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朕从京城放两条「忠犬「去扬州(1 / 1)

加入书签

('

第161章 朕从京城放两条「忠犬「去扬州

这一句,令城墙上的许多人都憋着笑。

当众被人戳穿谎言,同知却丝毫不尴尬,面色如常,此乃清廷为官的基本素质。

指使属下继续喊话:

「那你们还想要什麽?赶紧撤离扬州城吧,否则朝廷大军一来,你们一个都跑不掉。」

「我们要一个承诺,不许克扣工钱,给我们灶丁一条活路。」

「本官对天发誓,一定做到。」

于是,聚集在城外的灶丁开始集结撤离。

这让城墙上的扬州官绅,惊喜不已,反贼这麽好说话?有人甚至开始动心,要不要派兵出城追杀。

……

正激烈讨论着,突然城外一声炮响。

一发6磅炮弹,划过天空,砸在了城墙上。

众人吓的连忙蹲下,溜下城墙。

「打,打,反击。」

扬州城热闹了2个时辰,兵丁们不要钱一般开炮,打铳,还有胡乱放箭。

远处,李大虎看的纳闷。

「他们这是在壮胆吗?」

「大约是吧。」

「我有理由怀疑,他们是在故意消耗朝廷资产。」

数日后,扬州府呈送兵部的800里加急中,果然疯狂的夹带私货。

守城击退贼兵,消耗了天文数字的炮子,火药,还有报废枪炮。还有刺杀巡抚当夜,刺客的同夥恶意焚烧了8处官仓,损失惨重。

全部加起来,足有13万两蒸发了。

同时,江苏老乡于敏中收了1万两,和珅收了1万两。

收了,就是好兆头。

作为天子重臣,军机处大佬,他们知道轻重。

而弹劾揭露尤拔世罪状的摺子,也雪片一般飞向京城。

福康安写了一份,朱珪联名了。

扬州同知单独写了一份,府城几十位士绅联名写了一份。

乾隆看的心惊肉跳,直呼朕的心腹,怎麽就变成这般模样了。

居然背着朕欺上瞒下,还大搞私盐。

甚至,有刺杀巡抚的嫌疑?

两门铜炮,这是多大的手面,寻常绿营都没有装备的好货色,要说这刺客背后没有大人物,朕也不信。

「查,派御史钱峰去江苏严查。」

「奴才斗胆,建议将胡御史下放扬州署理知府。」

「说说理由?」

「胡御史有气节,擅长引导风气,教育士绅百姓。扬州风气奢靡,有必要遏制一二。」

「朕准了,军机处拟旨吧。」

……

钱峰,都察院出了名的刺儿头。

私底下,被人说长了一张狗脸,不认人,无论是谁,他都敢参。

甚至,好几次弄的乾隆颇为不悦。

若不是要维持一个「兼听则明」的明君形象,乾隆早把他流放宁古塔了。

如此臣子,打发去啃硬骨头最为适宜。

钱峰领旨后,当天就匆匆出京了。

次日,钦差仪仗只能尴尬的赶紧追赶。

胡御史,走出吏部的一瞬间,开心的走不了直线。

站在大街上,高声吟诵: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街道旁的酒楼,靠窗的几位食客听了,肃然起敬。

此子虽人丑,志向却大,不得小觑。

却不料,怀里的姐儿噗嗤笑了。

食客不悦,他也是科举爱好者,问道:

「姑娘可知,张载的这四句是何等精妙壮哉,浓缩了多少微言大义。」

「奴家觉得没那麽复杂,去繁就简,翻译一下,就四个字。」

「啥?」

「我想当官。」

食客愣了半晌,默默点头。

「姑娘,想来你的家世也不简单,明珠蒙尘,在这唱曲屈才了。鄙人府上缺一个算帐侍妾,月银10两,包吃住,长期合同,不累,后宅排名此次于正妻,不知愿意否?」

「奴家愿意。」

酒楼掌柜的听了,也不由得感慨,知识改变命运。

……

从京官到江南太守,这一步可谓是难之又难。

胡御史不知道,为何天上会掉馅饼,他心情愉悦,巴不得现在就飞到扬州上任。

然而,

他的噩梦才开始,因为上任之前需要走很多关节。

紫禁城谢恩后,就是六部拜访,送礼。

军机处,六部堂官,吏部侍郎,郎中,胥吏~还有同年,同僚,同乡~

少了一个都不行。

胡御史家底薄,在京这些年又是清水衙门,吃住花销还大,拉下了饥荒。

很快,他就开始额头冒汗了。

没有6000两银子,他休想通关!

