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1 / 1)
('
“谢谢婶子,我们这就出去。”宁啓和郑云听完,虽很疑惑怎麽会有官员过来,但依旧赶快收拾之后,走出门去迎接。
他们出来的时候,几位穿着官服的人刚好到宁啓家门口,周围还围了许多石溪村的百姓,都是过来看发生了什麽事,这次的动静很大,惊动了很多人,除了收税,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官府的人来石溪村。
见到他们出来,有位太监模样的人走上前,细着声音开口:“石溪村宁啓接旨!”
宁啓听到之后赶快跪下,连几位穿着官府的人也跪下,周围百姓见到这种场面,也赶忙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石溪村宁啓为人聪慧机敏,且有善心,为解决石溪村干旱问题发明水车,造福一方百姓。朕念其大公无私,献上水车制造方法,解决困扰各地多日的百姓田地灌溉问题,为朕分忧,特赐黄金百两,良田百亩,绫罗绸缎各百匹,金银首饰一箱,钦此!”
“草民接旨!”宁啓道!
公公走上前将圣旨放在宁啓手中:“郑夫郎,快请起吧!”
“多谢大人!”宁啓起身,让云儿将提前準备的赏钱递给这位公公。
公公掂量了一下手中的银两,脸上立马露出笑容:“哎哟,可不敢称呼我为大人,我在宫中当值,你们叫我安公公便好。”
“是,安公公。”宁啓应道。
宁啓之所以这次能知道如何应对,都多亏了云儿,她在京都长大,对这些规矩很了解,在出来之前,宁啓和郑云找到云儿,让她临时给他们补了补这些知识。
“两位不必谢我,这次能有这些封赏,都要感谢李大人!”安公公说道,摊开手掌指向旁边一个穿紫色官府的中年男子,向宁啓介绍。
宁啓知道,这安公公实在提醒他,一定是李大人上奏的时候为自己美言了几句,不然皇上日理万机,怎麽会注意到自己这样一个村里的小人物。
“多谢李大人!”宁啓和郑云上前道谢。
“两位不用客气,拿了你们的水车图纸和模型,为你们谋些利益是应该的。”李大人客气道。
安公公和几位大人请随我到屋内歇息,我安排几位大人在此住下!”郑云开口道。
李大人和同行人员本来就是要在村里住下,郑云这一安排,倒省了他们自己找地方住,当即便同意。
至于传旨的安公公,他本来是準备晚上到镇上住上一晚,明日出发回京複命,但是看宁啓家盖的很不错,便决定留下。
吩咐铁柱和张叔将赏赐的东西带回去,并将马车赶上宅子后头,宁啓和郑云便带着几人回去。
招待
宁啓和郑云带着人进入家里之后, 围观的人便开始议论。
“皇上真大方,上次一百两黄金,还有一百亩田地呢!”
“我长这麽大都还没有见过金子呢!”
“毕竟是皇上, 那钱能少了?”
“你看到没有,那赏赐的布匹,看起来就很光滑, 还泛着光泽,肯定也很值钱!”
“大家都低着头呢, 我怎麽敢看!”
“我倒是偷偷看了一眼, 那布匹看着就好, 还有那首饰, 真多啊!”
“你可真大胆!”
“刚才说是因为水车才封赏的, 啓哥儿客真了不起,做出来的东西,连朝廷都做不出来!”
“对啊,我们还是第一批用上的呢!”
他们活了一辈子, 连县官都没见过,更不用说今日这皇上亲自封赏了, 一个个都很惊奇, 即使走远了,惊讶声还源源不断。
“安公公和几位大人请坐!先在此歇息一下,午饭做好之后再带几位过去吃饭。”将这些人带到客屋, 坐下之后, 便让云儿上了一些小食和茶水。
“郑郎君,郑夫郎, 重新介绍一下,我是李简的父亲, 犬子和侄子这些日子多亏有你们照顾,犬子在信中多次提到你们家里的饭食很好吃,我都有些期待了!”李大人摸着自己的胡须笑着说道。
宁啓和郑云这才知道,原来这次来的竟是李简的父亲,仔细一看,确实和李简有几分相似,只是李大人留着胡须,将那几分相似也遮盖了起来,宁啓和郑云才没有看出两人相似。
“李公子和王公子来石溪村游玩,住在我家,照顾是应该的。”宁啓笑道。
“小简和景乐是出去玩了吗,我们来了这麽久了还没见他们。”李大人问道。
“他们一早就和杜公子出门游玩了,一般午时就会回来吃饭。”郑云回道。
自从杜子越有人一起玩之后,便天天带着李简和王景乐在石溪村到处玩乐,天气渐热之后,他们还学会了到山中抓鱼、捕虾和摸蟹,虽然每次都没啥收获,但乐此不疲。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