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页(1 / 1)

加入书签

('

如今他所占的幽国地盘,全都是当初幽国强占昭国的,甚至大部分百姓都还是昭国人。

澹台莲州收複了近五十年来的最后一寸故土以后就没有再进一步,看上去似乎真的已经偃旗息鼓,关起门来,老老实实地抢干农桑,要尽快让这些发生了战争的土地上的百姓们能吃饱饭、穿暖衣。

这让附近的几座城池太尴尬了。

当初昭军打到他们的邻居,还一路势如破竹,战无不胜,他们自然认为接下来要被攻打的是自己,而且绝无可能赢得过,所以城中的百姓都提前收拾细软逃难去了。

跑到半路,才知道昭太子压根没有攻打他们!

这时候百姓们想回去老家,城中已经是一片狼藉,而昭国收複的几座城比他们更早地恢複生气,听说不光每日都在分饭,还在分田分地。老家没什麽祖産的自然包袱款款地投奔昭国之城去了。

一年半载下来,每天都听说隔壁那昭军的城已经过上了好日子,他们本城留下来的贵族虽说抢占了别人抛弃的田宅,可是因为留不住人,所以收成相当糟糕。

就算再加大力度压榨也没多少油水,上头的幽王一直在换人当,但不管哪一个,上位的第一件事都是要各城交钱。他们哪里经得起这样的盘剥?而逃民也越来越多,心下对昭太子是又羡慕又仇恨。

这日,殷音娘子过来送信。

她将秦夫人算出来的账目交予澹台莲州,道:“太子,钱快不够用了。而且,钱还是次要的,您再这样施舍下去,粮草只够吃一年。”

澹台莲州沉吟片刻:“有没有算过把王都王宫的衣食扣一些还能吃多久?”

殷音娘子如早有準备,反手就掏出了另一本账:“算了,那样的话,还能再多吃五个月。”

澹台莲州便帮他父王作了决定:“那就扣下来。除了护城军必要的军粮储备,其余的能减则减,我来写信给父王。”再问:“还有别的法子吗?”

殷音娘子摇头,犹豫起来。

澹台莲州想了想,说:“还得请各城豪族相助。”

殷音娘子问:“殿下打算用什麽好处跟他们换呢?”

澹台莲州:“免死令。我会用天材地宝造一百张无可替代的免死令。哪怕诛九族的重罪都可以赦免。先放出二十张,前二十张免死令卖一千两金子,或者两万担粮食,可以两种掺在一起兑换价值。接下去的二十张,卖两千两金子,或者四万担粮食。后面的六十张,卖四千两金子,或者八万担粮食。”

殷音娘子听得惊住了:“这会有人买吗?”

澹台莲州笑了笑,说:“会。”

他又想到了什麽似的,再沉思了片刻,说:“这个价格是给昭国人的,他国之人也能买,所有人都可以买,价钱再翻一倍,哪怕是一国之君也行。

“只此一次,没有下回。五十年内都有效。”

昭国向所有人出卖免死令的消息传遍天下。

庆王一听就笑了:“这小兔崽子是没钱没粮了吧?哈哈哈哈!孤就知道,以他那个妇人之仁的样子,怎麽可能养得起那麽多人!最后还不是拖垮了他自己?”

丞相却笑不出来,愁容满面地道:“怕只怕他是在等下一季的粮食成熟,昭国的新粮种确实很好,倘若让他撑过来,那他就拥有了数倍于我们的臣民,又能组建出数倍于我们的军队啊,王上。再者说,他有仙人相助。”

庆王挥挥手说:“荆玉山早已禀告过,仙人并不插手人族战争,我们这儿也有仙人啊。”

丞相叹了口气:“王上,您猜我们国家会不会有人想要花钱买这道保命符呢?”

庆王脸色愈发难看,笑不出来了。

丞相道:“昭太子此举,是将全天下的粮草都捏在他的掌心啊。粮草统共就那麽多,都到了他那里的话,我们的军队吃什麽?”

庆王想不到如何是好,他还不能说“那孤也向天下发免死令?”。

普天之下,只有澹台莲州有这个底气说免天下人死,只有他有一支能够和妖兵正面对战的军队、最先进的战车和兵器、几千人的军医队伍,甚至还有人在后方专门负责种田与畜牧。

区区十年,澹台莲州就做到了这个程度。

虽说他不一定能轻取天下,似乎他本人也没这个意思,但未来的事情谁说得準呢?假如他是在等着厚积薄发?

庆王不能赌。

庆王长长地叹了口气:“我们更应该尽快把周国攻下来。不然就真的次于昭国了。得拿到九鼎才行。”

七天后。

庆王御驾亲征。

昭王那边终于收到了信,但是,昭国并没有出军,而是给他去了封国书,说他要九鼎可以,那是他跟周王的之间的约定,却不能犯上作乱谋杀天子啊。假如他这样做了,昭国是不会坐视不管的。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