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1 / 1)
('
而且他不止在石桥镇上卖鸡蛋,有时还会跑到隔壁镇上,隔壁镇离张家村也只有一个半个时辰的路程。
不过更远的,这人便没有去了。一来一去一天时间不够,晚上住一晚上也不划算。
过了一段时间,宁啓还遇到了从更远的地方来石溪村买鸡蛋的人,他们有些是自己吃的,有些也是拿到自己的镇上卖,虽然每次来买鸡蛋都要天不亮就出门,回家也已经天黑了但是为了便宜一点,这些人宁愿跑这麽远来买鸡蛋。
宁啓养的鸡鸭也并不多,现在有这些人都来买,刚好能够卖完,有时候还不够,不过即使鸡蛋鸭蛋不够,宁啓也会每天给张旺留鸡蛋和鸭蛋。
鸡蛋和鸭蛋的销路也算是彻底打开了,张叔一个人就能处理好,再也不用宁啓和郑云操心。
------
时间匆匆而过,天气慢慢转冷,转眼就已经入冬。
这天,宁啓和郑云又收到了李程从县里给他们寄的书信。
李程一般情况都不会给他们寄书信,往常寄来书信都是关于悦来酒楼的事情,宁啓和郑云收到书信之后,以为他遇到了什麽问题,便立马打开查看。
“怎麽样,李兄信里说了什麽?”宁啓看完书信合上后,郑云问道。
“李兄说,县里的悦来酒楼已经稳定了,他想到中州郡郡城去开一家悦来酒楼,趁着现在冬天,刚好可以在中州郡推出火锅。”
“他还说还是按照以前的合作模式,用我的菜谱和高粱酒,盈利了给我们分成呢。”宁啓回道。
“那不是挺好的。”郑云道。
“他问我们这次想不想过去,跟他一起。”宁啓继续道。
“阿啓是不想过去?”郑云看宁啓这样说,便知道他可能不想去。
“是,我觉得以李兄的能力,自己一个人完全就可以把酒楼开好,不需要我们帮忙,上次我也就帮忙设计了一下酒楼。”宁啓道。
“那我们就不过去,写信和李兄说了便是,相信李兄能够理解。”郑云道,对于李程的为人,他还是相信的。
“行,那我就写信和他说清楚,这几天我再想想,还有什麽新鲜的菜谱,等李兄在中州郡稳定下来,过几天再给李兄寄一封信。”宁啓道。
宁啓这几天都在想一些可以下火锅的新鲜食物。上次做火锅的时候,宁啓已经把冬季能利用的食物都利用了起来,想要有新鲜的,宁啓就只能自己做。
最后,宁啓想到了鸭血、牛肉丸、鱼丸和虾滑。
鸭血在煮火锅之前,冷水下锅,煮出来十分嫩滑,好吃极了。至于牛肉丸、鱼丸和虾球,也都是吃火锅必吃的几种。
想到之后,宁啓便和张婶一起泡在厨房,研究这几种东西怎麽做最好吃。
十多天之后,宁啓终于找到了这几种东西最合适的配方。
家里人这几天顿顿跟着他试吃这几样东西,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很高兴,觉得新鲜,连小花都经常下学跑过来吃,但是连着吃了十多天,一天三顿,再好吃的东西也都吃腻了。
看宁啓和张婶终于确定了最后的做法,家里人都摸摸松了一口气。
“阿啓,配方做好了,我们今天可以吃点别的了吧!”郑云看宁啓写好装起来,赶快开口。
“今天做的还没吃呢!”宁啓开口道。
“阿啓,饶了我吧,我不想吃了!”郑云道。
“好了,逗你的,我让张婶放在地窖中冻起来,今天不吃了。”宁啓笑道,其实他也有点吃腻了。
他相出的这几样东西,鸭血、牛肉丸和虾滑都好说,至于鱼丸,宁啓有点担心中州郡有没有人吃鱼,毕竟石溪村和镇上都没有人吃鱼,县里也不多。
不过宁啓也本着试试的想法,把这几样东西的配方都寄给了李程。
几天之后,李程回信,虽然中州郡吃鱼的也不多,但是想要买到鱼做食材,还是很容易的,宁啓便没有担心了。
------
看着天气一天天转冷,宁啓又打起了那些鸭子的主意。
起因是有天晚上,宁啓睡觉的时候,感觉两床被子盖在身上很重,想到自己家里养的鸭子,他便想到了做羽绒被,既比棉花被子保暖,还比棉花被子轻薄很多。
冬日里,地里的活计很少,宁啓便叫上王桂花来家里,和云儿、张婶、铁玉还有郑云一起,给鸭子拔毛。
鸭子要杀了之后才能拔毛,至于拔完毛的鸭子,可以给悦来酒楼做卤味,给酒厂的工人做菜,其他的村里人有人愿意买的话就便宜一点卖给他们,卖不完的就放在冰窖冻起来,以后慢慢给酒厂和自家吃。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