「是李老师?」
邹平过去一个月怎麽也连不上李恒,打王润文电话也没人接,都急坏了,这时突然接到电话,因为太过激动,人呼地一下站起来:
「李老师,你终于打电话来了,你再不来,我都要去你老家找你了。」
李恒歉意道:「这两月一直在外面游山玩水,没固定居所,抱歉。」
听到游山玩水,邹平好奇问:「李老师,你现在在哪?」
李恒说:「在三峡。」
邹平心思一动,装着胆子问:「是不是又有新的写作灵感了?」
不错嘛,是吃这碗饭的料,没想到还挺敏感,李恒没隐瞒:「这两月一直在创作,已经写了有几万字。」
竟然是真的!
原本抱着试探一下的邹平内心大喜,平复心情问:「是哪方面的题材?」
李恒说:「散文。」
「什麽?散丶散文?」邹平有点惊愕。
不,是十分惊愕!
才多大啊?
才满18岁不久吧?
怎麽题材跳跃到散文去了?
邹平脑子僵住,一时有点不解,但不好公开质疑,只是焦急问:「你要在三峡呆多久?」
李恒沉吟片刻,说:「得看天气情况吧,应该是一到两天。」
闻言,邹平有些失望,继续追问:「那下一站去哪?定了吗?」
李恒说:「洞庭湖。」
邹平立马做出一个决定,「那我去洞庭湖等你。」
李恒差不多知晓对方是什麽意思,估计是急着检验新文质量,没拒绝:「可以,我们大概要三天后才能到。」
敲定了双方见面的细节后,邹平开始报喜:「李老师,恭喜你!《活着》单行本突破100万册了,截止昨天为止,累积销量达1067203本。」
106万册麽?
这个数据忒生猛,完全出乎意料。
李恒听得很是高兴,嘴巴都快咧到后脑勺去了。
心里计算一下,每本书定价3元,按5%的版税,106万多册,自己可以得16万元。
16万!
妥妥一笔巨款啊!
李恒脑袋有点晕晕的,感觉比后世几千万存款带来的刺激感更大。
「李老师,还在吗?」见电话那头许久没声,邹平如是小心问。
「在的。」李恒回答。
邹平徵求他意见:「这汇票是直接这次见面给你,还是等你大学到沪市再给你?」
还蛮关注的嘛,连自己将要去哪读大学都知晓。
为了安全考虑,李恒权衡利弊说:「不急,等我到沪市再给我。」
「行。」
由于电话费太贵,后续简单聊几句就挂了。
只是电话才挂,主编办公室就串过来一个身影。
廖主编问:「刚才是作家十二月电话?」
邹平回答是。
廖主编关心问:「他消失这麽久,人到哪了?」
面对领导,邹平没有耍滑头,把刚才的事一五一十讲了一遍。
比如李恒出游大半个中国。
比如他在写新书。
耐心听完,廖主编皱眉:「没听错?真在写散文?」
见主编跟自己一样怀疑,邹平心里莫名好受了很多:「我反覆确认过。」
廖主编沉默了,过了好会才说:「去买两张票,算了,这事你别管了,我来接手。」
「啊?」邹平一脸懵逼。
他未来的金牌编辑梦就打定主意抱这根大粗腿的,怎麽好好的就不用自己管了呢?
登时,他心里特别难受,但又不敢表露出来。
廖主编察觉到了他的异样,伸手拍拍他肩膀说:「功劳仍算你头上,后面依旧由你负责对接十二月。
至于这回,特事特办,我有点事要见见他。」
听到这话,邹平顿时阴转多晴,喜笑颜开。
看他这副模样,廖主编跟着笑了,再次改主意,「你还是跟我一块去吧,别免得你寝室难安。」
邹平挠挠头,装一个劲傻笑。
回到办公室,廖主编把门关上,随后抓起桌上的座机电话,拨打了一个号码。
等了半分钟左右,电话通了,「昭仪,是我。」
「廖叔,这麽早,找我有事?」黄昭仪还没起床,甚至眼睛都没睁开。
「我有作家十二月的消息了。」廖主编开口。
黄昭仪瞬间睁开眼睛,「廖叔,你忙不忙?我们见面谈。」
「可以。」双方约定在一家咖啡厅见面,就结束了通话。
一个小时后,廖主编出现在附近的一家咖啡厅,在门口张望一番,就朝右侧角落的雅座而去。
「昭仪,你比我想像地来的早。」廖主编一落座,就主动找话。
「廖叔,让你见笑了,我也是才起床。」
点两杯咖啡,黄昭仪沉吟良久问:「他真名叫什麽?」
廖主编来之前就对各种问题有过猜测,「李恒。」
黄昭仪琢磨一番这个名字,再次问:「他人在哪?」
「如今在三峡,三天后会在洞庭湖。」廖主编把知道的情况说了说。
黄昭仪思虑好会问:「我去贸然见他,会不会惹他不快?」
这问题难住了廖主编。
因为他压根不晓得李恒和昭仪之间到底发生了什麽啊?
