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灵活,是本教的第一法宝(1 / 1)

加入书签

('

第59章 灵活,是本教的第一法宝

这几日雷文氏终于松了一口气,收到了无事的消息。

深夜,来了客人。

「会主不用担忧,官府抓五叔,不是冲着咱们。」

会主,是本府教徒的最高等级。

白莲教内部的等级,非常复杂,而且名称五花八门。

杂乱到,他们自己人也分不清。

外人都以为天下白莲教是一家,实则是大谬。

白莲教的分支数不清,比如焚香教,混元教,大乘教,红阳教,清水教等等。

历史记载的秘密教派,九成都是白莲教的衍生物。

而雷文氏所在的这一支,算是白莲教的正宗嫡传。

各地分支承认他们是正朔,尊敬并接受有限度的指导。

这种感觉,就有点像几百年后,光头和各地军阀的关系。

可以视为一派,但是各有心思。

会主一身黑衣戴着面具,就连声音都有点怪异:

「去年山东临清的清水教起事,过于仓促了。都是那王伦刚愎自用,不听教主的法旨。」

「会主,我们在苏州府起事,有把握吗?」

「事在人为,这一次要干场大的,震惊天下。」

……

「会主,我手底下这些弟兄能告诉他们实情吗?」

「不行。这些人只认钱,没有信亻卯。」会主说的很严厉。

雷文氏忍不住抬头看了一下,只看到了面具。

会主很谨慎,本府教徒没几人见过他的样子。

说话是假嗓子。

就连性别也扑朔迷离。

正面像男,背面像女,总体不男不女。

「雷老虎死了,本座也很同情。」

「谢谢会主。」

「不过,本座希望你早日走出来,再嫁人。」

「啊?」雷文氏几乎怀疑自己的耳朵。

「嫁给本府士绅丶文人丶江湖人,甚至是官吏都可以,长期潜伏。」会主的语调里,毫无波澜。

「会主的意思是,让我再嫁本府有势力的人,长期蛰伏,这次起义不参与?」

「对,你是个聪明人。」

夜深人静,屋内二人也陷入了沉默。

这个建议,有点尴尬!

会主或许也意识到了,解释道:

「我们白莲教从诞生之日起,和其他秘密帮社的最大区别是什麽,你知道吗?」

「不知。」

「灵活!」

「啊?」

「不拘泥任何形式,吸纳一切愿意加入的人。戒律丶口号丶神明丶形式,都是灵活的。」

……

雷文氏摇摇头,因为她长期在外,薰陶的少。

而会主就不一样了,每年都要面见教主,接受最先进的造反理念薰陶。

会主叹了一口气:

「若不是当年官府突袭,杀了伱的爹娘,你也不会流落在外,多年后才被找到。」

这是个秘密,极少有人知道。

雷文氏的父母,当年都是白莲教骨干,在各地奔走联络。

因为被叛徒出卖,遭了官兵毒手。

而她由于年龄还小,在流放途中潜逃,后四处流浪,直到遇到了雷老虎。

再后来,才被白莲教寻找到,并对上了关系。

被吸纳成为教徒,职位「女掌柜」。

而且将错就错,以江湖坐馆的家属身份在府城扎下了根。

相比其他教徒,她的身份清白,更不怕官府查验。

所以,会主很重视她。

希望把她变成府城联络站的负责人,长期的潜伏下去。

会主见她沉默低头不语,加重了语气:

「我们的一切都可以牺牲,为了白莲重生,极乐世界。」

「是,小徒遵命。」

', ' ')('

「你一个孀居女人,身份扎眼,不利于潜伏,尽快的成家吧。若是没有人选,我也可助你一臂之力。」

会主交代完毕,从后窗刷的跳了出去。

来无影去无踪,非常神秘。

雷文氏发觉,窗外巷子阴暗处,一直有会主的护卫。

……

白莲教的所有高层骨干,都特别注重隐藏身份。

因为,这是上千年积累下来的造反经验。

从南宋天台宗僧人茅子元创教以来,历经千年。

官府视为洪水猛兽,欲除之而后快。

各类大大小小规模的起事,就连史学家都搞不清楚。

在一次次失败的教训中,白莲教骨干学会了隐藏。

即使起事失败,也只是损失一地的普通信徒,真正的骨干损失很少。

而且,骨干们大多走上层路线。

商人丶员外,甚至是衙门的小官吏,基层军官这样的身份。

会主所说的灵活,绝不是忽悠。

而是白莲教的一大法宝。

除了背叛,内讧,违背教主,会被毫不留情的物理清除全家。

其馀的一切,都能容忍,都能商量。

乱改神明?没关系。

藉机敛财?没关系。

篡改教义?没关系。

自立派系?没关系。

喝酒吃肉娶妻生子?那就更没关系了。

白莲教鼓励家族传承,父死子继。

一句话,拥抱世俗,融合一切。

只要你赞同白莲教是明,朝廷是暗,就是自己人。

……

会主走了很久,雷文氏还在神游。

她又想起了那一天,分家离开李家堡的时候,回头的那一瞥。

命运的齿轮,再也没停下过,而且越来越快。

自己若是回头阻挡,怕是要被碾的粉身碎骨。

一夜无眠,熬了个熊猫眼。

而隔着一条街的客栈顶楼,刘千一直都在监视。

虽然隔着好远,看不太清。

但是依旧发现了,深夜有人拜访大嫂,走的是窗子。

刘千在这蹲守好几天了,是遵了李郁的命令。

凡是近期和大嫂接触的,大概率是白莲教人。

他的本子上,已经记录了好几个人。

等过些天,隐蔽的摸一下底。

李郁的敌人是清廷,白莲教的敌人也是清廷。

不过,李郁和白莲教做不了盟友,因为一山不容二虎。

次日。

一个不速之客赶来了李家堡,胡师爷!

「李先生,好久不见。」

「胡师爷可是稀客,请坐,喝茶。」

寒暄一通后,二人终于进入了正题。

「听说,最近你在筹划一桩大生意,府衙中人半数都投资了?」

「正是,胡师爷可是也想入股?没问题,100两一股。」

「老夫当初就觉得你是个人才,果然没看走眼。」

「以后还请前辈多关照。」

「不行喽,老夫如今是在府衙坐冷板凳,一朝天子一朝臣。」

……

李郁点点头,这事他听说了。

新任知府马忠义到任后,把原来的老人都赶去坐冷板凳了,换成了他自己的班底。

不过,胡师爷来,就为了吐槽这个?

李郁感觉这家伙话里有话,于是试探性的询问:

「胡师爷有话不妨直说,我不是酸腐儒生,什麽话都听得。」

(本章完)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