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拿恩义胁迫胡宗宪(2 / 2)
这个必要性一定要足够强,要足够客观,而且还要有一个足够分量的人呈上去才行。
另外,想了一下,这事胡宗宪肯定也乐于促成。因为随着嘉靖的时钟快到点了,明眼人都知道严党清流是该决出胜负了,而且大家也都知道,严党多半要出局了。所以从前几年开始,凡是无法改换门庭的严党基本都是疯狂捞钱,权利不用,过期作废。
胡宗宪自然也是深有体会,严党现在要办事是处处掣肘。要不是他有嘉靖的御笔亲封,多半这仗是赢不了的。但如果这个时候,引入外部威胁又不一样了。严党与清流或许还能争取一丝缓和的余地。而这丝缓和的余地,或许就能换他老师严阁老一家一个体面,或许足以安排好军士的善后工作,特别是手下俞大猷、戚继光二人的军旅前途。
想到这些,高翰文也不含糊,仔仔细细地将这些思路写了下来。而且也不算欺君,因为倭寇的鸟铳、佛朗机炮确实有小部分威力胜过大明。
等后面整理战场,把双方最精良的鸟铳、火炮集中一下,算做剿灭倭寇的收获就行了。再把明君自身的武器往差了汇报。只要做好布局,那些啥也不明白的监军太监是看不明白的。等上奏再派锦衣卫下来核查时起码又得等大半个月,足够抛光做旧之类模仿弗朗机武器的操作了。
虽然亿点点风险,但对于这种立志做忠臣孝子的传统士大夫而言,胡宗宪还是很可能去赌一把的。
高翰文满怀希望地写完了,他自己脑子里高兴得不得了,觉得没用多久。事实上,已经过了一个时辰。
房间里,负责研磨伺候沈一贯和朱赓看到内容,有点手心出汗。好家伙,自家老师的道德水准真的是属弹簧的。竟然拿挽救师相严嵩,调节朝局为借口让人欺君。说白了就是拿严嵩的恩义去胁迫胡宗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