而几千里外,

一笔写不出两个胡字的漕运总督府,胡师爷,就轻松多了,他不缺银子,幕资丰厚,还时常有外快。

而且,他最近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在坚持不懈的运作下,徽州胡氏宗族,终于接纳了他。

百年后,他终于可以葬入祖坟了。

除了他运作搞掉清风寨,让祖坟所在的大山重归宁静之外,也有积极捐献2000两银子为族里购置义田的缘故。

总之,胡师爷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

然而,又被人砸了一块石头。

「李郁那小子,想做我的东床快婿?」

胡灵儿一声不吭,这种事情,轮不到女儿家做主,爹娘说了算。

胡师爷罕见的犹豫了许久,最终忍不住询问:

「灵儿,伱意下如何?」

「爹,这种事您不该问我的。」

胡师爷忍不住笑了,是啊,自己作为绍兴师爷里的翘楚,居然失了分寸。

凡事做决定,无非是算得失,概率。

李郁若是赢了,一本万利,十万利。

输了,身死族灭。

至于说气节丶忠诚之类的,他没考虑过,毕竟没有受清廷的恩。

……

「为父就答应这桩亲事,尽快送你过门,嫁妆嘛,三五千两还是拿的出来的。」

「女儿觉得,她更看重您的智慧。」

胡师爷心情大好,喝了一口姜丝温黄酒:

「不是为父自夸,论对我大清的了解,他还嫩了点。」

「待你嫁过去,他遇上了难题,我再出手指点一二,才是对你最好的援助。」

「谢爹爹。」

南边扬州府出了乱子,灶丁打崩了扬州营。

清江浦可是重要枢纽,不能有失。

大运河丶淮河丶黄河在此交汇,南船北马的商业重镇。

昨日,漕督丶南河督,还有淮安知府碰头商量,在重要路口增加兵力丶设置拒马。

同时向四面派出探马,一旦有贼人出现,就要关闭城门。

胡师爷看着乱糟糟的漕标兵丁,嘀咕道:

「这乱子出现的蹊跷,会不会是我那贤婿乾的?」

几百里外,李郁打了个喷嚏。

他怀疑是被人诅咒了,毕竟他最近搞的事,一件接着一件。

李大虎和王六,裹挟了大批灶丁,这会估计到了仪征。

等仪征运河一堵塞,漕运,盐运都要暂时趴窝。测试一下清廷的应变机制和组织能力。

自己就蹲一边旁观,看看热闹。

一桩接着一桩的棘手事务,福康安应该可以暂时忘记找自己麻烦吧?

……

「老爷,福成来了。」

「谁?」

「您的结拜兄弟,福成,现在在李家堡候着。」

李郁一愣,随即感觉不太对劲。

「备船,我去见他。」

西山岛,是不可能接待外人的,机密太多。

1个时辰后,李郁见到了这位好久未见的结拜兄弟。

「兄弟,想死我了。你怎麽来了?」

「朝廷委任我做浒墅关监督,我就一刻都没有停留,快马加鞭的赶来了。」

李郁一愣,随即大笑:

「这是好事,肥缺。」

「我走的这段时间,听说苏州城发生了太多的变故。」

「天翻地覆,不过没关系,咱兄弟联手,苏州城没人敢阴咱们。」

福成哈哈大笑,这才是他想听的。

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位结拜兄弟早就不是池中物了。

昔日的打行白纸扇,如今是苏州响当当的大人物,黑的发白,白里又透着黑。

俩人一边吃菜,一边聊起了对福康安的看法。

福成说:

', ' ')('

