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页(1 / 1)
('
“我会让边城的巡防注意晋军的动静。”叶溦脸色微恙,沉思许久后才点点头说道。
这种事情,总归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否则一旦灾祸降临,那就是任何人都无法承受的灾祸。
而如今瘟疫尚未发生,他们只能是尽力防备,也防止晋国境内发生瘟疫后会和他们鱼死网破。
车马运转,等到将药材分配好再运到各州城时,陈城那边也终于传来姜云和永安使者关于休战和谈的结果。
第42章 第42章(倒V结束)
姜云和永安使者和谈结束后, 永安使者又说,为表达他们对此次休战和谈的诚意,皇帝陛下恩典特意让他们带来了两个人。
然后就看见晋军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女人进来。
“之前宁东侯夫人和二姑娘、三姑娘在沂州探亲, 滞留在京城。夫人很思念家中, 盼着早日回家团聚,我们便将她们送过来了。”使者古怪的笑起来, “只可惜二姑娘已经在京城成亲了,便不能与夫人一同回来了。”
这一大一小的两个女人, 便是薛崇渊的继母岑氏, 和她的幼女薛滢。
姜云在江东一年,对于宁东侯府的事早有耳闻。
但如今晋军将岑氏母女送回来, 姜云也只得将她们先带回陈城安顿好, 然后连忙写信回樾州,说明刺史, 然后问要怎麽办。
尤其是晋帝依然扣留着薛二姑娘,却将岑氏和三姑娘送过来,显然就是盼着岑氏回到江东后再折腾一场。
叶溦看了姜云送回来的信, 便单独问了薛崇渊的意思, 是要将岑氏母女送来樾州, 或者是送回江东?这总归是他们宁东侯府的事。
薛崇渊想了想, 就说还是把岑氏母女留在樾州。
晋帝扣留了薛泠,只将岑氏母女送回来,很难说岑氏会不会为了长女而做晋军的内应。
与其让岑氏在江东兴风作浪, 还不如将她留在眼皮子底下看着。
但是薛崇渊显然低估了岑氏折腾的能力。
在被送到樾州后,刚从马车下来见到来接她们的薛崇瀚和薛清, 岑氏就开始抹眼泪。
薛滢也哭哭啼啼着,就往岑氏怀里靠, 好不可怜的模样。
薛崇瀚和薛清对视了一眼。
他们兄妹都不喜欢这个曾经苛刻他们的后娘,但是在衆目睽睽之下也不好让她们在这里一直哭着,薛崇瀚只好上前干巴巴地道:“母亲,三妹妹,我们先回去吧。”
“泠儿,我可怜的泠儿。”岑氏哀声哭泣着,直接甩开了薛崇瀚想要扶她的手,“你们怎麽这麽狠心!泠儿可是你们的亲妹妹!你们这些做兄姊的,怎麽能不顾她的死活?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人啊!”
薛滢也在岑氏怀里哀哀哭泣着,这一声声就像在谴责他们是十恶不赦的罪人。
薛家兄妹知道来接后娘和薛滢必然是件棘手的事,却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岑氏母女在这里嚎哭着,无论谁过来拉她都要被甩开,就好似决意要哭死在城门下。
府衙的周边也有民坊,看见这边的动静,便有人隔着一段距离好奇地往这边张望着。
岑氏毕竟是长辈的身份,薛家兄弟也不能让侍从强行将她们拖回去,只能在这里僵持着。
最后还是逢安郡主听到外面的动静出来,让护卫将岑氏带回去。
薛滢见母亲被带走了,她毕竟年纪还小,也不敢再闹下去,只好跟着进去。
逢安郡主和岑氏可没有什麽情谊,也无需顾及谁的颜面。
将岑氏带进屋里,看见岑氏还在继续哑着嗓子哭着,她便坐在主位上不紧不慢地喝着茶。
和岑氏相比,坐在岑氏旁边的薛滢则显得拘谨不安。
薛崇瀚和薛清跟在后面进来,逢安郡主就温和地开口:“就让你们母亲在这里和我说说话吧。”
兄妹二人忙不叠地谢过逢安郡主。
看见薛崇瀚和薛清都走了,薛滢更加坐立不安,便低着头忐忑的攥着衣摆的一角,每一刻都感觉很是煎熬。
她心里甚至有些怪母亲,她们好不容易回到了江东,以后就能过安稳的日子了,却偏偏还要和所有人对着干自讨苦吃。
见逢安郡主明显不吃这套,其他人又都被打发出去了,岑氏也快要哭不下去了。
她只是为了哭给别人看的,在逢安郡主面前哭便只能是白费力气。
但逢安郡主依然慢慢喝着茶,根本不给她任何台阶下。
她的幼女也只是木讷地坐在旁边,就像木头一样杵着。
逢安郡主陪她们耗着,便是想看看岑氏到底是什麽打算。
直到岑氏哭得嗓子都有些沙哑了,坐在椅子上也只是一下又一下抽搐着抖动肩头,就好像快要晕过去一样。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