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1 / 1)
('
纪峰死罪坐实,不过谋害朝廷官员的罪名不会扣到他的头上,毕竟事关朝廷脸面。
大理寺查完了账,又送到了金吾卫。大理寺查过的账目一般不会出岔子,因此到了金吾卫也就是走个过场,日后到了圣上面前也好交代。
楚正阳翻看着账册,满眼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一笔一笔琐碎的让人眼花。他往桌上一扔,道:“看来这秦楼楚馆也不好开,若是我,怕是连手指头都掰不明白。”
徐清淮随口一问:“看出来什麽了吗?”
“都是些日常花销。”
“那不必浪费时间了,收起来吧。”
“好。”
徐清淮急忙道:“打探一下那个齐凛儿,他和纪峰有不少生意上的往来,只怕其中他也牵扯不少。”
楚正阳刚离开,徐清淮便叫了温南。“日后给我紧盯着萧云山,若他出城,即刻来报。”
经此一事,中枢彻底换了人,朝中人心知肚明,皇帝这些年一面竭力打压从前旧臣,一面提携新臣,如今朝堂上不少都是寒门子弟。从前纪峰也是寒门,若他安分守己,必然不会有如今的结果,可偏偏他是用废掉的一颗棋子。
到了夜里,徐清淮和文辉一同在玉樱楼宴饮。
文辉道:“今日朝上之事你也看见了,圣上有意提携寒门子弟入中枢,不光我们看在眼里,朝中大臣皆能看明白。但矛头不会是圣上,是你。同高尚书一起的老臣已经对你不满,说你是公报私仇,故意置纪峰于死地。”
徐清淮满不在乎,“可笑,从前中书令怎麽也是和这些老家伙一路的人,这些人不暗地里骂纪峰就不错了,怎麽还帮着这个死人说话了?”
“你当他们真会帮着谁说话?他们只帮自己。”文辉道。
徐清淮思索一会儿,蹙眉道:“高尚书针对我,难不成是觉得圣上太看重我,他不高兴了?”
“他是怕你抢了他外孙的太子之位。”
徐清淮冷笑,“我姓徐,不姓钟吾。况且,圣上唯有一子,那便是高贵妃的儿子,将来继承皇位的除了他还能是谁?高尚书这时便开始针对我,未免有些操之过急。”
“如今的中书门下已然成了寒门子弟的天下,皆是圣上的心腹,政事堂中的老臣只剩高尚书一人了,这都是拜你所赐。高尚书现在对你出手,已经不算操之过急了。”文辉严肃说,“高尚书同我父亲一样,从前也是圣上潜龙之将,但有一不同就是他在明哲帝时是支持废太子的,后来太子被废,先皇病重,三王争夺储位。那时,他还是站在废太子一边的。若非高贵妃心悦圣上,加之那时的局势已经不利于废太子了,他是不会倒戈以助今上的。”
徐清淮默默饮尽一杯酒,文辉接着道:“因此圣上对高尚书是有忌惮的,既然下定决心除掉某些人,必是要寸草不生。圣上看重你,不管看中了你的能力还是你这个人,他都忌惮。”
徐清淮笑笑,道:“我还什麽都没做,便有人已经自乱阵脚,对我来说这可不算坏事。”
“倘若钟吾宁做太子板上钉钉,那麽余下衆臣必然和他一条心。”
徐清淮给文辉倒上酒,举杯道:“说了这麽多全是在劝我小心,我知道盘根错节的关系最是要命,但若能将他们连根拔起,为圣上成就一番大业,我死不足惜。”
皇后
七月盛夏, 天气如火,燥得人心不宁。
朝堂上每每说起话来便大汗淋漓,洪昌帝年纪渐大,似乎也越发受不了热气, 便早早安排了避暑的行宫。临行之际召见了一干臣子。
徐清淮与文辉两人一同入宫觐见, 两人被传旨太监领着,还未进宣德门便瞧见牵着马的小太监。徐清淮望了一眼这匹红鬃马, 沉默不语。
文辉见状瞧了一眼徐清淮的神情, “抚宁侯禁足之期已到, 圣上召见他也是常理。只是, 此刻他必还在御书房中, 一定是能遇上的。”
“小将军多虑, 同在镐京,本就不可能终生不见。我与他无话可说, 自然也不怕相见。”
宫里的内监只叫他们先等着, 过了半炷香的时间,御书房里才出来了人。那人跨出殿门, 穿着宽大的官服,凛冽的目光直直地盯上了徐清淮。
若是从前, 那人定是居高临下地俯视徐清淮的, 而今他虽有意傲视,却也无力为之了, 如今的儿子比老子长得更高些, 近乎一样无情的眼神针锋相对。
直到徐傅见了文辉,行礼道:“小公爷。”
“抚宁侯有礼, 多年不见了,辉早该去侯爷府上坐坐。”
徐傅的眉眼虽多少带了些老态, 却依旧地俊朗,似能从中看见二十年前的徐傅也该是如今的徐清淮这般模样。“小公爷说笑,徐某的府邸既出不了人,也进不了人。小公爷若想硬闯,圣上或许会念及皇后之情不追究您,却一定会追究徐某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