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页(1 / 1)
('
“是,臣告退,太子殿下保重!”黄济哽咽,艰难说出这几个字,决然退出李彻寝殿。
李彻永远不会知道,这世上有一个比他还爱他的人。
见黄济真就这样走了,李彻狂怒咆哮,他竟敢就这样走了,真不给他筹谋,“黄济,你给本宫听好了,本宫不会认输,本宫会证明给你看,没有你筹谋,本宫一样能行,终有一日,本宫一定会杀了李胤......”
闻言,黄济顿了一步,把眼睛一闭,狠心快步而去。
出来东宫,黄济托上官服,疾快往紫宸殿去求见文帝。
之所以知道文帝在紫宸殿,是黄济的推测,昨夜宫变,文帝必受到过度惊吓,觉得那里都危机四伏,唯有至高无的紫宸殿上的皇位,才会让文帝安心无虞。
不出所料,就算退了朝,文帝依然驾坐在龙椅上。
文帝正好下令让禁军去带黄济来,他要亲自审问,其实主要目的是给李胤一个交待而以,恰好就听太监禀报黄少监求见。
“宣。”文帝道,来得可真是时候。
侍殿太监朝紫宸殿外余音绕梁高喊:“宣黄少监觐见——”
黄济托着官服,不怯不畏进去紫宸殿,跪拜文帝,“臣拜见皇上。”
文帝猛一拍龙椅,龙颜大怒:“好个逆臣,朕正準备让禁军去带你来审问,你倒是有胆子,先来见朕,说,为何要假造谶纬巫言骗朕?”
“回皇上,之前是假造,现今却是真实。”黄济泰然自若道。
文帝心中骤然一懔,他就是怕谶言应验,才暗藏刀斧手待李胤,五年前被黄济牵着鼻子走,现今他自有防範,岂会再容黄济玩弄。
“休想再盅惑朕。”文帝故意说道。
黄济了然于心,文帝故出此言,不过是做样子,好在李胤面前好有说辞。
“是,臣意图盅惑皇上,罪该万死,除此外,臣不止五年前假造谶纬巫言构陷十三皇子,就连昨夜十三皇子在东宫遭遇的刺杀,也是臣怂恿太子殿下这样做,太子扶同诖误,所有罪过皆臣一人之过,臣今日引咎辞官,敬听皇上发落,只愿皇上不罪责太子,莫让刀笔吏玷污其光明。”黄济叩首道。
这正是文帝想要的结果,李彻是太子,不可有污点。
于是一声令下,让禁军将黄济立即弃市斩首。
“谢皇上。”黄济叩首。
两名禁军立即进来紫宸殿,将黄济横拖倒拽出紫宸殿,押市斩首。
与此同时。
宫外。
李胤同那名公公已先入宫。
楚羿赶后,余光扫见裴信率领的人马已经候在暗处,只等他和李胤入宫后就按计划行事。
“楚王,先莫入宫,有紧急情况。”楚羿不紧不慢跟在后面,就在正要进宫时,冷七突然在背后急道。
闻言,楚羿立止步退回,与冷七飞速走到宫门侧,背开他人耳目,楚羿方急问是何紧急情况?
“上邶,大丰,景国,三国联军,共率大军一百二十万,一路杀往贝州,势不可挡,欲挥师帝都,且上邶天子御驾亲征。”冷七禀报。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紧要关头来,还御驾亲征,看来是作好决一死战的準备。
楚羿眉头狠狠皱了下,在心里飞速思考,依李胤的性格,倘知有外患,他必不内乱,索性不相告,继续按计划行事,让戚芳和孙沖先率领北境大军拖延住,待大事成,再告知,再迅速出兵策应,否则事未成而先征战,只怕李彻又挑唆文帝在背后捅刀子。
如此想定,楚羿让冷七立回北境,传他命令,让戚芳和孙沖先率大军俄延住敌军,待帝都大事定下,他亲率大军策应。
冷七应声“是”,即刻飞檐走壁返回北境。
楚羿快速调整好状态,若无其事进宫,加快脚步跟在李胤背后。
李胤余光暼见楚羿落后,他无形中放慢步子。
“李使者怎麽突然慢走?皇上可等着召见您吶。”那太监先时要小跑才能追上李胤,这会儿他不用跑,正常走就能与李胤并排,不觉一面纳闷,一面又催促。
“不是怕公公你跟不上。”李胤道,实则余光却紧紧注意楚羿。
见楚羿跟上了,他再停顿了半步,与楚羿并肩,用只有他俩能听见的声音低声问:“怎麽落后那麽多?有事?”
变动
“没有,就是走得慢了点。”楚羿神色不变道。
“那就好,要有事,不可瞒我。”李胤道。
“嗯。”楚羿脸不红,心不跳。
“那我就先走了,看方向是去紫宸殿,但凡面圣,不得携尺寸之兵,我肯定会被交剑,你掐着时候来。”李胤道。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