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一体拿问坐罪,以谋逆论(1 / 2)
朱允炆和朱翊钧一样不知兵,大明皇帝曾经询问过戚继光,靖难之战,燕王为何能赢,戚继光被追问了许多次后,告诉了陛下,燕王的确很能打,但主要是朱允炆配合的也好,最终造成了这个结果,事实上藩王造反根本不可能成功。
其实作为大一统帝国的皇帝,朱允炆是无论如何都打不输的,即便是燕王已经渡江,兵临城下,也没有什么用,因为勤王军正在向京师赶来,凭借着朱元璋心血,南京的城墙,朱允炆就是头猪,也输不了。
朱允炆不知兵是其战败的最大原因。
六月初九,在方孝孺的建议下,朱允炆开始了坚壁清野,认为只要把京师周围全部搬空,没有了补给的燕军,自然而然就退了。
这个想法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就是朱翊钧也觉得没什么问题,似乎遇到围城之战,都是如此做,朱棣南下军兵满打满算也就八万人,啃城墙这种事儿,八万人远远不够,而朱允炆手中的守城兵力还有二十万。
若是朱棣、朱高煦真的有必胜的把握,他们就不会同意庆阳公主出城和谈了。
戚继光告诉陛下,事情不是这样的,越是遇到连败,人心惶惶的时候,越不能坚壁清野,因为人心思动,士气不稳定,一旦开始坚壁清野,已经陷入困兽之斗的军兵,越是惶恐不安,在执行坚壁清野的时候,就会动些心思,将这些财物,全部占为己有。
而屠城、屠杀,往往都是从纵兵劫掠的开始的。
军兵们开始在军令之下抢劫,就会陷入一个必然攀比怪圈,最开始的时候,就只是拿刀威胁,慢慢的就是用刀架着脖子逼迫百姓交出财物,手段只会越来越剧烈,绝无可能会收敛,因为你不狠,更狠的人抢的一定比你多。
从拿刀威胁,到烧杀抢掠,只需要十天,哪怕是再精锐的军兵,也会变成抢红眼的暴徒,他们会烧光、杀光一切,甚至是自相残杀,因为抢了几日的暴徒是城里极为富有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