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灭国之战(2 / 2)
随着裴宽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其他人也都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北齐想要借由今次的战斗来加强巩固一下在河南的统治,有的则认为北齐意在河洛。尤其是后一种猜想,获得了大部分人的认同。
“前次与敌交战收复河洛,粮秣物资多从山南输补。今贼扰义阳,想必是为了撼动山南,从而意指河洛,使山南人货援助难以顺畅通于河洛,贼则大举南侵、兵塞河桥!”
包括大将军杨檦,也倾向于北齐这一次是在佯攻义阳,意在吸引西魏的注意力并且切断三鸦道这一山南与河洛这一交通要道,为的就是能够一举收复河洛。
但是杨檦话音刚落,当即便有其他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河洛之于东贼,实非要害,亦非必得。今东贼养精蓄锐,始得一战之力,若欲谋战,则必取要害以挽颓势、救其危亡。纵然大军穷使河洛,亦难补东贼势弱之困。其切肤之痛,一在唐州、二在沁源,三在建州!非此三者,贼欲谋别处皆为下计!”
发表这一番看法的乃是卢叔虎,他这几年不涉庶务,一直都在构想如何统一北方,因此对于眼下东西之间的对抗形势也是认知颇深,一开始就点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眼下西魏所占领的区域,对北齐威胁最大的首推唐州。唐州便是之前所夺取的晋州平阳,只要能够突破一道雀鼠谷、千里径,那么西魏大军便可以直接推进到晋阳城下。沁源则就是通往上一次交战决战地所在铜鞮的通道,一旦由此进击,则北齐两都俱受威胁,局面将再次回到上一次交战那样凶险的情况。
建州则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是西魏扎入北齐腹心之地的一个楔子,让西魏在战略上拥有极大的选择权,而任何一种选择都能给北齐造成巨大的损伤。哪怕不作进取,仅仅只是占住建州这一片地方,就能让北齐在边防上面持续增加投入,不断的产生消耗。
李泰也觉得北齐这一次侵扰义阳应该是混淆视听、迷惑己方的做法,毕竟眼下的义阳实在不属于双方对峙的核心利益所在,双方各自冷却了这么长时间的大招,再次开战起来,每一分力量的投入都极为重要,绝不可能在一些边缘区域投入太大的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