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三赢!他们获得了精神文化生活(1 / 1)
('
第567章 三赢!他们获得了精神文化生活
像辉光管这种东西,之所以做成一个数字一个数字重迭起来,不是因为做不成8段LED数码管一样的分段结构,而是因为辉光管流行在模拟电路大行其道的年代,模拟电路想处理8段显示的数字,远远没有直接选整体的数字来得方便。
「这个数字显示元件有点意思,想显示一个数字,需要控制的引脚信号比辉光管要多,但是总的引脚数量却比辉光管要少。」
一个带小数点的辉光管,最少需要12根引脚,数字0~9,以及小数点,还有公共端。
而8段LED数码管是9根,8根段选,一根公共端,至于这根公共端是正极还是负极,都有,不过共阴的占优势,这和用单片机引脚直接驱动LED灯的时候,大多数用灌电流驱动是一个道理,降低对引脚的驱动能力要求。
灌电流驱动还有一个好处,是能保证在单片机刚启动的时候,这些灯不会瞎勾巴亮,要等程序来控制才行,因为早期单片机的这些IO脚刚上电大多处于高阻态或者状态「1」,灌电流驱动方式的话,它们在这种状态下不会亮。
对于部里的技术人员来说,这玩意儿太新了,有的好处还第一时间体会不出来。
不过就LED二极体已经看得到的四个优点,就让部总工兴趣十足。
结实,能用于恶劣环境,什麽振动丶冲击之类的,就不怕了,而且维护性能会急剧上升。
轻小,意味着设备占用的面积丶体积都小,在很多小型丶微型设备上很有用处。
功耗低,一是很多设备是用电池供电的,这时候电池供电的设备,那自然是能省一分是一分,而且有个连带好处——驱动电路要求低了,驱动电路的成本丶体积丶维护等性能就会跟着上升。
至于可靠性高,粗看起来是和结实有关,但实际上最多是有点关系但不多,可靠性其实一直是困扰我们的设备和机器的老毛病了。
高振东前世和老一辈的人一起跑长途,会发现他们总是会带足食水,哪怕就几百公里路程也是如此,高振东很是不解,还专门问来了几次,答案是老一辈被二十世纪的长途交通工具撩半路上,又冻又饿的经历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就这四点,就让部总工又惊又喜,可别小看指示灯,高振东知道的有个航班失事,机上人员全灭,起因就是一个机组特麽全部一起聚精会神的修灯泡,而这架失事飞机上唯一坏掉的,就仅仅只有这个灯泡而已。
他对高振东道:「你等等,我叫领导过来,正好今天他在部里。」
高振东可以直接找他,但是什麽时候该把十二机部领导请过来,他心里有数。
高振东闻言一脸的懵逼,还是要惊动到十二机部领导?
部总工:多新鲜呐,你每次来拿的是些什麽东西,自己心里没点儿逼数?你当我想惊动他?都特麽你逼的。
不出部总工所料,接到电话的十二机部领导,知道是因为高振东带来了新东西请他过去,马上乐颠颠的就过来了。
人还没进门呢,笑声就已经传进门来。
「哈哈哈,振东啊,又给我带来什麽好消息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叫「小高」的时候已经越来越少了,一般点儿的叫「高总工」,部委这级别的,多半都是正式场合「振东同志」丶私下里「振东」。
话说在这个事情上,傻柱和部委领导享受的是同一个待遇。
高振东还没说话,部总工已经迎了上去,把LED二极体和8段数码管的事情给部总工说了一遍。
部总工双眼放光,虽然知道这东西是高振东「搞」来的,但是他既然拿出来,就说明这个搞来的渠道他绝对有把握。
「好,这个东西好,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是却是非常有用的辅助元件。」十二机部领导一边看着测试结果,一边满口夸赞。
看着那圆圆的LED灯珠发出的光,大家都看得有些目眩神迷,真的挺漂亮的。
发完感慨,领导转过头:「这东西是哪儿来的?渠道可靠麽?」
虽然明明知道答案,但是还是要确认一下。
高振东点点头,和盘托出:「这东西其实就是我拿出原理,交给我大舅哥在港岛的公司负责落地的,已经完成了智慧财产权保护。这东西用处虽然大,但是本质上挺普通的,也不涉及到什麽敏感的东西,乾脆交给他,让他到外面负责落地,借鸡下蛋。」
振兴电产的事情,到了十二机部这个级别的领导又不是不知道,毕竟DJS-59和60一开始,这副白手套很是出了把力气,到现在在其他一些事情上,也在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把外面大量的技术资料和书籍往国内倒腾。
