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5 章 启程(1 / 1)
('
不光是蒙恬和姜珂,扶苏在军营中和其它都尉裨将们也都相处得很好,对于没有用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将士们,相反励士有方,同患难而共休戚,颇有当年吴起带兵的风度。
扶苏温和却也并不软弱,但凡军中将士有犯错者,绝不包庇,一切按照军法处置。
久而久之,大家就都对这位扶苏公子心悦诚服了。
如今正值盛夏之际,这个时间匈奴人抢夺边境黔首财物的事情发生的少,士兵和徭役们基本都在修筑长城,驰道等工程。
而且如今六国余孽已经平息,陈胜吴广等黔首都安心在家种田,偶尔有几处小动乱很快就会被官府带兵给平了,大秦境内颇为太平,嬴政便将更多的心思和兵力放在边境地区了,北地的防守比以往严格许多,匈奴人抢劫掠夺的难度上升数倍不止,都暗地里对嬴政和蒙恬骂骂咧咧,就连头曼单于也不例外。
长城这条巨龙横跨在峻岭山间,格挡住境外的茫茫草原,泾渭分明,匈奴连边境都无法靠近,更别说越到境内了。
头曼恨啊!
中原的皇帝灭掉了中原其它全部国家,现在整个中原就只有他一个王。
中原那么大片地方他能管得明白吗他就当皇帝?
头曼单于对此阴暗发癫,从今年开春就经常顶着一双大红眼眶上朝,但凡有人问起,他就说是因为每天都在苦思冥想如何壮大自己部落,听得部落里的都尉、当户们都感动不已,在无意间收拢了一波人心。
丝毫不提关于自己嫉妒秦始皇嫉妒得眼红脖子粗这件事。
从某种方面来讲,嬴政也算是匈奴里的励志典范,自从中原出了个始皇帝,各个少数民族部落的首领们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当个草原版始皇帝。
但头曼不一样,他是个有志向的单于,他不光想要草原,还志在中原。
头曼单于对内整顿内政,屯粮练兵,还得到了有象征草原之主的天狼祥瑞,野心勃勃,帝命在我!
对外……
头曼培养了一批杀手,准备刺杀嬴政。
然后又接连举办好几次典礼,杀白马祭天,祈求自己的部落能得到天神眷顾,降福祛灾,最重要的是希望挛鞮氏祖先的英魂能去吸干中原皇帝的精气,克死他。
匈奴人无法越过长城,但匈奴人祖先的神灵没有实体,他们可以越过长城啊。
诸位臣子:“单于英明!”
挛鞮氏祖先:孝子贤孙。
九原、云中、上谷这几个郡因为处于边境之地,毗邻匈奴部落,昼夜温差大,条件艰苦,繁华程度无法和咸阳相比,大家刚开始还有些不习惯,但在这里呆了几天后也逐渐融入其中。
姜珂日常和张良讨论兵法,和盖聂聊聊剑术,偶尔还要教导一下小孩,日子过得很充实。
军营生活虽然艰苦,但姜珂是永远不会亏待自己的,经常半夜回到幕府后给自己加餐吃点鸡鸭猪牛羊肉。
她的人生格言就是苦谁累谁都不能苦我自己。
有福我就享,没福我也硬享。
比起将军,姜珂感觉自己更像个后勤主管,什么都操心,她把扶苏扔给蒙恬,蒙恬把他军队里的后勤扔给姜珂,成功完成等量代换。
从前秦国的军营里也有军医的,可人数却还远远不够,可能数十万大军只由寥寥几位军医负责,所以战争结束后军医们只会给那些高位军官们治疗。
至于低爵位或者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无论他们是否心有余,反正力气肯定是不足的,只能让大家硬熬,自生自灭。
之前攻打赵国时,姜珂在王翦的军营里教导过将士们一些简单的急救方法,止血、包扎,应对冻伤之类的,这些方法并没有因为灭掉六国而消失,而是一直传了下来,让边境的将士们学习。
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所以蒙恬很重视这方面,每月会有专门负责这方面的军医集中教授急救方法。
