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页(1 / 1)

加入书签

('

“我娘亲在天之灵,终于也看不过眼了。”

隋宁远听罢,笑得轻松。

第137章 成亲

日子忙起来没头, 隋宁远和祁广每天只有晚上能伺候伺候他们俩的小菜圃,平日里都不怎麽关注,一晃眼才发现, 这春天的苗苗就是发得快,现在是萝蔔缨子也冒头, 豌豆苗也爬藤, 之前祁广提前留好的那些瓜蔓架子派上用场, 豌豆苗和瓜苗沿着围栏边缘绿莹莹铺开, 像是个专门的庭院景色似的, 瞧着生机勃勃, 心里舒坦。

周寿订的桌子板凳都到了, 将那铺子好好装修一翻,几个人坐店里商量着店名字叫什麽时,几个人读书不多的全都犯了难,全看着隋宁远。

隋宁远笑道:“看我做什麽,要我说, 咱们做得是那些码头伙计的生意,本来就是家常菜,非要我引经据典选个有诗意的名字出来实在没必要,这铺子在码头边上,就取个最直白的‘码头岸边’如何?”

沈如蓉在嘴边念了几遍, 笑道:“你这名字有意思, 听起来好像随便取的,细细一品, 非但说清楚了铺子的地址, 还挺有画面呢。”

“我娘亲说的,铺子的名不在于多好听, 而要多好记。”隋宁远道。

“那就这个,牌匾......”周寿瞄了眼隋宁远。

“自然是我写啊。”隋宁远道,“我明儿写好了就找人给咱们打成牌匾,等你们俩成完了婚,就能揭盖开业了。”

“得嘞。”周寿搓搓手,“可算是要开始赚银子了,我近日可是在松江府看了不少房子,等以后一定买回来,带沈如蓉和我娘住进去。”

“得了你。”沈如蓉娇嗔地碰他脑袋,“一个铜板还没赚回来呢,先想着置办房子了,人心不足蛇吞象。”

“想想总是好的,我当初也想不到我家那破烂庄子有一天能收拾得那麽利索好看。”隋宁远笑了笑。

“那还多亏了阿广能干。”周寿道,“现在阿广每天忙得都不见人影。”

隋宁远道:“河东面有一处铺子要盖顶,阿广最近忙着联系呢,想把那活儿揽下来给营造坊,这样一来他能赚十多两银子回来,说是要给我打一口水井。”

几个人各自忙活开,一眨眼,这就过了二十八天,周寿给周老汉守的小孝期到了,有又逢日子吉利,隋宁远给他们二人订了婚期,而他们婚期第二日,就是这“码头岸边”开业的日子。

两个喜事儿凑在一块儿,喜上加喜。

这样安排反倒还省钱,头天娶亲结婚的大红花绸缎可以接着挂着,等到第二天开业剪彩,还能继续用,花一份钱办两件事。

沈如蓉和周寿成亲前一日,祁广将隋宁远写的请帖拿到营造坊里头,分给师兄弟几个,连带着还有王志和,成亲总要热热闹闹的才吉祥,祁广把他在阳城县认识的朋友们都带去给周寿撑场子。

大家虽然互相不认识,但借着祁广这层关系,也自然没有二话,纷纷应诺。

前一天晚上,祁广回来时,瞧见隋宁远手里拿着个条红布,正在床上裁剪缝补。

“媳妇儿做什麽呢?”祁广将臂弯里面的棉袄放在一边,这阵子天热的厉害,他已经穿不住棉袄了。

“明儿周寿成亲,我想着穿红色才热闹,今天在阳城县扯了一匹红布回来,想着把你这旧夹袄改一改,缝个红边的衣襟和系带,正好天也热了,你那厚棉袄可以洗洗收起来了。”隋宁远道。

汉子嘿嘿一笑,凑到隋宁远跟前,在他脸颊上一亲:“好媳妇儿辛苦。”

“别挡我亮。”隋宁远笑着推开汉子,“快完事儿了,地里面还没伺候,你去。”

“好。”汉子自然听他媳妇儿的话,乐颠颠就跑出去伺候菜圃了。

隋宁远缝制完成,拎着夹袄的肩膀左右看了看,自己改得挺满意,看起来喜庆又好看,将祁广的衣裳叠好,他用剩下的红布给自己同样缝了腰带和束发的头绳,沈如蓉邀请他做唯一的娘家哥哥,明儿他也得穿得花红柳绿一些,站在新娘子身边才显得画面协调。

“媳妇儿你看,鸡都长这麽大了。”祁广拎着一只半大的小鸡崽子进来。

隋宁远瞧了一眼,这还是上回大黑背抱窝孵出来的那一批,时间真是一晃就过。

汉子在外头喂了鸡,又往田中灌了水,再回来时,手里拿着两个洗净的小黄瓜,沾着水,绿莹莹拿到隋宁远嘴边,隋宁远忙活着,凑过去让汉子喂他。

“小黄瓜刚结出来一两个,媳妇儿尝尝。”汉子殷勤道。

隋宁远嚼了几下,脸皱成一小团,祁广连忙伸手让他吐出来,隋宁远呸出嘴里的黄瓜块,笑道:“涩得很,还苦,你还拿来给我吃!”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