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1 / 1)

加入书签

('

“你这话多难听。”圆胖女人嘟囔一句。

两个孩子局促地扯着衣角,满脸失落,没得到大人的允许还挨了一顿训斥。

“罢了。”隋宁远放下手里的菜,“我这还有几个铜板,我带你们去买糖吃吧,正好我也嘴馋,你们俩,带路。”

“隋公子,这不妥,怎能让你花钱。”周老汉家的忙跟着起身,要回屋拿钱,被隋宁远扯着袖子拦下。

隋宁远笑道:“不必,这几个铜板我还是出得起的,阿婆莫要瞧不起我了,我带着两个孩子去去就回。”

孩子们欢天喜地,回屋穿了棉袄便跑到隋宁远身边,也不认生,左一个右一个牵着他的手,催促道:“公子走了,公子走了!”

隋宁远拉着孩子,跟祁广打了声招呼,便出了院门,回过头来还听见周老汉家的埋怨这俩儿媳,怪她们不该在外人面前为了几个铜板拌嘴。

日出云高,下过雪,天空晴朗,今儿从晨起开始便是金辉灿灿,洒在农家茅草屋檐之上,瞧着便觉得暖融融。

隋宁远跟着两个孩子走在田间地头上,一路朝着村尾的货郎那去,白雪盖了村中大片田地,只有已经收割后的作物杆一排排矗立在雪地中央,不时钻出个野兔野猫,找块有太阳的地方取暖。

“公子的走路为什麽是这样走?”

童言无忌,那个叫二宝的小男孩在前头,学着隋宁远走路的样子一瘸一拐。

“因为我年少时骑马摔断了腿。”隋宁远笑着答。

“真是可怕,我以后可不敢骑牛了。”二宝小脸惊诧。

村子从东头到西头路程不近,小孩爱跑爱跳在前头,隋宁远在后头快着步子追,额头上沁出汗珠。

那货郎果然等在村尾的大树下头,前胸背着一个框,后背背着个架子,身前排了一排的小玩意儿,拨浪鼓,响骰子,羽毛毽,围了一圈的村中幼童,望眼欲穿地盯着那摊子。

隋宁远早知道村子里有走街串巷的货郎,今儿却是头一回见着,他挤在一帮孩子之间凑上前,左瞧右瞧,有些精巧的小玩具竟看着十分有趣。

“小公子要些什麽?”货郎见他,忙问。

“二两糖瓜,多少钱?”隋宁远问。

“一两糖瓜三文钱,二两是五文,都是自家熬的麦芽糖。”货郎道。

“嗯,装吧。”隋宁远点了头,目光仍在货郎带来的物件上来回挑看。

摆在最前头的一个葫芦制的水壶吸引了他的注意,那葫芦个头不小,有两扎长,圆肚小嘴儿,葫芦腰上还系了一条红绳,能挂在腰上。

隋宁远擡眼,忙问,“这葫芦多少钱?”

第036章 春联

货郎道:“十文钱, 还送个挂腰上的绑带。”

“你倒是会做生意。”隋宁远笑了笑,“同糖瓜一起给我吧。”

二两的糖瓜分了两份油纸包着,一份隋宁远给了两个孩子, 让他们俩边走边吃,另一份自己拿着, 回去分给祁广。

这糖瓜阳城县不多见, 因为粘牙, 化得又快, 只有冬月里才有人站在冰天雪地里卖, 隋宁远不多见这东西, 只知道是拿麦芽熬的, 却忘了味道。

带着两个孩子一蹦一跳回了周老汉家,因为有祁广的帮忙,五个男人干活极快,菜窖里头原有的菜蔬已经尽数搬空,祁广也将坍塌下来的土铲成一个山包堆在院子里, 接下来只需要重新垒砖封顶,再把土填回去就是了。

这活儿干得又快又好,周老汉家的不再愁容满面,已把摘菜的活计扔给儿媳妇干,自己围了围裙, 忙不叠去备着她答应隋宁远的炖菜。

隋宁远回来时, 祁广正和周寿搭活站在窖里头边垒砖边说话,这两兄弟关系近便, 周寿把平时不能跟两个大哥说的话全部倾诉给祁广, 嘴巴叭叭的停不下来。

祁广背对着他,下巴上挂着晶莹的汗珠, 在这寒冬天气里,身上竟蒸着热气,可见这汉子干活是真实诚,哪怕是不收银子帮忙,也肯花大力气。

“别光干活,也歇会儿,这一脑门的汗。”隋宁远走上前,蹲在菜窖边。

他拿出随身带的手巾,说道:“来阿广,阿兄给你擦擦。”

祁广瞧他一眼,见他眼底尽是调侃的笑意,直到隋宁远是在外人面前装他的阿兄玩,他倒也乐意哄着这顽性大的主人家,走上前,擡起脸。

隋宁远用手巾替他擦去额头上的汗珠。

祁广道:“多谢阿兄。”

“不谢。”隋宁远笑了半天。

周寿满眼羡慕道:“你们兄弟俩感情真好,我那两个兄弟平日里都不跟我说话的。”

“你哥哥都已成婚,按我娘亲的说法,成了婚的多小都是大男人,没成婚的多大也是个孩子心性,所以他们才跟你聊不来。”隋宁远道。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