「这家伙在京里人缘很差,没人爱和他玩。不过皇帝喜欢他,没辙。」

「管他呢,你来参一股吧,我在搞漕运。」

「嚯,大手笔啊。」

「你还得以前一起参与过的私盐买卖吗?」

「当然记得。」

「尤拔世要塌台了,我准备趁乱操盘苏松常太四府的私盐市场。怎麽样,来一股?」

「你搞定了扬州盐商?」

「差不多吧。」

李郁笑的很灿烂,福成想起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这位把兄弟,就好似一条浅滩游龙,遇水则扶摇而上。

「李兄弟,我是个衙内没做过官。你说我上任浒墅关监督,这第一把火怎麽烧?」

「立威。」

「如何立威?」

「杀一批,撤一批,抄家一批,利国利民利己。再换上你自己的班底,这税关监督的位置你才能坐稳。其中在咱大清,当官是最容易的职业,精髓就两个字,用人。」

福成摘下暖帽,指着上面的红缨说道:

「难怪,是这个色。」

……

扬州府仪征县,

毗邻长江,位置要害。

瓜洲渡,原先是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岁月流逝,长江带来大量泥沙在此淤积。

渐渐的,瓜洲渡就不再适合行船。

朝廷在西面,重新开挖了仪征运河,也称为盐河。

如果说京杭大运河是动脉,那仪征运河就是其与长江相连的唯一毛细血管。

李大虎和王六,带领着数千号灶丁赶到了仪征县城外。

县城四门紧闭,十分紧张。

「咱们要攻城?」

「乌合之众,又没有几门重炮,攻城不现实。」李大虎虽然年龄不大,却老道。

这是因为他在西山岛目睹了无数次炮兵训练,了解火炮的威力性能。

小城池,可以用12磅炮直接轰击。

只要多发命中,城门就报废了。若城门洞没提前堵死,这城就算破了。

大城池,轰城门没用,因为里面还有瓮城。

而且你都未必找得到正面轰击城门的合适角度!

只能慢慢轰垛口,敌台,马面,箭楼,顺便杀伤守军。

等城墙都轰平了,守军没有躲避的位置,火力自然就弱了。己方就可以玩人海战术,先登上城。

以上,是西山岛队长以上军官全部知晓的常识。

……

「仪征县听清楚了,我们途经贵县,不想造成杀戮,你们要是识相就准备点饭菜。弟兄们饿了,走不动了。」

半晌,城墙上有人探出头:

「你们说话算数?」

「我们是贩私盐的,尤拔世这个乌龟王八蛋砸了我们的饭碗,特意去扬州府寻他晦气的。」

「哎呀,原来是盐帮的诸位爷,稍等。」

过了一会,城墙垂下了一些厨子,还有食材。

仪徵士绅害怕小不忍则乱大谋,把城里酒楼的厨子,连同家伙什都送下来了。

战战兢兢的厨子们,在监视下开始做菜。

李大虎告诉他们:

「做完了,每人先尝一口。」

「好汉们放心,不敢不敢。」

为了送走瘟神,士绅们下了血本,好酒好菜,全是没见过的。

灶丁们不敢想,一道「文思豆腐」可以做的如此精致。一块豆腐,居然切成上千条丝,在高汤中摇晃着。

不敢动筷子,乾脆捧着喝。

……

还有那拳头大的狮子头,让人吃的停不下来。

三套鸭更是鲜美无比,鸭骨头都嚼碎了咽下去。

饱餐一顿后,众人也信守诺言,继续南下。

「盐帮弟兄们,慢走。」

「仪征人心善,你们只要别追击,我们就不杀人了。」

「放心放心,不过待会我们要放枪炮,这样对上面才好交代。」

「理解理解。」

过了半个时辰,只听得身后枪炮大作,锣鼓喧天。

仪征知县,举着文士剑,跳着脚高呼杀贼!

