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1 / 1)
('
现在也就是互相耗着, 就看谁先动手。
姜云说原本皇帝是準备将叶溦诱骗进京, 摆鸿门宴为叶溦庆功时将他杀死;结果没想到叶溦抗旨不从,于是只能派出刺杀想要暗杀叶溦, 结果也失败了。
而相较于鸿门宴一事, 姜云又提到的永安谈判的结果,才是真正让他们恼火的。
南楚派来永安何谈的使者, 是雍徽元的心腹隋佐。
在雍黎死后,南楚的朝局就是摇摇欲坠之势。
雍徽元派隋佐到永安谈判,并提出另一个要求就是以三百万银币换回江南三城。
在永安谈判的半月后, 最后晋帝给出的价格是五百万银币。
晋楚双方对于江南三城有不同的思量。
楚国担心江南三城失守, 国内局势混乱, 担忧晋国继续趁火打劫。
晋帝则是考虑到拿下了江南三城也没有任何利益。况且现在江东十六侯直接率兵守着江北, 叶溦又是一副乱臣贼子的模样;既然江南三城落不到晋帝手中,那用来换取钱粮也算是有所得。
于是双方在永安达成和约,楚国出钱赎地, 晋国拿钱。
不过需要在晋军撤离江南三城时,楚国才能将银币运过来。
为了此事, 又在永安掰扯了一旬,如今快要到年关才终于定下来。
晋帝就派了姜云来云州颁旨, 下令征南军撤出江南三城。
听到姜云所言,贺裕气得一拳砸在旁边的桌案上,桌案直接碎裂开了。
姜云被贺裕的举动吓了一跳,倒是叶溦回头安抚了贺裕两句;姜云记得这位大将军从前也是和气的人,就开口说了他的担忧。
江南三城是他们打下来的,让他们将已经成为囊中物的江南三城拱手相让,无异于剜他们的心头肉。
现在有了姜云的投诚,也能借此机会动手了。
等到军中已经準备妥当,甚至有了闻风而动的趋势。
姜云才举着圣旨而来,当着三军将士的面宣读了圣旨。
此时就连他的声音都是颤抖的,就怕还没等他念完圣旨,就会被暴动的士兵直接砍死,用他这个天子使者来祭旗。
正是因为知道这份差事就是死路一条,姜云才会毫不犹豫地倒戈。
可即便已经提前投靠了叶溦,但事到临头他依然在心里打鼓。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上一位使者为什麽会被吓得屁滚尿流地逃回永安了。
前几日明瑛又染了风寒,不过今日这一出也不能错过,早早喝了汤药就过来等着。
虽然匆忙,但此次的机会难得。
等到那位使者终于颤巍巍地念完了圣旨,下面接旨的人却沉默了。
叶溦没有接旨。
倒是早已经听到风声的兵将,尤其是贺裕手下的几个校尉,在听到圣旨后直接拔出了刀剑。
而姜云也依照他们之前商量的,宣读完圣旨后就直接放在一旁,心下一横,就向叶溦道:“只是江南三城乃是南征重城,将军三思,万万不可撤军。”
最后他的声音也完全淹没在哗变中。
“杀昏君!杀昏君!”
刚刚经历过南征的兵将,终于在听到要将江南三城拱手相让给南楚的消息后,直接暴动了。
·
腊月二十三,军中哗变,叶溦举起了反旗。
以江东十六侯的势力和江东驻军控制下的云州、云川、西临等十二城相继拉起大旗。
叶溦将兵力调往西临,强攻宁州。
等到江东起事的急报送到永安,晋帝再派遣攻打云川时,他们已经成功夺攻占了宁州。
而在除夕之夜,另一个消息传遍晋国。
晋帝令北城将军季慕淮领军南下平叛,季慕淮拒不奉诏。
得知季慕淮之举,明瑛也完全放心了。
前世江东起兵是在明年三月,北城抗诏也是发生在三月。
现在一切都提前了,季慕淮也依然抗诏不出。
晋帝腹背受敌,下旨斥责季慕淮是亦如江东的乱臣贼子,于是季慕淮顺势杀太守争旗起兵。
想起前世之事,这位北城将军最初也算得上是有勇有谋之人,可惜中途是一步错步步错,才导致他出师未捷便事败身死的结果。
一则是季慕淮与江东世家无亲无故,再则是季慕淮……也实在算不得聪明人,不过是乱世一莽夫。
故而这一世再回到江东,明瑛宁愿扶起叶溦来争夺皇位,也没想过这位前世也算是差点能和薛崇渊一争的北城将军。
叶溦倒是没想到季慕淮会直接抗诏。
但这对于他们而言也是好事,敌人的敌人也便是能够联盟的同伴。
都是反贼,也能给晋帝狠狠捅一刀。
只是他们在晋国的南北两边,暂时还没有办法联系上北城。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