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大辟(1 / 1)
第550章 大辟
「朱先生,明日我告一天假,晚间再来补课。」立在檐下看着朱问走回来时,裴液道。
朱问点点头:「可,须在戌时前过来。」
「是。」
这位哲子的表情没什麽变化,一丝不苟地洗着茶壶,裴液动了动喉咙,也没再多言,就此一拜离去。
二天论依然在悬而未决,一桩对士林士气打击极大的刑案却要落定了。
文在兹,八九月时神京士林最响亮的一道声音。
早在外地士子进京之前,早在世家的阴影还压得人喘不过气时,甚至早在禁荐摺子递上去之前,这名儒生就已在向那些贵不可侵的五姓之人肆无忌惮地冷嘲怒讽。
他的声音响起在五云楼,响起在绿华台,响起在国子监,甚至响起在皇城之下;他每篇流传的诗文都堂堂正正地署上自己的姓名,似乎那些令士林噤若寒蝉的阴影全不在他眼中。
而在两个月后,他也终于因言获罪,被投入重狱了。
其实很多人都看出,在其人被捕前的一个月,刑部就已经盯上他了,只等着他的失言再多一些,留下的罪证更威重一些,便要一举让他万劫不复。
然而即便其人已经入狱,这个名字连同那些流传的文章依然是往后两个月里的士林斗争中一道锣鼓般的振心之音,他当面呵斥世家为猪狗鼠虫,写下的短文和诗句极尽嘲讽之能事,几近放荡地将一切眼前的威权踩到脚下来骂,这种彻彻底底的冒犯在人们心中产生的震颤是难以言喻的。
很多人真的是在这些诗文面前才怔忡地想起来……五姓其实和他们一样,也都只是一模一样的人而已。
许多后来的人都没有见过文在兹,但这个名字确实早已成为拧束不同地域士子丶激发所有人勇气的一个符号。
而对裴液来说,他在入京的第一天就已见过其人,却是到现在才知道他身上承载的意义。
冬日的清晨一如既往的冷寂,女子呼出的白气散向窗外,她双手交握捧着茶杯。
许绰难得早起一次,裴液和她一同来旁边街上的包子楼用早食,自许绰带他来过一次后他早上总来这一家,此时早熟悉了,约座择馅都是他忙碌。
女子披着暖氅,面容鬓发也未打理,只松闲挽起。
「因为我保了他两个月。」许绰吃了三枚包子便停下嘴,将剩下的一屉推给少年,「所以他就一刻不停地骂了两个月,后来影响开始显露,世家认为不能再让他开口了,我便保不住了。」
裴液将包子拾进嘴里:「咱们不救他出来吗?」
许绰低眸喝了口茶:「现在是下一个阶段了,京兆与刑部统一刑理近月来的士林之案,违律者依律处置,王家子如此,文在兹自然也如此。」
「咱们在刑部没什麽力量了是麽?」裴液嚼着包子,如今他大概也能看懂些事情,女子一个月内在刑部有两次行动,一次救出他,一次救出谢穿堂,暗子恐怕已经消耗殆尽了。
「也并不完全是。」
「嗯?」
「最锋利的刀尖难免要折断,不能为了不伤刀尖而把刀把递人,乃至把身体送给人刺。」许绰淡眸看着少年,「发起一场战争是为了赢,不是为了大家都活着。」
「哦……是这样。」
「而且,我不想骗你,裴液——在我这里,文在兹死去的意义比活着要大。」
「唔。」裴液点了点头,这些事情他不是太懂,也不指手画脚,只是想起当时当时昏暗牢狱中那倚墙而坐的书生难免有些怀念,咽下最后一个包子,「但我跟他在狱中有几句话的交情,行刑前我能去看看他吗?」
「这没什麽,我来安排。」
……
裴液倒是第一次见到刑部重狱进来时的样子,向下深入不知几个回环,墙壁潮湿,台阶挤脚,廊道也有些逼仄。
重新回到这座重狱的感觉有些奇妙,两个月前他懵懂地躺在这里,睁开眼只有昏暗和潮臭,如今重新走下来,几间牢房似乎都换人或空置,没几个熟悉的声音和面孔了。
裴液立定脚步,书生倒依然在那间牢房,只是身上的衣装已全然没有士服的样子了,坐卧之间脏污凌乱,裴液在门前立了几息,书生才注意到他,有些迟钝茫然地抬起头来。
「两刻钟,聊完就走,不要逗留。」狱卒低头打开牢门。
裴液提着酒食走进来,露出个笑容,书生看着他怔了半晌,才抬手指道:「你丶你……啊!你是孟离?」
裴液更笑:「说了我叫裴液。」
「唉,真真假假,谁知你是骗狱卒还是骗我们。」文在兹有些惊异地看着他,也久违地咧开个笑,「罢了,反正你出去了,瞧来还活得挺好。」
他撑着起身,认真向他拱手躬身——这样端正的揖礼,正与朱问与方继道如出一辙。
但一软身瘫坐下就显出不同来,文在兹倚在乾草上轻喘笑道:「几句话的交情,裴兄还肯来看看我,古人云『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诚不我欺。」
裴液弹指给他渡了几道真气,把包子和酒菜摆好在他面前,盘腿坐下:「那天晚上咱们几个人聊吃食,你说的包子我前些天尝到了,确实不错,剩下的没吃到的也买来了一些。」
文在兹怔然:「……当时不过三言两语,你竟记得这样清楚。」
显然有些感动了。
「没,我脑子比较好,有过耳不忘的本事。」裴液当然没把狱友的吃食喜好牢牢记在心里——他只知道明姑娘吃梨,缥青喜欢吃什麽都不清楚了,只是刚才要来,才在脑子里往回翻着找了找。
「……哦,那还挺神奇。」文在兹话语都已虚声,露出的腕子清瘦不止一分,但这时面对满席吃食,却先给自己斟了满满一杯酒,仰头一口饮下。