除此之外这些年来医家培养出了很多弟子,虽然医术还远不及秦彭生的亲传弟子们,但也能完全独当一面,对于一些普通的日常疾病,完全不在话下。
秦朝是一个喜欢考核的国家,田垄之间有耕牛评比,郡县官吏有上计考核,军营里自然也不例外,从前都是些什么演武,弓箭之类的体能评比,现在又多加了一项急救评比。
每三月一次,每一营中选出最优者“最”和最差者“殿”,分别给予奖励和处罚,最者可得一壶美酒两条干肉,殿者罚款一件冬衣,若是实在家贫无钱买衣,则可选择竹条笞十下。
这样的评比,大家并不排斥,反而都“甘心接受”了,因为这些手段很有可能会在在战场救自己一命。
匈奴人全民皆兵,无论男女老少皆弓马娴熟,英勇善战。而且草原地方宽阔,部落散居,气候又变换无常,匈奴人自小在这样荒凉艰苦的环境中被肆虐的风霜雨雪淬炼,养成了他们灵活的机动性,作战中风驰电掣,往来如风,经常偷袭进攻边境黔首,让人防不胜防。
中原和匈奴交战刚开始交战时是处于守势的,也因此赵国,秦国,燕国这些个与匈奴接壤的国家都在修建长城,直到后来出了秦开、李牧这几位镇守边疆的名将,匈奴才稍微收敛一点。可一到冬天,天寒地冻草木凋零,匈奴人没有食物来源,就算明知道打不过中原人,为了食物,还是要出兵掠夺。
“这片大草原……”姜珂支着下巴若有所思,感叹道:“地方实在是太大了。”
这些少数民族部落面积加在一起真的很大,都干到北海那边去了。北海,就是苏武牧羊的地方,在现代叫做贝加尔湖……
蒙恬看她俩个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就知道姜珂肯定心里又想到了什么“妙计”,于是开口问道:“丞相可有良策?”
姜珂摇头:“良策没有,不过……”
又道:“我需要一些食材。”
蒙恬:……
蒙恬被她如此无厘头的话弄得无话可说。
此时正是日昳末时,也就是下午15时左右,姜珂一个时辰前刚吃完昼食,而且饭量还不小,怎么现在又饿了?
也行,至少证明她身体健康。
蒙恬搜肠刮肚给姜珂找出了这么个理由,然后转身离开:“那你吃吧。”
姜珂发出灵魂提问:“你是不是在背后翻我白眼了?”
蒙恬:!
她怎么知道!?
蒙恬僵硬转身,转移话题道:“你想吃什么,我让军中庖人给你做。”
姜珂没有答话,而是提笔在纸上写着什么,她写字速度很快,唰唰几笔便已完工,将其递给蒙恬:“叫庖人将这些材料准备好即可,其它的,我自己来。”
蒙恬接过纸张,上面写着胡桃(核桃)、枣子、花生、板栗、葵花籽、石蜜等,除此之外,还要了一个大容器和很多牛羊乳。
蒙恬盯着这张纸盯了半天,百思不得其解,他以为姜珂会要俩烤羊腿啃着吃,没想到居然要了这么一堆果子。
再一看,上面还写了分量:胡桃十斤、花生十斤……
这是胃里养了个饕餮吧?
她这样做一定是有她的道理。
军营里物资匮乏,足足两个时辰庖人们才凑足这些,呈到姜珂面前。
张良瞥见这些食材,注意到其中的胡桃:“您要补脑?”
姜珂:……
虽然知道不搭理别人很不礼貌,但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现在可以选择性不搭理张良。
姜珂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在这些食物上,起锅点火,加水,水开之后放入石蜜红糖,蜂蜜等,然后再把各种坚果倒进锅里,不停搅拌,时间差不多了,即可将锅里这一坨糖油混合物倒入磨具中晾凉定型。
这样,一锅新鲜的切糕就热腾腾香喷喷地出锅了,甜香味随着晚风肆意弥漫,附近闻到这股味道的人皆是欲罢不能,垂涎三尺。
姜珂:“我最近看了几篇文章,有一位叫做晁错的大文学家在他的文章中写了很多抗击匈奴的战略和思想,读完之后我受益匪浅啊!”