所以高振东没有什麽隐瞒,隐瞒反而要出问题了。
「哈哈哈,嗯,这个搞法不错,我们国内精力和技术力量有限,要集中解决诸如计算机丶集成电路丶通信技术之类的要事,你这个发光二极体,交给外面的自家人搞,正好!」
', ' ')('很多事情,和级别高的人打起交道来反而不用考虑太多。
「自家人」,十二机部领导对振兴电产的定位非常清楚。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根据我对国外技术资料的分析,他们研究这个东西应该也是接近成功的,振兴电产这一手,其实是截了他们的胡,哈哈哈。」高振东补上了自己的另外一个目的。
「啊?哈哈哈哈!干得漂亮!」对于高振东这种一点儿不吃亏,还坑外国人一把的搞法,领导大为高兴,你们坑了我们一百多年了,这才到哪儿。
说完,领导很快做出了安排:「行,我马上安排人和振兴电产接触,从他们那儿买。」技术在振兴电产手上,那就没什麽好担心的,在自己人手上买,踏实。
高振东摇摇头:「不用。」
「不用?」十二机部领导有些诧异。
高振东笑道:「振兴电产虽然完成了专利保护,但自己的产量是不够满足全世界的要求的,所以他们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授权生产商,由他们提供技术,收取授权费,生产商自己生产自己买。我要他们把整个经助会国家范畴的授权都留下了。」
领导顺着高振东的话一想,明白过来。
「你的意思是……我们自己生产自己卖?」
高振东点点头:「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领导这下子可高兴了:「好,太好了!就是又便宜外商部那老小子了。」
外商部领导:啊嚏!谁又在念叨我?
高振东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十二机部这边自然能听懂他的意思,经助会国家范畴的授权都留下了,那自然是把这部分市场也给留下了。
说实话,这部分市场,换成大洋公约国家,谁来都不好使,也许因为历史的渊源和遗留问题,销售能渗透到一些国家,但是所有国家,他们玩不转。
但是我们就不一样了,这块儿市场,吃定了。
这样一来,除了低成本不受限的完成对国内的供应之外,还能顺便赚一些小钱钱,从去年的农丶副产品进口情况及对国内的支持和改善力度来看,外汇可是宝啊。
和十二机部领导把事情说完,高振东转身就回了三轧厂,事情还多着呢,下午肯定有人来找他,因为他昨天晚上就打过电话了。
不过下午他还没等来自己电话约的人,别人的电话却是打到他这里来了。
接起来一听,外商部的领导。
「振东啊,太感谢你了,你又为我们找了一条新的路子啊。」外商部领导开口就是感谢,就说那个「外商工作先进个人」的皮包发得值嘛。
虽然这东西明面儿上是振兴电产的,但是大家心里都有数,高振东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至少他能影响振兴电产的销售策略。
高振东连忙谦虚,好像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样。
说笑了几句,外商部领导请高振东帮忙。
「振东啊,听说在大洋公约国家那边,卖得很好的录音机,也是振兴电产的产品吧?」国内用的录音机虽然是从振兴电产买过来的,但是国内却不能生产盒式磁带机,国内生产的磁带机很少,而且都是特别大个的那种。
当唱片机使可以,但是要作为便携设备使用,不论是便携丶易用,还是环境适应性,那就不方便了,尤其是那个磁带,相比盒式磁带,不是一般的麻烦。
至于经助会国家,呵呵,和我们一个样。
高振东一听,就知道外商部领导是个什麽想法,仿LED之事,也由振兴电产授权我们生产磁带机和磁带,一来是满足国内需要,二来,往经助会国家卖呗。
在高振东看来,这是好事情,振兴电产想把生意做到经助会国家,短期之内想都不要想,但是有了我们的外商部牵头,事情就不一样了。
振兴电产自己卖大洋公约国家,我们卖经助会国家,闭环了。
这是三赢!除了自己人之外,经助会国家的人,获得了方便携带的精神文化生活!
(本章完)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