裴液这才认真瞧见,男子是很正气的长相,鼻梁高而端正,嘴唇不厚不薄,两颊不丰不瘦,当时去天理院拜求之人说他是正直敢言之士,正是这副面孔的气质。
唯眉角眼末忽然有处极锋利的上挑,倒确如刀尖一般了。
酒杯教他捏出两个脏印子,文在兹放下酒杯,痛快地丶深深地吐出口气。
「我本来想打听打听,看有没有救你的法子,但瞧来是不大行。」裴液看着他,「你说了什麽很过分的话吗?」
「裴兄能有这份心,已是一等一的侠义了。」文在兹提袖夹口小菜笑道,眼眸疲弱,「我这条命不可救,也不必救。」
「我听说当时刑部早盯上你,当时若能谨慎些好了。」裴液给他斟酒。
「我知道。」文在兹吃着东西,出人意料道。
「嗯?」
「我若不想死,当时就不会进来;而既入这囹圄,就只暂寄这颗头在颈上罢了。」文在兹带着血痕的嘴角淡笑一下,「我在文章中骂他们是老鼠蛆虫,若刑部一看过来,我便偃旗息鼓丶东躲西藏,那究竟谁是老鼠?」
他低下头大口吃着饭菜:「欲击响鼓,必奋此身;若惜此身,不为此事。」
「……原来如此。」
「我说了许多真正大逆不道的话,盖因矫枉之力不可以不过正。」文在兹含糊道,「处死我是应当的,裴兄不必惋惜。」
裴液没再说话,盘腿安静看了他一会儿,忽然道:「我这些天跟着朱问哲子读书。」
文在兹扒饭的动作一下子定住了。
他抬起头来,蓬发脏面中的双眸怔然看着少年。
「我是想,你如果有什麽想带给朱哲子的话,我可以代为递交。」裴液道。
「……」
文在兹安静地缓缓放下了碗筷,一动不动地看着地面。
良久他轻声道:「……没什麽可带的,我是个不肖徒。」
他低了低头,抬袖揉了揉眼:「老师他又收学生了吗?」
「前些天收了一位,叫方继道,是我的同乡和朋友。」
「『方继道』,好名字,听着品性和赋性就都很好。」文在兹轻叹,低眸笑了一下,「……我正是不能继先生之道。」
「什麽意思?」
文在兹却沉默了,目光望着空处,好似回到一处早已远去的时空。
「我拜入老师门下前,早听过朱哲子的事迹,其性如松,其志如海……我当时最自傲的便是品性坚韧,自认即便刀斧加身,志犹不改,必能续老师之路。」文在兹轻声道,「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多麽幼稚的想法……老师又是在多麽孤独残酷的一条路上。」
他低下头:「我胆怯了。」
「我不怕死,我愿意挥洒我的生命丶才华和勇气到青史留名的事情中……但我怕将自己投于虚无,尘埃一样默默无声地消散。」文在兹默然一叹,饮一杯酒。
但片刻后他又抬头,对裴液露出个笑:「不过老师是明白我的。」
裴液给他倒上酒。
「这些天肯定有友人去寻老师请他救我吧。」文在兹向后拄地,望着牢房黑暗的顶,「……死是一件悲事,但每个人都会死,而我已到了可以死的时候了。」
「你才不到三十岁。」
「裴兄读不读话本?」
裴液挑眉:「我最爱读了。」
「同道中人,那麽我问你,二百页的本子,就一定比一百页的本子好看吗?」文在兹酒足饭饱,曼声道,「一个话本是为了讲好一个故事,不是为了把自己写的很长,故事讲完了,也就可以结尾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一样。」
「离开天理院时,我问老师说,天意浩荡,我卑而惧之,不愿如尘填海,若求其下者,可有通路?老师说,择一人间事业而死之,无之悔亦可。」文在兹双眸明亮,「如今我已以身命为士林之先驱——裴兄,我的二十八年,难道不比庸人的一百年更精彩丶更完整吗?」
「是,很对。」裴液无可反驳,点了点头。
片刻后轻声道:「反正我若驳倒了你,你忽然不愿死了,届时我又不能救你出来,也太戏弄人。」
文在兹大笑。
席上只剩残羹冷炙,裴液收拾离开,走出牢房前听得身后忽然颤声唤道:「裴兄。」
裴液回过头。
文在兹颤巍巍从怀里取出一张脏皱得不成样子的字条,微哑道:「老师若问遗言,只把此句交给他,便说是学生终生奉行之志……请他老人家,保重身体。」
裴液伸手接过,低头看去,字迹依稀可辨,是句他见过的话:「天意自古高难问,生死蝇头小事尔。」
……
深冬,午后。
刑场之外聚了无数灰白色的士服,仰着或苍白丶或悲戚丶或愤怒的脸,而除了喑哑的哽咽之外就只有沉默。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中,那道散发踉跄的身影终于被推出来了。
他垂着头,有些人见过这道飘摇的身影,此时有些不敢相认他的虚弱和瘦削,但更多的人还是第一次看见,从此他们对「文在兹」三个字的印象就是一条冬日的干松。
然后这条干松被推在刽子手身前了,刽子手拭了拭刀,将之高高举起。
散发下的面容随着刀抬了起来,第一次含笑看向了围拢望来的千万道面孔,高声吟道:「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苍灰的天,冷淡的云,暗红的地面,围拢着无数悲愤的面孔。文在兹的死一定伤到了他们,也令他们更为愤怒。
裴液在刀光落下前转过头去,见到了人群边缘那道端严朴实的身影,和路边乾枯的蓬草一个颜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