大家都从彼此的眼神中见到疑惑,晁错是谁?哪家学者?自己怎么从来没听过这个人?
“晁错说,出击匈奴要遵守“得地形”、“卒服习”和“器用利”这三条思想。”
“胡人食肉饮酪,衣皮毛,如飞鸟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风雨罢劳,饥渴不困,此中国之人弗与也。”
众人点头,对此表示赞同,短短一句话便能切中要害,将匈奴分析的具体透彻。
姜珂道:“我军事能力平平,勉强只能解决咱们士兵中“饥渴不困”这个问题,至于其它三条思想,还是交给蒙将军来解决吧。”
此刻,身在远方没有听到姜珂说话的蒙恬突然打了个喷嚏。
你能解决连当年白起、吴起等举世闻名的名将都无法解决的行军路上“饥渴不困”的问题,这叫能力平平?
丞相还是太谦虚了。
对姜珂有很大滤镜的吕雉:解决饥渴不困算什么!只要她想,我们家丞相可以轻松让将士们飞天遁地!!()
ldquo?店癑??赺??魎helliphelliprdquo?澂???????楲瞍虎??坛?ldquo鱧枙???rdquo
?本作者峨眉山猴子03提醒您最全的《带着超市穿大秦》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姜珂点头,胸有成竹道:“不错。”
草原地方宽广,行军打仗极其耗费体力,在这基础上,匈奴人的军粮是被风干的奶酪、肉干等,都是些能快速补充能量的事物。
而中原士兵在行军路上的军粮大多是糗焙或粢米团,就是将米、菽等炒熟后再舂或者碾成粉。便于携带,也可省去每餐举火之费,方便是方便了,就是没啥营养。
中原以农耕为主,奶酪、肉干这些原材料无法充足供应,但却能提供充足的坚果和糖类。切糕中,大量糖类防腐防变质,而其它坚果则可以迅速补充体力和热量,让士兵们用最快时间将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
姜珂做了一个实验,将数十位士兵分为两队,这些士兵们经过一整天的劳作,还未吃饭,早就头发昏眼发花,轻飘飘两脚发麻,连走路都走不稳了。其中一队士兵正常用餐,另一队士兵则吃一块切糕。
切糕不大一块,却也神奇,吃饭后又数了大概两百个数,那些士兵们便又精神抖擞起来了。
刘季询问姜珂:“那这些牛乳作何用处?”
姜珂:“制成奶酪,做备用粮,给坚果过敏的士兵们吃。”
刘季又问:“那万一士兵们也牛羊乳过敏呢?”
姜珂:“那就只能吃肉干了呗。”
“若是肉干也过敏呢?”
姜珂:……
她无奈道:“听天由命,适者生存。”
切糕虽好,但也只适合行军打仗时食用,至于原因,无它,成本极高罢了。
所以还是要想办法提高一下生产力啊……
姜珂脑袋里总是能冒出一些天马行空想法,于是给远在咸阳的墨家写了一封信,信上只有一句话。
墨老,烧开的水产生的蒸汽能推动东西,要不你研究研究呢?
……
', ' ')('自从小队来到军营中,姜珂和扶苏甚得军心,营中很多士兵都十分敬重他们,对此,蒙恬尚未说什么,倒是有人先急了。
蒙恬手下的一位裨将私下和他交谈,扶苏公子倒也罢了,他乃陛下长子,可丞相,丞相如此得民心,是否会威胁蒙将军在北地的地位之类巴拉巴拉一顿告状。
蒙恬对此并未放在心上,姜珂收买的人心多了去了,不差北地这几百万人口。更何况咸阳繁华,北地艰苦,她若想搞政斗权斗,大可留在咸阳,没必要千里迢迢来到这里。
她只不过是天生爱冒险罢了。
不对,冒险!?
