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3 嗣君难守(2 / 2)

加入书签

而陈昌见到这一幕后才又收回脸上的冷笑,转而一脸肃穆的向着父亲作拜道:“臣作此诘问,并非一味的畏强慕大。强弱之势,事实有判,今国中论此,臣稍作诘问,国人便无从应答。魏人之智谋意气,岂弱于我?实在不可妄想能够轻松化解此事。

以小事大,以勤以诚,可得始终。妄想以诈成盟,最终只会伤害自身,殃及臣民。侯安都贸然出兵,看似收复广陵、国人大悦,实则淮南余诸郡县俱难再为我有。若我国当真有力一己收复淮南,又何必拖延至今?今既借仰魏国之力,却又以小戏大,若以此为功,臣恐祸不远矣!”

说完这话后,他才再拜而起,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由其父亲自己权衡。

陈霸先听完儿子这一番话,眼神变得更加深邃。他明白陈昌是在表达什么意思,趁着眼下还能稍作解释,把侯安都这个自作主张之人交出来给西魏处置,可以避免西魏拿住这一点继续借题发挥,从而迫使南陈付出更多的代价。相对而言,这对南陈算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可是如果抱着侥幸心理,指望着瞎糊弄就能蒙混过关,一旦混不过去,那整个南陈都要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状态。

原本的盟友如果变成敌人,这对南陈而言乃是最为严重恶劣的后果,到时候可不是凭着一腔热血意气便能解决的问题,怕是需要面对魏军的金戈铁马,还有国中各处割据势力此起彼伏的叛乱滋扰!

可是陈霸先的顾虑却是要更多,并不能做到陈昌这样的唯利弊考虑。且不说徐度所担心的若将侯安都交给西魏处置,与北齐的暗中谋议细节怕是要瞒不住,关键是侯安都追随他多年,对南陈的建立可谓功不可没,这样的人物都要被逼交给魏国处置,那陈霸先又凭什么再去安抚告慰并号令国中臣民?

陈昌本身的立场便偏近于西魏,再加上没有亲身经历和感受过父辈创业的艰难,对于侯安都这样一个开国元勋也乏甚特殊感情,认为对方闯祸,那就要就事论事的加以处罚,从而避免付出更大代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