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1 / 1)
('
但此事有了开端, 一群尚未成亲生子的大伙子都觉得看明珩教孩子实在是有意思,纷纷跑来想要当一回老师。
灏儿虽是小小年纪, 但就有了气死老子的逆子风範。
等到次日明珩再教他扎马步时,灏儿就仰起头跟他爹叫唤着:“可是梁霈叔叔说不是这样扎马步的。爹爹你才练错了!”说罢还颇为火上浇油地说, “爹爹,要不我教你吧。”
梁霈习武是野路子,和明珩教孩子确实不同。
但明灏这破小孩就很有顺杆子往上爬的潜质。
终于在某一次明珩要打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一溜烟跑来明瑛这里不肯回去了。
明瑛收留了他,熊孩子就在后面哭着喊着说小叔叔最疼他。
方蔚筠回来看见熊孩子,就跟灏儿说,他要是白白待在这里,肯定会被他爹逮回去的,要不他们就教他读书吧。
灏儿满心不愿,但更不想被爹爹逮回去,于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只是小孩子还不懂,直到半月后被明珩带走时,小孩还满脸泪痕地嘟囔着,说再也不喜欢小叔叔了。
不过他这个年岁的孩子总是不记事的,只过了五六天,小孩又吭哧吭哧地过来了,说他最喜欢小叔叔。
明瑛也最疼这个小侄子,再加上前世对灏儿有愧,所以对灏儿总是多了几分纵容。从前他没有养过孩子,但是他也觉得方蔚筠说得对,他也希望灏儿能长成一个文武双全的好孩子。
幸好灏儿只是小时候比较顽,随着年岁渐长,他也长成了长辈们期许的模样。
如今一转眼已是过了六年,雍徽元才堪堪平息楚国的叛乱,而他们也已经屯兵屯粮备战,準备剑指江南。
这六年明瑛也在北原待过很长时间。
师父钻研了一辈子的天机命理,但他们最终还是破除了这个诅咒。
得知他们準备对楚国用兵,师父只给他一句话,切勿操之过急。
晋楚相争百年,强弱相消,胜负不定,但最终也未能彻底吞并对方,反而始终以江为对峙。
即便要和楚国开展,也并非三五年就能够结束的,甚至可能还要延续到他们的子孙之时才有可能一统江河。
当初他们和楚国谈判之时,楚国使者就想要将被他们控制的江南三城以银币赎回,只可惜因为藩王之变扰乱了他们的计划,才拖延至今。
雍徽元知道他们必然是想要从新安这个缺口撕开楚国的北防线,但因为被国内的藩王之乱牵制着,一时之间也无可奈何,所以那时候雍徽元也就只能不断地往江北安插细作来给他们找麻烦。
等到藩王叛乱被平定后,雍徽元一定会立即挥兵北上。
甚至于可以说,江南三城就是一块诱饵,如今便只看谁会先动手了。
不过在这年开春,雍徽元再次派来了使者,希望能够以联姻定下两国和平。
所谓联姻,也不过是缓兵之策罢了。
叶溦则表示,他唯一未成亲的妹妹叶洙尚且年幼,母亲并不舍得她远嫁;而他的弟弟早已亡故,也未能有幸迎娶雍徽元的妹妹。联姻之事自然也就没有结果。
想必雍徽元也听到了一些动静,于是借着联姻的名义来试探虚实。
故而叶溦也说,虽然联姻不成,但和谈却能继续进行。
甚至楚国使者在永安之时,还邀他喝了喜酒。
北城季家的二姑娘被叶溦认做义妹,嫁给了蒋文安的堂弟;故而蒋文安也回到永安喝了堂弟的喜酒。
这位楚国使臣先前便是留在新安的使者,他认得蒋文安就是驻守新安的主将。
他既是来试探虚实,他们也便虚晃一招。
楚国使臣在婚宴后又在永安停留了一月有余,却悄悄派属下乔装打扮快马加鞭赶回楚国。
好不容易将楚国使臣打发回去后,蒋文安也同时赶到了新安。
只过了不到半年,梁霈被急召回来,也宣告了南征之战的开始。
开春后,以梁霈挂帅,明琂和黎修敬为左右将军,正式向楚国进军。
明瑛站在城楼上,看见大军已出了城门,目之所及处只剩下尘土飞扬的远方。
明灏乖乖被他牵着手,满眼希翼,说等他长大以后也要做大将军,要像叔叔一样带兵打到大江以南。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