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1 / 1)

加入书签

('

这导游不知从哪还拿了一根木头拐棍来,杵着地试探了几下。

拿这个干嘛?

陈木下意识多看了两眼。

直到下山,她踩上实地,和许愿安互相对视一眼发觉出其中的问题。

上山的路和下山的路并不是同一条,她们本以为下山的路会好走很多。毕竟是下坡路省力不说,一眼望去还有很明显人力走久后形成的浅短泥阶。

可真正脚踩实地才发现想象中的轻松自在根本不现实,泥阶不但非常湿滑,泥土还比上山的路更软些。

昨夜一场雨后直接将这泥阶边缘淋出软滑的弧面,下脚时如果不用力踩实稳住,非常容易滑倒。如果想走快些就更不用说,肯定会摔个狗吃屎。

难怪这导游要拿个拐棍。

队伍已经在前进,无法,她们也不可能中途离队去找相同的小棍子,只好收敛性子小心慢走,谨防滑倒连累到别人。

虽走着,心里依旧不得平静。

担忧也很快得到验证,陈木没走两步就听见后面的男生发出一声惊呼,结结实实摔了个屁股墩,引发附近一堆同学的嘲笑调侃。

那男生脸红耳赤的尴尬起身,好在都是年轻力壮的学生,这麽摔也摔不出个所以然。顶多是屁股疼点,笑笑也就过去。

陈木笑不出来,默默放慢脚步。

果然,这男生的摔倒只是个开端,之后的路几乎是每走几步就会有个学生滑倒。起初还会引发哄笑,到后面人人自危害怕根本顾不上笑别人。

这种有弧度还湿滑的短泥阶简直就是迷你版的滑滑梯,只不过人从坐着滑变成了站着滑。且极其容易以屁股着地的方式滑出,而且由于它是短泥阶,这也就导致滑出的路程短,但摔倒的次数特别多。

有这麽多前车之鑒,衆人也渐渐学乖,走的比老奶奶还慢不说,每个人还要隔开半米左右的距离,以免産生连带效应。

只有那导游杵着拐棍走的自如,偶尔见到学生滑倒就笑着调侃:“你们啊,怎麽这麽笨,应该找个棍子的嘛。这泥路又陡又难走,一看就知道太滑很容易摔的。”

有些没摔倒的学生甚至还会附和着导游哄笑,这种刺耳的幸灾乐祸让人无法忍耐。

“所以你为什麽早不说呢?”陈木突兀又不善的插进这看似一团和谐的空气中。

周围声音都停下,导游收敛笑容,看向陈木:“你说什麽?”

陈木眼神淩厉直迎,重複:“你为什麽不早说呢?”

这趟爬山之行各种不安全部正常不应该的事陆续累计堆积在一起已经让人怒火中烧,导游事不关己的调笑更是在不断的触动她紧绷着的那根弦。

陈木完全不理解学校的安排,以及这导游只顾着自己,全程没有提醒过她们潜在的任何风险。

没尽到一点导游该有的指责就算了,还在学生摔倒时落井下石,沾沾自喜。

导游压根没当回事,上下扫眼陈木,习惯性推诿:“我忘记了嘛,我以为昨夜下过雨,泥路易滑你们应该都知道的啊!再说了,你们都是学生,个个年轻力壮身强体健的摔摔又不怕,全当锻炼了,省的一天天细皮嫩肉一点苦都吃不得。”

整段话都是避重就轻,毫不在意,最后还要来句夹枪带棒的阴阳怪气。

任谁听了都不会舒服,更何况是本就处于爆炸边缘的陈木,她罕见的想骂髒话。

“不是你...”

“您说的这是什麽话?”一直待在陈木旁边安安静静的许愿安竟先开口斥责,“首先,大家都是初来乍到,对于天气,地势和周遭环境绝对远没有您了解的清楚。其次,您作为一名导游,不合理的活动不取消就算了,还不提醒大家注意风险,现在还要嘲讽学生细皮嫩肉,您有任何尊重人的基本礼仪吗?”

一环扣一环的连续质问,温文尔雅还不失严肃认真,特有的许愿安式教育风格。

导游愣在原地半天没想出一句反驳的话,涨红了脸干干巴巴憋出句:“你们学生嘴是厉害,怪不得是学了知识的,教育起大人来都一套一套的。”

许愿安吃这样的道德绑架,陈木可不吃,直接道:“这和学什麽有关系吗?再说了,就是因为学到了知识,教养才比有些人好上不少。”

导游有些急了,用手指着陈木:“嘿,你这学生怎麽和大人说话的!”

乍然被人指着脸,谁都不会舒服。

陈木神色敛下:“你再指一个试试。”

“这样确实不礼貌。”许愿安说完就把导游的手拍下。

“呦呵,你还挺护着她。算咯,我说不过你们两个丫头。”导游算是看出来这两人都不是好惹的茬,甩甩被拍下的手,蔫巴闭上嘴。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