裨将这些话倒是提醒蒙恬了,于是他立刻出门去找姜珂,并给姜珂讲了一个故事:
“昭襄王时期,赵武灵王跟着赵国使臣的队伍偷偷潜入秦国,试图获取秦国机密,最终被昭襄王发现,若不是他
() 跑得快(),偠???婩`譳???腹??????rdquo
ldquo??疍晫異譳N\ue34e????rdquo馄池?肋厐?[()]?『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最终却落得个那样凄惨的下场。”
赵武灵王老年时突然昏庸,在继承人问题上摇摆不定,导致二子相争,兄弟阋墙,在沙丘之地展开政变,一代英主活活饿死在沙丘宫中,据说临死前还在想办法掏鸟蛋。
“对此,丞相有何想法?”
姜珂沉思,然后总结:“沙丘这个地方风水不好,当远离。”
蒙恬:……
“还有呢?”蒙恬试图提示,“就赵武灵王这个轻率鲁莽的性格,你有没有得到什么经验?”
蒙恬心里祈祷,都有赵武灵王的例子了,你可带着公子沉稳点吧,别再四处乱跑了。
姜珂:“多谢蒙将军提醒,姜珂突然悟了。”
听到她这句话,蒙恬终于放心了。
“我这些年来攒下不少家产,也是时候该享受享受了,要不百年之后人死了,钱还在,那多闹心啊。”
蒙恬:心放早了。
看到蒙恬那一脸不开心的表情,姜珂安慰道:“蒙将军,我懂你的意思,你放心吧,姜珂虽然为人稍微冒失了些,但扶苏他少成持重,荀子先生曾说过,扶苏他比我们师门几人都要沉稳谨慎,就算我要做什么,肯定也不会带他去的。”
蒙恬:……这不还是想搞事?
姜珂:“但是我尽量不做什么。”
“不过想想这真是每个大秦将士们的最高目标啊,正如孔子所言朝闻道,夕可死矣,若能成,当死而无憾。”
蒙恬被她的话勾起好奇心,询问道:“是何事?”
他倒要看看怎么就死而无憾了?
姜珂“封狼居胥啊。”
“饮马瀚海啊!”
她刚开始说话时语气还很平静,接着越说越激动:
“燕然勒石,犁庭扫穴啊!”
燕然山和狼居胥山在现代外蒙的中部和北部,瀚海就是现代的贝加尔湖,庭指的是龙庭,匈奴人祭祀的地方。
想想如果自己能一口气达到最北方,在狼居胥山下祭祀祖先,在贝加尔湖中饮马,在燕然山上刻下大秦的功绩,犁平匈奴人祭祀的地方,将其尽数剿灭。
这是什么绝世大爽文。
姜珂还没说完:
“秦军气吞万里如虎,使漠南漠北无王庭。”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蒙恬已经彻底忘记自己一开始过来找姜珂的目的,他被姜珂说得满腔热枕,斗志昂扬,恨不得现在就出兵攻打匈奴,然后封狼居胥。
但他好歹还是有点理智的,要打匈奴,最少也要等到冬天来临时候在出兵。
一来,冬日是牲畜最大的敌人,气候寒冷,草原上没有牧草,容易发生雪灾,冻死饿死很多牛羊马匹。
二来,最新研发制造的钢铁兵器也需要时间打造。
() 所以蒙恬强忍住了自己内心的蠢蠢欲动。
但有些人年少气盛可忍不了一点儿。
今日谈话本不是什么机密之事,所以他们没有专门去到幕府中说,而且因为聊得激动,并未注意到不远处有个身影在偷听。
啊不对,少年人的事怎么能叫偷听呢,只是偶然路过不小心听到的。
姜珂又在军营里呆了一个月左右,突然觉得……有点无聊。
她斜倚在靠背上,嘴里叼着跟草,不想看书也不想练兵,一整个百无聊赖。
这时有人过来找她,是韩信,可能是到了发育期的原因,这几天韩信身高长得飞快,已经长到姜珂肩膀处了。
韩信脸上带着非常灿烂的微笑。
一看就有事相求的那种。
“您渴了吗?”韩信将一个杯子放到姜珂桌子上。“信为您带了杯奶茶。”
姜珂:“不渴。”
韩信:“您累了吗?我给你捏捏肩吧。”
姜珂:“有话直说,你这样我有点不太习惯。”
天下没有免费的奶茶和捏肩,无事献殷勤,肯定有事相求。
果然,韩信直言:“我好无聊啊。”
“无聊?这还不好办。”姜珂朝着门的方向示意,“无聊就去写作业啊,学习的时候笔墨纸砚好玩,桌椅板凳好玩,就连外面打架的两条狗都格外有趣。”
韩信:她是怎么知道我学习时的想法?
