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页(1 / 1)
('
案子多到庆王派出他手底下所有的官吏都治理不过来,每天都有人被抓,监狱里住满了人,每天都在死人。
一时之间,整个庆国王都相蓝城的百姓皆噤若寒蝉,连哭都不敢哭,怨意一天比一天浓重。
越是这样,百姓们反而越是回忆起那篇文章中所写的东西,本来只是当个茶余饭后的谈资看看,如今,也不禁认真地浮想起来:假如是昭太子来治理他们的国家会怎样呢?他们是不是能比现在要过得更好?昭国与他们结下恩怨,会向他们开战吗?若是到了那一天,他们真的要为这位阴险毒辣、心胸狭隘的君王而战死吗?
庆王已经知道做得不对,他困惑,为什麽这个本该起作用的方法却没有起到他预想的效果。明明他只是想要把谣言扼杀在摇篮里而已啊。
可是,现在,他骑虎难下,国君的命令是金口玉言,驷马难追。既然已经开了头,若是半道停止,只会更加惹人耻笑,让百姓不再畏惧他的威严。就算错了,也只能错到底,等那时,错也变成对了。
一位国君从掌权开始,怎麽可能完全没有犯过错,只要整体来说功大于过就行了。
比起这个错误的政令,他更害怕百姓们敬畏昭太子胜于敬畏他。
一股不可名状的谵妄在日渐侵蚀他变得苍老的心灵,尤其是在得知爱子死后,庆王想:他还得撑到培养出第二个继承人,第二个太子。
这个继承人必须要比前一位太子更加优秀,可是,还来得及吗?能比得过昭太子吗?
如果无法胜过昭太子,那麽,在他撒手人寰之后,庆国岂不是会轻而易举地被昭国攻灭,他数十年来的心血将会毁于一旦。
来到庆国的荆玉山当然见证了相蓝城所发生的一切,他深居简出,仿佛与这些纷纷扰扰全无干系。
民间甚至有人因为曾经说遇见过昭太子而被裁定为通敌叛国之罪。
而他作为庆国境内,与昭太子相处最紧密的人,竟然安然无事地被国君奉为座上宾,每日锦衣玉食,等待召见。
庆王每天都在让人盯着他的饮食起居,来确定他是否有异心,这份深深的疑虑用了足足一个月才打散。
他终于下令召见荆玉山。
荆玉山仍如十年前与他初遇时一般模样,褪去了少年时的青涩,看上去沉稳凝重,让人看不出喜怒深浅。
这个男人不怕他。庆王想。毕竟荆玉山还能成为癫狂的老幽王身边最信重的丞相,确实有过人的胆量,但是,他在昭太子面前也是这样的?
他会怕昭太子吗?
庆王想了多久,荆玉山就跪了多久。
荆玉山的跪姿非常标準,五体投地的大跪,跪下去以后纹丝不动,像是被塑成泥像,单从这里,并看不出他的不恭敬。
冷幽寂静的宫殿中,庆王的面容隐没在九旒冕冠之下,他问:“俪姬在昭国一切可还安好?她的兄长没了,想必她惶惶不可终日了吧。”
庆王没说平身,荆玉山就保持跪姿,伏地答话:“昭太子对公主颇为防範,在郄城时,使公主作女先生,教授当地女子纺织与识字,并不让公主接触到昭国政务。”
庆王:“连俪姬这样血统高贵的美人几番示好都无用吗?……你可有什麽计策?”
他冷冷地睨视着阶下的荆玉山,这个看上去规矩到挑不出一丝错的男人却让他格外地焦躁。他知道荆玉山是只啖名利血肉的野狗,谁给他东西吃,他就帮谁,假如给不出东西吃了,又或是你受了伤,他就会第一时间转过头来第一个反噬你。
以前他有自信用好这柄双刃剑,现在却不太有信心了。
荆玉山:“昭太子有断袖之癖传闻并非空穴来风,据我所知,这些年来,他只与昆侖的男性仙人往来甚密。或许大王可以从此处入手?”
庆王撇了撇嘴角,焦躁地笑了一笑,心道:入手?怎麽入手?他又不是没有尝试过给澹台莲州送娈童,文雅的,英武的,各种类型的美男子,他都尝试送过。澹台莲州自己就是个美人,更不贪恋美色,美人计毫无用处!
庆王不满地说:“你就只有这句废话吗?”
荆玉山却擡起头来,直视着庆王的方向:“我想,庆王是不是误会了?”
庆王知道从他这个角度看过来,其实是看不清自己的面容和神色的,可是他还是有种被荆玉山那双目光直刺到眸中的错觉,使得他慌不择物地抓了案上的什麽东西就扔了过去:“大胆!竟敢直视本王!”
那个东西砸中了荆玉山的额头,把他砸得摔到一边,头破血流。
庆王挥挥手,侍者见状,上前就要把荆玉山拖拽下去,荆玉山却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着急地说:“大王,大王,鄙人是有良计要献给您!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