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1 / 1)

加入书签

('

“……”

“我的天老爷啊!”

“我种了这麽多年庄稼,也没人告诉我种稻子这麽值钱啊。”

“哎呀,早知道我也跟着惊蛰改田种稻子好了,今年的支移钱就不用犯愁了。”

沉默过后,村里人一反应过来,全都拍大腿吃惊、哀嚎、后悔。

然后一个个围着宋惊蛰和林立夏问各种改田种水稻的事,显然全都起了要跟着一起种的想法。

毕竟种什麽不是种,种豆子高粱只能勉强够个温饱,种稻子累是累点,但一年两季下来,能让自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这靠力气就能挣钱的事,谁会不愿意呢。

被这些表情各异的村人们围住,宋惊蛰和林立夏也没有不耐烦,耐心地跟他们讲各种改田种水稻的事宜。

听着他们各种恭维:“还是你们年轻人有想法,敢想敢干,我们这些人都老了,想法跟不上你们了,先前多有误会,你们别见怪啊。”

两人嘴上应着:“没事,不见怪,有什麽事,你们尽管来问就是。”

等把他们送走,夫夫俩将房门一关,两人都不禁开心地笑了起来。

林立夏拉着宋惊蛰的手,笑得眉眼弯弯:“惊蛰哥,我们苦尽甘来了。”

从买地改田种稻子以来,村里人各种不看好的流言蜚语,两人都不知听了多少,心里都憋着一股要把稻子种好,让他们好好看看的想法。

现在这个想法终于实现了,今天过后,再也不会有人笑话他俩胡搞乱搞了,反而会大赞他们有眼光,有胆识,有魄力。

“是啊。”宋惊蛰也翘着唇笑,晃了晃林立夏拉着他的手,“这都要多亏你。”

要没有林立夏一路陪着他,宋惊蛰一个人不可能干得这麽好。

林立夏脸红:“这都是惊蛰哥你高瞻远瞩英明神武所致,怎麽能说是多亏了我呢。”

林立夏最近学了不少字,能勉强看一些书了,夸人的水平直线升高。

听他把自己描述得这麽好,宋惊蛰笑了笑,又夸了回去:“那也离不开你的精明能干,秀外慧中。”

夫夫俩在房里一顿互夸,把对方都夸得不好意思了,这才停下。

歇了一夜,第二日,两人留了六石稻子以备夏税,剩下的二十石稻谷全拉去为王有粮那儿卖了。

按照他们开春的稻价,二十石稻子怎麽也有十五六两,甚至可能还要高一些。

谁知道王友良直接给他们算了三十两。

看着柜台上的银子,宋惊蛰都没好意思收:“王大哥,你实打实地给我们算就成,这算得太高了。”

王有粮笑道:“你们这谷子长得好,又适合我们这地生长,我要留着当稻种卖的,这稻种的价钱和普通种子的价钱怎麽能一样,你们放心收下吧,我还怕我给你们算少了呢。”

原来今年不止宋惊蛰他们种的水稻丰收了,县令在大荒村种的稻子也同样丰收了。

消息一出,不少去年种了稻子,入夏没跟着种的富户们各种后悔,再有因着县令改田成功了,现在好多百姓也想跟着改田,不用说,今年秋天要多一大批种水稻的人。

人多稻种少,这稻种肯定要涨价,王有粮是真怕给宋惊蛰的钱结少了。

宋惊蛰和林立夏听他这麽一说,这才安心地把钱收下。

出了粮铺,林立夏抱着一包袱的银子,又开心又紧张地问宋惊蛰:“惊蛰哥,我们现在去买地吗?”

他们卖了粮,村里人好多人都知道他们手上有银子,不把这钱花出去,他怕起祸事。

正好宋惊蛰想种苎麻,这个时候把钱拿去买了地,旁人知道他们手上没钱了,也就不会觊觎了。

宋惊蛰点头:“买。”

林立夏立马道:“我去打听。”

宋惊蛰拉住他:“不用了,这次我们不买好地,我们买荒地吧。”

苎麻不像水稻,要在水田里种,对土地的要求高,把它们的种子撒在山里都能长一片。

宋惊蛰觉得拿好地种苎麻太浪费了,正好桃源村有不少没人开垦的山地,宋惊蛰打算买这种山地来种。

“也行。”听了宋惊蛰的话,林立夏觉得他考虑得周到,他们刚用好地种出水稻,又拿好地种苎麻,不知道又要惹出什麽流言来。

荒地好,不显眼,价格还便宜,三十两应该能买一大片了吧。

买村里的荒地不用去县城,镇上的镇亭就能办,银子在两人手里还没焐热就花了出去。

卖完地回到村里,果然有不少知道他们手里有钱的人,想跟他们借银子交支移钱和用于改田。

两人对村里人实话实说。

这会儿是没人说他们胡搞乱搞了,但村里又传了个新流言出来: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