“我不想学习。”
“不学习就去跟着蒙将军学习兵法啊,来找我做什么,我还能带你出去玩不成?”
韩信:还真能。
“蒙将军教授给韩信的,如今已经学了大半。”韩信一副神神秘秘的模样,“但我还是觉得您说过的一条理论更好。”
“哪条理论?”
姜珂这些年说过的理论可多了去了,简直数不胜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姜珂听懂了他的话,于是认真起来,正色道:“韩信,你才十二岁,年龄还太小了,把你脑袋里那些“奇思妙想”全都给我收回去!”
韩信:“当年甘罗先生出使赵国时也才十二岁。”
“你和甘罗能一样吗!?甘罗恨不得肚子里全是心眼,比千年狐狸都精明。”意识到不对,姜珂又及时给自己的话打补丁,“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你没心眼,你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兵仙韩信,主要是吧,甘罗当年出使的是赵国,面对的是那个傻子赵偃。”
“草原内部吧……它太危险了。”
韩信只提取自己想听到的话,比如“兵仙”,于是他更激动了,说出自己多日来的谋划:“咱们可以假装商队进入草原,就当提前熟悉一下地形了,绝不惹事。”
姜珂有点心动。
“可还是危险,你要知道,我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
韩信:“您怎样才能有安全感?”
“火力不足,我就心
怀忐忑,火力密集,我就安全满满。”
韩信闻言,面上一喜:“好的,信现在就去兵器库里给您多拿些武器。”
然后姜珂又注意到了外面那几个探头探脑的小脑袋,当得知扶苏也要跟着一起去的时候,姜珂的天都要塌了。
她用眼神质问韩信:是不是你撺掇的扶苏?
韩信摇头:我没有撺掇公子,只是跟他说了一些话而已。
姜珂瞪他:什么话!?
韩信用口型告诉姜珂: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扶苏啊……”姜珂清了清嗓子,组织语言道,“我可以拒绝你的请求吗?”
扶苏乖巧点头:“当然可以,丞相。”
然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折:“但是我还会继续求您的。”
姜珂还是有些迟疑,扶苏可是陛下长子,万一他出点什么事,天子之怒,伏尸百万啊!
扶苏说得果然没错,他会一直恳求姜珂直到她同意带上自己,引经据典说了一堆话,最后用一句“扶苏乃是大秦天子的儿子,绝非软弱怕死之辈,当已天下社稷为己任,忧国奉公。”
姜珂:蒙恬对不起了我答应过你不带扶苏公子去危险的地方可这是他主动求着我去的蒙将军真是太对不起你了
我在心里给你道个歉吧……
临走之前,还给蒙恬留了封信,大致意思就是您相信我们,真的只是进去探探信息而已,绝不惹事。
看到信的蒙恬:姜珂,天杀的,你怎么不把我也一起带到草原里……
那我到底是告不告诉陛下啊!?
甩手掌柜的陛下,四处搞事的左丞相,想要烧书的右丞相,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大公子,还有一个即将破碎的蒙将军。
大秦,未来可期。!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