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1 / 1)
('
这一路逃亡以来,李见月甚少见到这般太平安乐,一片祥和的景象,连日来兵荒马乱的心也不由安稳下来。
她跟着洛沉穿过小巷,走了许久,偶会遇到挑水砍柴的乡亲,向他们投来好奇目光,洛沉目不斜视仿若未见,理都不理。
绕着村子走了一大圈,李见月终于觉出不对劲了,停下来,指了指旁边垒起来的石头矮墙,“这里……方才走过。”
洛沉瞟了她一眼,一副自己有数的模样。
可那眼底分明是迷茫的。
李见月歪头看他,“你不会忘记自己家在哪了吧?”
洛沉别开脸,飞身而上站在了最近的一处屋顶上,放眼远望。
他应当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这麽多年过去,印象模糊也是正常。
李见月万万没想到他竟是陇州人氏,不免想起那日在陇州城外之言,他所说要事会不会就是为了探望亲人?他是死士,命不由己,大抵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还能踏上这片故土,见到血脉至亲,而自己当时却十分不情愿他走,委实有些不近人情,难怪他生气。
“哎哟。”
前方突然有人痛呼了声,是位老妪,摔倒在地上,坐在那唉声叹气。
李见月走过去扶她,“老人家,您没事吧?”
对方年近半百,穿着一件麻布圆领襦衣,借她的力勉强起来,手撑着后腰,“疼疼。”
李见月,“可是伤到了?”
老妪双目浑浊没有焦点,眉头紧皱,“腰扭了一下。”
说话的功夫,洛沉也过来了。
“您还能走吗?”李见月不放心,“您住在哪儿,我们送您回去吧。”
老妪听见了马蹄声,连连摇头,“骑马?不行不行太高了,我不敢坐。”
“那我扶您。”
李见月示意洛沉帮忙,那人板着脸无动于衷。
“我家就住在前头,门前有棵大榆树,吶,能看到吧?”老妪眼睛眯起来,大致能辨别模糊的方位,指给她看,“不远,我慢慢走回去,就不麻烦你们了。”
洛沉站在边上,听到这话眼神微动。
李见月擡头往那边眺望,尚未瞧见什麽榆树。
“不麻烦。”
他冷不丁开口,在老妪面前伏下身子,“我背您。”
不待对方推辞,就抓住胳膊直接背起,惊得老人家手脚慌乱,连吸了几口气,挎着的篮子掉在地上。
“我的篮子,篮子。”
洛沉腾出一只手捡起来,背着她往前走去。
李见月目瞪口呆,好半晌才牵着马跟上去。
“真是年纪大了不中用了,”老妪感慨,“好些日子没出来,昨儿孙女说想吃芫荽饼,我在家没事,早上去地里挑了一些……”
李见月张了张嘴,没说话。
老妪,“听你们口音怪生的,不是我们村的吧?”
洛沉,“嗯。”
老妪,“路过还是来找人?”
洛沉,“不是路过。”
老妪,“那是来投奔亲戚?”
洛沉,“算是吧。”
老妪,“找到在哪住了吗?”
洛沉,“快了。”
……
他二人边走边閑聊,李见月难以置信,洛沉居然十分有耐心,句句回应。
往前走了约莫一炷香,果然有棵大榆树,树旁有一户人家。
洛沉推开门,一个八九岁的小丫头迎出来,“你们找……阿婆!”
院子不大,用一圈荆棘木围了起来,前堂放一张案几,作会客和餐饮之用,左侧垒着竈台,右侧是个草棚,散养着几只小鸡。
一眼就能看全。
李见月快速的扫视一圈,目光落回跑过来的小丫头身上。
“阿婆,你怎麽了?”
她瘦瘦小小,穿一身粗布衣裳,面色有些蜡黄,眼睛却水灵灵的,帮忙扶着老妪进屋坐下,满脸担忧。
“摔了下,不打紧,”老妪先安抚了孩子,才对他们道,“这是我孙女。”
小丫头十分懂事,立马向她们行礼,“谢谢你们送我阿婆回来,我去给你们倒茶。”
说完就出去了。
老妪让他们坐下歇歇,喝口水再走,洛沉未拒绝,落坐在一旁,明目张胆的四下打量。
他太反常了,李见月心里生疑。
“对了,还未问你们的亲戚叫什麽名字?都是一个村,兴许我认识,”老人家笑呵呵问。
洛沉敛眉不语。
老人家未听到回答,奇怪叫了声,“小哥?”
李见月也看向了他。
洛沉缓缓站起,走到堂前,面朝老妪跪下,“我要找的乃盈田村叶连氏。”
他停顿了下,双手交叠于额前磕头,伏在冰冷的地上,“她……是我母亲。”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