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爱因斯坦-罗森桥(1 / 2)
<divid="tet_c">小小的客厅中,徐川用认真郑重的声音问出了一个对于其他人而言都有些让人惊讶的问题。
拓扑学是否能在数学方程式和量子上允许一个在三维的空间中,存在着一个单向或者双向联通的拓扑学上的“隧道”。
这一问题,让客厅中的众人都投来了一丝惊讶的目光。
“爱因斯坦-罗森桥?”
最先反应过来的并非陶哲轩或舒尔茨,亦非佩雷尔曼或柯蒂斯教授,而是人群中一直都没怎么出声,也没什么存在感的凯尔文·伊夫教授。
这位跟随着一起过来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数学教授,一脸惊讶和疑惑。他怎么都没想到这位如今数学界的‘第一人’会在思考这个问题。
爱因斯坦-罗森桥,又称时空洞,也译作蛀孔,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
当然,在很多的科幻或科幻电影中,人们常把它叫做‘虫洞’。
‘虫洞’是1916年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莱姆首次提出的概念,1930年由爱因斯坦及纳森·罗森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存在的一种隧道。
他们认为透过‘虫洞’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或者做时间旅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