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七日,说文解字(2 / 2)
举例来说,便是“山石田土,花鸟鱼虫,日月火川,人目手足...”如此等等。这些在墨西加人原始的图形文中,都已经有了相应的指代,简化为更为简洁的象形独体字并无太多障碍。
长者对于象形独体字的理解很快,这些概念早就根深蒂固于他的脑海中,现在只是转化的更为简洁。
当然,有些文字的理解会因为文化而差异。比如“夫”的象形是插着簪子的成年男子,而在墨西加人的理解中,便是插着羽毛的成年战士。而“女”的象形是曲腿跪着的女子,代表着女子的从属地位。这在女性普遍拥有继承权,甚至担任部落头领的墨西加文化中,便舍去了从属,转化为居家的含义。
而一些未出现的象形事物,比如“牛马羊车”,暂时就无从解释。修洛特也只能笼统的描述为可以驯化的大型四足动物,还有四足动物牵引的交通工具。而对于修洛特描述的能够快速奔驰的车马,长者倒是颇为感兴趣。
在帝国的统治者眼中,通讯效率才是帝国疆域的最大限制。距离产生的时间才是制约古典军事帝国扩张的最主要因素,而并非单纯的空间距离。统治中枢到边疆的交流效率决定了当地居民的人心向背,也决定了边疆统治的稳固程度。
墨西加人每每攻占敌对的城邦。在南方最远处,甚至征伐近千公里,来到了尤卡坦雨林的边界。这些归降的城邦却因为漫长的通讯时间,极低的运输能力,不得不放弃墨西加直属,而是变为反复叛乱的不忠诚附庸。
而每一次遥远的征伐,能够投放的兵力都非常有限,因为人力背负的粮食输送能力实在太低。奥托米人的战争便是因此而失败。
在铁路技术发明前,交流效率最高的是水运和海运。所以罗马帝国控制着快速交流的环地中海,而天朝帝国执着于开凿高效运输的运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