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1 / 1)

加入书签

('

王有粮把情况说了说:“你们把这些稻种带回去, 都试着种种, 看看哪种合适?”

宋惊蛰一脸为难, 他只有半亩地育秧苗的地方, 这麽多种子,哪里种得过来。

林立夏提议:“不如就南方种子北方种子各取一样,各育五亩的秧苗,先种着试试看。”

宋惊蛰也没有更好的意见,点头道:“只能先这样了。”

剩下的种子, 他也没要, 跟王有粮道:“现如今新县令要旱地改水田,肯定有不少买了渠堰周围田地的富户也在犯愁稻种的事儿,王大哥不如放出消息去,没準就有生意上门了。”

王有粮一听喜不自胜:“惊蛰兄弟,你这是又给了老哥我一条财路啊。”

他可是听说了, 渠堰附近的田地被人一抢而空,相对应的, 他的这些稻种也会被人抢着要的。

重要的是,现在镇上就他一家卖稻种的,他还可以待价而沽。

没想到帮宋惊蛰又帮了自己一把的王有粮,很大方地又给了宋惊蛰他们许多糠皮子。

并表示:“以后我店里的糠皮子都不卖了,都留着给惊蛰兄弟你们。”

宋惊蛰和林立夏推辞不已:“这麽多我们哪里用得完,王哥还是留着卖吧。”

“你们别看我店里的糠皮子多,喂家畜喂不了多久的。”王有粮跟他们细细说道,“现在渠堰环绕着各村,村里不缺水了,我看这鸭子和鹅要不了多久大家都要喂起来,不趁早打算,往后想买都买不到了。”

这天渐冷,鸭子和鹅又开始下蛋了,近来铺子里买糠皮子的人逐渐增多。

王有粮也是担心林立夏喂的鸭子多,过后买不到糠皮子了。

他这话还真说到了点上,最近的鸭蛋林立夏一直没卖,放在抱窝的母鸡窝里,让母鸡一直敷着。

等到冬天他就有三十多只鸭子了,这麽多鸭子,要没点粮食还真喂不活。

宋惊蛰没再拒绝了,向王有粮道了谢,这才带着他给的糠皮子出了铺子门。

“惊蛰哥,你真厉害。”

林立夏去租了牛车来,两人合力将王有粮送的糠皮子搬上车,期间林立夏一个劲地夸赞宋惊蛰。

宋惊蛰不明所以:“哪儿厉害了?”

林立夏继续夸:“要不是你跟王哥说可以把稻种的消息放出去,王哥也不会给我们送这麽多糠皮子。”

别看只是些糠,放在灾荒年间,可是能救人命的粮食,人家说送就送了,还送这麽多,能不厉害吗?

“这个啊。”宋惊蛰直视着林立夏的眼睛,不知道该怎麽跟他说,他让王有粮把消息放出去,不是为了帮王有粮做生意,而是想着这麽多稻种放出去,大家一起帮着种,明年他就知道,哪种种子适合他们这儿的土质了。

他其实没有像林立夏想的那样,是个有点聪明的老实人,心里其实也有很多自己的小九九。

“嗯嗯。”林立夏等了会儿,没见宋惊蛰说话,以为他害羞不好意思了,又忙使劲点头。

总之,在他心里,惊蛰哥最好了,又老实又聪明,勤快又对夫郎好,是他见过的男人中,最翘楚的,也是他最喜欢的。

看立夏对自己这麽崇拜,宋惊蛰也不好打破他的幻想,反正这麽多年来,他老实人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只要他自己不说,就没有人会知道他真实的性格。

况且,他其实还是很享受林立夏对他的这种叹服和爱慕的,每天被他的目光沐浴着,心情都是晴朗的。

买好了棉花,回去的路上,路过卖槽子糕的铺子,宋惊蛰想到家里还没还的牛,对林立夏说道:“再买点槽子糕,等还牛的时候,给包大叔他们带上一点。”

宋惊蛰没去过畜牧庄,但从林立夏借回来的牛可以看出,这个庄子的牛养得很好。他和立夏两个人要没有耕牛的帮忙,十亩地能累死他俩。

牛以后肯定是要买的。

宋惊蛰想着现在跟畜牧庄搞好关系,以后买牛直接去畜牧庄买,也比在镇上买牛贩子不知道从哪儿运来的牛强。

“好。”林立夏一点都没看出宋惊蛰的心思,以为宋惊蛰只是单纯地还人情,想也没想地进到铺子里,买了一堆槽子糕。

棉花六十文一斤,他买了二十斤,荣春意给的两吊钱,还剩八百文,他正愁不知道买什麽好,这槽子糕可是个好东西。

用鸡蛋和面粉做的,软糯香甜,进嘴就化,老少皆宜。

除了送人情外,自家吃也不错。

宋惊蛰看他一点东西都没给自己买,问:“你就没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吗?”

“要什麽啊?”林立夏看着车上吃的用的,一脸满足,能吃饱穿暖是件再幸福不过的事儿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