根本不知晓两人的写信内容。
只知道李恒突然不理她了。
而昭仪对此似乎有些耿耿于怀。
廖主编出主意:「那这次,你以我助理的身份露面?」
黄昭仪摇头:「我给他寄过照片。」
???
廖主编脑海中飘过一排问号,虽然清楚对方十分仰慕李恒的才华,但没想到会这麽主动?
竟然主动到寄照片。
这有点颠覆廖主编对她过往的认知,面面相对,一时噎住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黄昭仪苦笑问:「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
廖主编说,「那李恒是什麽反应?」
黄昭仪目光飘向窗外:「自那以后就没再联系。」
廖主编听得暗暗唏嘘,但也非常能理解李恒。
毕竟李恒才18岁多,而面前的昭仪尽管出身非凡,但到底是比人家大了一圈,怎麽可能动心?
其实这里有个信息误差,廖主编不知道李恒是以已婚大龄男士身份拒绝的黄昭仪。
而黄昭仪也不知道李恒才18多点。
碍于身份和保全脸面,廖主编不好问两人的通信内容。黄昭仪自然也不会多说。
所以,两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各说各的,没有做到互通有无。
咖啡上来了,等服务员离去后,黄昭仪问:「他这次的新书是散文?」
廖主编说:「还只是听说,没看到内容。」
黄昭仪问:「廖叔,你看好吗?」
廖主编思虑一会,摇头:「不好讲。」
接着他补充一句:「不过李恒的才华有目共睹,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我决定亲自去一趟。」
说完,廖主编看向她。
过去许久,黄昭仪最终给了回覆:「我还是不去了,在家等他的新作品。」
廖主编听了点点头。
喝完咖啡,两人各自散去。
分开前,黄昭仪本想嘱托廖主编弄一张李恒的照片给她,想看看对方长什麽样?但想到李恒的拒绝和顾忌自己的形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
三峡细雨下了两天,李然带着张志勇在小城疯狂了两天。
而李恒除了去翻本地的一些相关县志外,哪都没去,就窝在宾馆一心改稿。
对于《文化苦旅》,他并没有照搬于先生的文字。
尽管于先生笔锋下的文字十分优美,但缺点也特别明显。
如文风过于矫揉造作,缺乏自然流畅的表达。
如,虽然《文化苦旅》以文化丶历史加煽情的模式设定了文化旅游的标准,但于先生忽略了对文化本质的深入探讨。
尽管大家公认《文化苦旅》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难得的经典,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这些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也使得一小部分读者对其评价不高。
而有着丰富阅读经验丶有着几十年人生经历的李恒,决定在继承优点的同时,也对缺点加以改进。
尤其是在对文化本质探索方面,他是真下了功夫。
不仅亲自来现场瞻仰丶体悟,还会翻阅当地文献县志,再加上赵菁留给自己的140多本资料书和笔录,以及自己两世为人的阅历,他现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羽翼丰满。
李恒可以自信地讲:他笔尖下的文字不但更为优美,而且文学性和文化性更上一层楼,达到了原书没有的新高度。
当然,他没有贬低于先生的意思。相反,单论文学,他还是很佩服对方的。
而他现在做的,只是站在人家的肩膀上进行完善修缮,剔除冗沉,新增文化底蕴,让作品达到另一个境界。
本来呢,《文化苦旅》原着由自序丶后记和37篇文章组成,共23万多字。
但经过李恒的修缮改进,他预计完本字数会达32万左右。
这是一个相当瀚浩的工程,也承载了他重生后的野心。
他计划把自己的知识底蕴全部榨乾,呕心沥血融进到这部作品里面去,让它更加夺目,更加璀璨。
让它在文学史上具有更高的历史地位。
尽管已经很震撼了,已经震撼好几回了,但亲自看他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大刀阔斧,英语老师望着他那一丝不苟的侧脸,内心依旧久久不能平静。
本以为他很天才了,本以为他的文字已至臻化,但每一次修改,文字都会更加精炼传神,进步明显,这让王润文以为自己遇着了怪物。
也许,好吧,他真的是一个妖孽吧!不属于这个世间。
英语老师这般思量的同时,也为他暗自感到高兴,她有种见证历史丶见证奇迹的荣耀感。
外面的雨一直下,落在屋檐璧角叮叮当当。
尽管开着窗的,但屋里依然十分闷热,见他额头上的汗珠子汇聚成团快要滴落到纸上时,已然沉浸在文学世界中的王润文没有多想,上半身略微前倾,本能地掏出手绢帮他细细擦拭。
可是就这一下,她的饱满几乎压到了李恒的左手璧,轻轻地,朦朦胧胧地,触感柔软清晰。
空气一颤。
一个抬头,一个低眉顺眼,两人安静对视些许,不言一语,随后默契地各自忙碌。
英语老师用手绢把他额头擦拭乾净,顺带还在脖颈间来回一下,动作始终温柔细腻,跟她平素口吐「滚」字时大相庭径。
屋内很安静,只有雨落声,只有钢笔尖尖在白纸上游走地「沙沙」声。
做完这一切,英语老师回归到最初模样,凝神看他写作,偶尔瞟眼他侧脸,内心一片宁静。
ps:求订阅!求月票!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