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1 / 1)

加入书签

('

话刚说完,又接了王薄雄一顿臭骂。制片人站出来帮年轻编剧说话,王薄雄气得扔剧本。

剧本滑到江锦余脚下,江锦余捡起来,低声问任嘉铨:“你怎麽看?”

任嘉铨一身艺术细菌:“观衆喜欢就拍呗,观衆不喜欢怎麽赚钱。”

“……”

旁边的易风小声对任嘉铨说:“你怎麽能知道观衆喜欢什麽?”

任嘉铨指了指对面的年轻编剧:“人编剧说的。”术业有专攻麽不是?任嘉铨觉得在电影编导这方面他没有什麽发言权。不懂的不装懂,主打一个听劝。

“……”

倒也不必太听劝。

关于结尾的探讨持续了二十多分钟。王薄雄每句话都铿锵有力,似乎要把人往死里逼。年轻编剧虽然在哭,但也不肯退让,据理力争,勇气可嘉。

王薄雄那方大概意思是肖时进是个三十多岁的花|花|公|子,游戏人间十几年,人情如流水,这时候再谈什麽感情就显得太天真了,结尾直接毁了这个人物。而这部电影没有什麽悬念,可以说重点放在塑造人物上。

年轻编剧那边的意思是,观衆就喜欢看这种原本不可能发生的事,这才叫浪漫。

于是王薄雄导演又说了,浪漫和真实之间,他永远选择真实。如果没有真实,谁来反衬出那些浪漫剧的浪漫呢?他就是要做别人的反衬。

最后年轻编剧祭出杀招,称这个结局是投资方要求更改的。

王导当即表示:“哪个投资方?告诉他们别插手创作,不然就让他们另请高明吧。”

年轻编剧闭嘴了。

王导坐下来,冷静了几分钟,突然说道:“我们可以这麽改:肖时进落网以后成为警方顾问,魏玉华在跟肖时进交流的时候折服于肖时进的魅力。让魏玉华成为肖时进越狱的一大助力。”

一个女编剧说:“这麽改有点儿太弱化女性了,到时候很有可能会遭到女权主义的抵制。”

王导摇摇头:“不,我不认为这是在弱化女性。我这是在强调罪犯的危险性。一个年轻、英俊的男人很可能是个冷血无情的罪犯,这部电影倒可以提醒女性朋友们,不要被外貌和谈吐迷惑。在现实生活中,歹徒可不会把自己的恶表现在脸上,恰恰相反,他们都以极富魅力的方式出现在人们身边。”

许多人深思着,缓缓点头。

“看看咱们的男主人公,”王导看向江锦余,眼睛明亮而炙热,“锦余之前一直是正派的形象,长了一张正派脸,正好可以迷惑观衆、形成反差!”王导越说越激动,透过他的面部表情,仿佛能看到他灵魂里燃烧起来的创作热情。

王导的激|情几乎影响了房间里的所有人,认可王导的人越来越多。

接下来的时间由演员们对剧本提出疑问或修改意见,结束以后,王导宣布围读增加一天。当晚编剧组的编剧们与王导一起熬夜修改,第二天围读结束后正式敲定剧本。

任嘉铨本来抱着重在参与的态度,对剧本没有什麽好奇心,但受了第四天围读时那场争论的啓发,他对《沉默的罪犯》这部电影突然産生了兴趣,于是花一晚上把剧本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第五天围读结束的时候,任嘉铨让江锦余他们先离开,自己找王导私下聊了几句。

隔天江锦余收到剧本开拍前的最终稿,发现上面肖时进鬼屋逃亡的情节改成了商场逃亡。

电影开机之前还需要给各个演员定妆。江锦余根据自己对肖时进这个人物的理解,跟剧组商议过后减重十五斤,给化妆师提了很多意见。当江锦余换上私立高中的校服后,十六、七岁的肖时进近在咫尺,在场的工作人员啧啧称叹,连任嘉铨都莫名感到一阵战栗。原来电影的制作过程还能産生这种感觉。

任嘉铨向来敬重工作认真仔细负责的人,这样的人会把工作变成一种艺术。他很喜欢江锦余对待工作一丝不茍的态度,从剧本定下那一刻开始,江锦余的神态、言行,甚至走路姿势都变了。现在江锦余这个人仿佛已经不存在了,每天出现在任嘉铨眼前的都是风流迷人、眼里精光偶现的肖时进。

被季朵塞进剧组的唐止在拍定妆照的时候出了一些问题,被王导臭骂。原因是前一天晚上季朵拉唐止吃了一顿火锅,唐止当天晚上脸上就爆痘了。这件事可大可小,唐止出场的戏份一只手数得过来,脸上爆痘也无伤大雅。但对一个有经验的演员来说,这种错误实在犯得低级。

任嘉铨创办的娱乐公司已经初具雏形,《沉默的罪犯》开机当天,任嘉铨带着公司里所有的工作人员到现场捧场。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