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1 / 1)
('
明瑛让蒋文安将这个消息在新安驻军中传开, 不出所料也很快能传到楚国使团。
到二月中旬, 卫岚翘首以待,终于盼到了从京城传来的急信。
雍徽元让他尽量促成和江东的和谈, 以及阻截他们和反王的联盟。
因为江东军的控区已经横跨整个江北,他们想要越过江东控区和晋帝和谈便完全没有意义,无论晋帝应允借给他们军队还是钱粮都注定无法实现。
按照雍徽元的要求, 卫岚重新拟定了和谈的条款。
这次也不再要求赎回江南三城, 而是以五十万银币换取江东军帮忙在平池堵截反王。
一旬前京城已经拦截到了谋逆反王送给平都王的密信, 而如果平都王想要出兵必然要从平池借道;但是现在平池在江东军手中, 平都王不敢直接招惹他们,现在只需要在平池拦截并拖延平都的军队南下即可。
明瑛看过楚国递过来的和谈条约,觉得和想要的价格差不多。
但现在也不急于签下这份盟书。
他让人送了口信回宁州, 也不紧不慢地拖着楚国使团。
这个时间限度不会让楚国使团直接翻脸,但足够让卫岚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日后的清晨, 江东来人。
叶沅带着侍从快马赶到云州,然后渡江过到新安。
之前叶沅诈死, 在江东连葬礼都办了,直到起兵后叶沅才出来。
这还是明瑛重生后第二次见到长嫂。
叶沅披着盔甲很是英姿飒爽,进了新安城就翻身下马;蒋文安刚从府衙出来就看见叶沅,连忙让人过来牵叶沅的马去马棚:“大嫂怎麽过来了?”
叶沅直接问和楚人的谈判如何,然后开始準备签订合约的事宜。
次日,染病多时的成夷终于露面了。
只是拟定和约之事仍由卫岚全权处理,双方签订合约后,蒋文安在新安等待楚国履行合约,议谈使团则各自回去。
明瑛回到宁州时,正好收到方蔚筠的来信。
方蔚筠说他已经顺利抵达北城,并且说服了季慕淮和他们结盟,并準备按照之前他们议定的计划出兵。
明瑛看见信末的名字,还有熟悉的字迹,才稍微安心。
也许是为了防止信件中途被拦截,方蔚筠并未在信中提到和他们的出兵计划有关的事,也未细说北城那边的情形。
不过既然季慕淮已经答应和他们结盟,他们也只能从永安的北面出兵。
而江东军的东路驻军在刚刚攻陷的宜城,西路军已经进了潭州,并準备从东西合击包围中都。
明瑛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给方蔚筠回了一封信。
前世季慕淮身边被永乐王拉拢过去的是左副将陈昌。即便现在他还没有出卖季慕淮,但只要有再进一步的机会,他必然不会放弃的;而若和江东结盟,对他而言便是最大的阻碍。
方蔚筠独自去到北城,他一定会对方蔚筠动手。
现在季慕淮还很信任他的这个左副将,若他想要对方蔚筠动手,甚至只是动动嘴皮离间一下,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所以方蔚筠可以先和右副将卓凭舟先结认。
若在北城发觉季慕淮有异常,此次结盟便可以终止了,方蔚筠要及早抽身才能保全性命。
他从来不认为季慕淮的性格能是被方蔚筠劝说就彻底改变了想法。
只是写完这封信后,明瑛思索许久,还是将信放进炉子里烧成灰烬。
此行既成,师兄应该早有打算了。
他不能关心则乱。
从新安归来后,叶沅就直接奔赴中都战场。
如今留守在宁州的只有逢安郡主,逢安郡主就开始在宁州练兵,以防敌军会绕过前边防线直接攻打宁州,或者是围困他们的粮仓补给大后方江东,他们在宁州还能带兵回援江东。
到了夏初,宁州都尉宋远的妻子带着孩子和妹妹前来投奔宋远。
逢安郡主看重宋远,听说他的家眷来到宁州,特意宴款她们。
明瑛也受邀过去,但他先借病推了。
此次宋远的家眷突然出现,让他起了疑心。
他若未曾记错,前世宋远是在彭城之战战死的,他的妻儿也从未曾来过江东。
只是在后来他们已是入主了永安城,找到了宋远的儿女,才得知宋远的妻子亡于疫病,而他的妻妹早已嫁入了晋国宗室。
如今跟着宋远之妻来到宁州的这位冯姑娘,应当在去年就成亲了;为何此次却有了诸多变故,还让她跟随姐姐一家来到宁州了。
他也不知道是否记错了,故而并未告诉过逢安郡主,只是让人悄悄盯着冯姑娘,看她是否有异动。
不过冯姑娘在来到宁州后就很安分,平时都是跟着她姐姐在家中做绣活看孩子,从未靠近过驻扎在城北的军营。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