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404章 路线之争(二)(1 / 2)
宁南侯左昆山率领十余万大军前往鄂省,忠靖侯史鼎又亲率长江水师主力进驻广陵,至此,金陵城内的形势终于恢复了平静。
而扬光小朝廷的权柄,也尽数归于陈福宁、陈常宁兄弟俩了。虽然这个小朝廷也没有什么威信,管不到太多区域。
原松江知府钱若宰大人升任内阁次辅兼户部尚书,实际主持中枢事务,乃陈福宁跟前最受宠信之人。
原明州知府韩厉以户部堂官身份,转任松江知府,掌管松江海港、黄埔河港诸事,成为了扬光小朝廷的最大钱袋子。
金陵方面初步缓和了“北上”或“西进”的路线之争,但却把问题抛给了松江侯周进、豫省巡抚徐仲华等人。
即忠靖侯史鼎大人率军北伐之时,周进、徐仲华等人究竟应当持有一种怎样的立场和态度,又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从内心深处来讲,徐仲华当然希望维持现状,其他人相互厮杀,各地乱作一团,他便能安心地在豫省做土皇帝,谁也管他不着,岂不快哉?
以往,金陵扬光小朝廷对于豫省鞭长莫及,他徐仲华可以找出种种借口,对于扬光小朝廷发出来的诏书,或者视而不见,或者故意推诿,难道陈福宁那个窝囊废,还敢提兵前来讨伐不成?
一想起当年忠厚亲王陈福宁在忠顺亲王府上跪地学狗叫时的滑稽模样,徐仲华就觉得意兴阑珊,让他归顺在陈福宁脚下,徐仲华很难过自己心理上这一关。
但现在忠靖侯史鼎大人有北上征伐之意,他是徐仲华的座师兼恩主,徐仲华可以不把陈福宁这个傀儡皇帝放在眼里,但他要是忤逆了忠靖侯史鼎大人,怕是对他徐仲华的风评不大好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