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太庙献俘二(1 / 2)
皇帝没有搭理还在文渊阁里争吵的内阁,直接带着一后两妃,来到端门后面的广场上。
这里已经有车队在等待着。大明朝向来注重礼仪,君有君礼,民有民礼,什么是皇帝御用的,什么是臣民用的,规定得十分明确,并且不可逾越。
否则后果恐怖,有抄家灭九族的危险。明代皇帝的车架制度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太祖皇帝初创阶段。第二阶段是成祖皇帝改制后基本稳定下来的阶段。
明朝初年,礼官制定了皇帝车辂形式。明太祖时代,一共有五种车撵。
分别是玉辂车,这种车规格最高。一般用于祭祀等非常重要的场合。之下就是革辂车、象辂车和木辂车了。
这三种车使用的场合比较多,皇后、妃嫔也能够使用。但是到了成祖靖难之役后,不仅迁都北京,还对朝廷的礼制,做了大范围的更改。
永乐三年,成祖皇帝最终确定车撵等级。分别是:大辂车、玉辂车、大马车、小马车、步辇、大凉车辇、板轿等车。
今天是非常隆重的大礼,献俘和祭告祖先。这也是崇祯登基以来最荣耀的时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