兵丁们大声响应,齐声喊杀贼,并朝着城外的一颗大柳树,疯狂的放箭开炮。

城中百姓瑟瑟发抖,祈祷官兵神威,挡住贼兵。

战况激烈,枪炮声持续了半个时辰,知县才心满意足的回去写摺子了。

守住城池,击溃大股流贼,此功劳日月可鉴。

士绅们都是自己人,自然不会提起犒劳贼兵酒菜的事。

厨子们都拿了双份工钱,又被多次警告,自然是闭口不言。

……

淤堵,航运绕不开的难题。

仪征运河,是每年都要人工疏浚的。

李大虎一声令下,众人就接管了码头,还有一些反应慢的船只。

「六哥,我们要去哪里?」灶丁们问道。

「江北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了,我们去江南。」

有些人实际上已经后悔了,悄悄离开了队伍,或归乡或藏匿。

最终跟着走的只有1000多号人。

王六也终于意识到了,大部分苦力是没有勇气和官府正面对抗的。

「跪着抗议」,才是他们心中所愿的,偶尔被愤怒驱逐了理智,才会有站起来撕扯的行为。

在所有人眼里,这就算是造反了。

「诸位弟兄,我王六对不住大家。本想讨要工钱,却被那狗官派兵打杀。」

「六哥说的对,我们是在江南贩私盐的。盐运衙门断了我们活路,我们才杀官兵的。」李大虎也跟着蛊惑。

「去了江南,就有活路吗?」

「这一路上,我们抢了几个盐商。有银子买路,江南的官爷就不会追究。」

连哄带骗,总算了稳定了军心。

不过,在登船之前,需要做一件大事:彻底破坏仪征运河!!

虽说建设困难,破坏容易。

可破坏这麽长的一段河道,也挺棘手的,需要专业知识。

……

「挖塌河堤。」

「凿船沉下去。」

众人纷纷提建议,然而都不够理想。

直到前来接应的谭沐光赶到,他一听就笑了。

作为一个老资格的漕帮子弟,他太了解如何破坏河道了。

「你们可知这10里河道,为何修的弯弯曲曲?」

「因为长江水位常年高于运河水位。现在是初春还好些,到了夏季,高差甚至可达数米。水闸一开,江水倒灌,冲击力极强。若是笔直河道,船只就要倾覆。弯曲河道,能够降低水流速度。」

「仪征运河共有3处水闸,控制水位。只在固定时刻开启,排队等待的船队过去之后,就立即关闭。」

「要想摧毁这段运河,只需让江水冲进来。」

「不过这可是震惊天下的大事,是主公的命令吗?」

「正是。」

「那就赶紧吧,我来带路。」

谭沐光既然投靠了李郁,就不担心漕运堵塞的后果了。

内行搞破坏,胜过外行百倍。

他令人在河道弯曲处,破坏了青条石河堤,等到江水冲击,河岸就会大块大块的垮塌。

又乘船,将上游的两处水闸彻底破坏了,驻守的绿营兵早就逃了,兵不血刃。

最后,才来到了靠近长江的水闸。

此处驻守有绿营兵一个加强汛,颇为尽责。他们手持盾牌,刀剑,弓箭,据守抵抗,不过在李家军精锐火枪队面前,不堪一击。

一炷香的功夫,装备了线膛枪米尼弹的李家军,就歼灭了这股敌人。

众人打开水闸,让己方船只先离开了运河,驶入长江。

然后将水闸关闭,待船开远后,用仅有的2门6磅炮直瞄轰击。

足足打了15发炮弹,船闸彻底碎裂。

在重力的作用下,长江水疯狂涌入。

……

一处处河岸,开始垮塌。

被凿沉的那些船,也成了帮凶,在水流的推动下,横冲直撞。

王六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为何要炮轰,水闸就开着放水不也是一样吗?」

「是重修一个水闸容易?还是关闭水闸容易?」谭沐光一语道破天机。

众人无语,默默扬帆远去。

江水倒灌,速度不慢,可也比不了洪水。

等到仪征知县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河道方圆十里都被灌了,倒是没淹死几个人,因为水位是缓慢上涨的。

后来,随着水位高差的降低,水流就更缓慢了,泥沙开始沉积淤堵。

瓜洲渡,也泡在了积水里,参照连通器原理。

消息传到清江浦,南河总督傻了,漕运总督嘎一下抽过去了。

仪征运河被破坏,比失陷几个县城的后果严重的多。

这意味着,长江以南省份的漕运全部停摆了。

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的粮食,一粒都到不了京城。

相当于腰间盘突出严重,压迫到了神经,暂时没法直立走路了。

……

(本章完)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