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1 / 1)

加入书签

('

临别,我请他吃了顿饭。

“陆哥。”

这个称呼是我们经过千辛万苦才达到了共识,我很不希望被比我小五岁的人叫老师,所以就让他这麽叫了。

“怎麽了?”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小樽雪河画廊的门口,看到他忽然回头喊我。

为了说这句话,他好像鼓起了很大勇气,眼里星星点点的执着:“你要是遇见什麽麻烦事,喊我来就行,我可以当你的翻译。”

他说完后,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

我到底在什麽时候给他那麽大的压力了?

俗话说出门在外靠朋友,话是一点不假,我接受他的好意,留了他的电话号码和住址。

“行啊,到时候请你吃饭。”

小樽的夏天很风凉,画廊在小樽运河的附近,馆内负责人带我转了转周围,这里是景区,到处都是游客。据他所说运河两岸本来就有很多餐馆、咖啡馆和纪念品商店,有的老店就这麽保存下来,有的翻新,就这样新旧不统一的风格,看着竟也不突兀。

负责人带我去附近的咖啡厅,点了一杯咖啡,上了二楼后能俯瞰到运河。坐在窗边,看着运河上缓缓驶过的船只,运河两岸的灯光次第亮起,倒映在水里,流动的画卷一样。

“冬天可以看到雪灯之路。”负责人说。

幸好这里的负责人会说中文,不然我就有正当理由雇晋洋当我的私人翻译,当然费用都有经费支出,账单寄回国让叶老师报销。

他继续说:“当年在卷起的‘情书热’,很多人就是为了看《情书》的拍摄地小樽的雪,来了大量游客,那时候真热闹啊——这几年就不太行了。”

听到《情书》二字,忽然恍惚。

把头转向敞开的窗外。

现在八月,要是在洛城,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空气沉闷到喘不动气来,果然北方是不一样,天高气凉,尤其是傍晚起风。

“绪方先生,我其实不太明白为什麽会要我来。叶老师的画廊您知道的,画景的画家高手如云,我觉得我完全不符合您想要的人物形象——雪河画廊的风格,可能并不符合我,不,是我不符合贵画廊的风格。”

在来之前,我大概从叶老师那里听说了一些情况,并且也郑重地推辞过,只是不知道为什麽,对方觉得我很符合他们寻找的人。

雪河画廊一直和叶老师的画廊有合作,两个画廊之间的画家也会有交流会,只是我一直是家里蹲,从来没参加这些活动,所以没有任何信息传到我这里。

绪方笑了笑,没有在意我较为强硬的态度,也不正面回答问题:“这是我私人的画廊,你提前看过我们的画册了吧,冬天雪景为主题的展览会是客流量最大的,但我们不能只在冬天开张。”

“也就是说?”

“当然是需要更多样的作品,吸引不同季节的游客。你的风格虽然和我们的主打不同,但正是这种不同,才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我画的多是写实派,与雪河画廊传统的雪景画风格完全相悖。”

我甚至有点怀疑绪方能不能理解相悖这个词的意思。

“一切都要尝试。”他喝了一口咖啡。

“我还听说您打算把画廊的一部分改成咖啡馆。”

然后他又笑眯眯地放下咖啡杯,重複了刚才的话:一切都要尝试。

——

不知道是叶老师看出我最近画得心不在焉,还是觉得她认为我值得信任,甚至把我当派遣社员送到小樽。

“丁老师的学生,我也放心。”临走前,她特意把丁老头的名字搬了出来。

不过也好,反正心烦的时候也画不出什麽来,就干脆跟她定下半年约定,并且告知她,她嘱咐的事情我会办好,比如帮绪方建设咖啡馆,比如尝试变换作画风格……

但仅限半年,办不到的事情,我不会死磕。

绪方这边我也没有给明确的消息,我不确定能不能画,我只说,我能尝试。

就如他说的:一切都要尝试。

异国他乡,我只认识晋洋一个人,小樽的生活节奏慢,一天的时间过得异常漫长,烦恼便也像这运河上的小船一样,慢悠悠的飘,慢悠悠的延续。

“我说啊…!”我干了玻璃杯里剩下的生啤,有点自暴自弃:“来小樽一个月了,生活是习惯了,就是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这里的意义是什麽,画也画不出来,咖啡馆的事情也没有定夺,毫无灵感,为什麽要我这个废物来啊?”

绪方给我安排了一个1LDK的房子,依然是一间睡觉一间画画。

看了不少印象派的画册,毫无头绪,模仿出一模一样的又能怎麽样?那不就只是赝品了吗?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