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3(1 / 1)

加入书签

('

回去驿站, 关上门远离宣朝的兵卒!!

历帝对这样的局面心生满意, 抬眸再看到底下的秦朝宁脸色惨白,便宣布今日比武一事就到此为止。

他觉得今日是自己这两年里感到最气血通畅的一天。

当他的话音一落,无论是外邦的人, 还是宣国自己的官吏们均是松一口气,恨不能拔腿离开!

那架势颇有稍许落荒而逃的意味。

这时, 兵部尚书晋鹏逆着人流,走到五军营的几位将士面前。他对他们示意, 把秦朝宁交给他就可以。

闻言,五军营的八人立马把秦朝宁搭到兵部尚书的手里。

“小秦大人,好好保重!咱们期待您有空来五军营指点!”

“五军营的将士们随时等候您的到来!”

“……好”,秦朝宁有气无力地浅笑道。

经此合作,他对五军营的将士的印象挺好的。

等晋鹏接过秦朝宁,秦朝宁轻轻摇了摇头。

他对晋大人开口道,“下官,可以自己走了的。”

他浑身的血液冻僵的感觉慢慢消失,现在自己走路应该没问题。

“哈哈哈,好好好”,晋鹏闻言笑开颜,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小秦大人当之无愧的少年英才呀!!”

“老夫真心觉得您就是我们兵部的人,不如从今往后就留在兵部吧。”晋鹏语重心长道。

他是真的不希望秦朝宁回翰林院,回去抄那劳什子史书,还不如在兵部发光发热,为国运奋斗!

“若是兵部所需抽调,下官定会在所不辞。”秦朝宁含蓄道。

实际上,他自己都不知道后续会去哪里。

听罢,晋鹏脸上仍是笑意盈盈。

没事,他心里有数,能够自己在圣上面前争取的!

由于兵部在演武场露了的那几手,无论是文官们、武官们,还是宦官们,都生出了不少心思。

现在的秦朝宁,是所有官吏眼里的香饽饽。

他是真的干啥啥都成呀!

因为大家都明白,之所以能够全方面胜利诸国使臣团,都是基于新科小状元的能耐。

这人是真的能成大事呀!!他究竟多智近妖到何种程度,才能力挽狂澜至斯!!

而内阁的几人更是思绪百转。

他们没想过秦朝宁领命去兵部改进武器,能够做到这么超乎所有人的所料。

待细想过去那些和秦朝宁有关的事迹,杨首辅几人只剩下一个念头:此人只能要么收入门下,要么就毁了。

当天傍晚,杨首辅满脑子想着事,回到府里刚想让人给他泡个脚,按一按,只见他的小儿子失魂落魄,一脸丧气消沉地匆匆来找他。

“爹!孩儿有事找您”,杨斌的声音都带上了哭腔。

见状,杨首辅眉头紧皱,“何事?看看你这幅样子,成何体统!”

“爹!……孩儿,闯祸了……”

杨斌把自己所做之事一股脑坦白给他爹。

那些使臣团之所以针对秦朝宁,是他安排的。

礼部的大部分官员,平日里基本上都是捧着他,很多事情只要没涉及到礼部左右侍郎和吏部尚书,就差不多是他的一言堂。

', ' ')('

他先是让礼部的人在各国使臣团里吹捧,他们宣国出了个少年天才,不仅能文能武,假以时日定是帮宣国稳固根本,收复河山……怎么厉害就怎么吹这股风。

然后他又让人去传,这次诸国比武,可惜文官不能上场,要不然肯定能够轻松把诸国武士团灭。

在他三番几次挑唆、挑衅下,还给扶桑的人送了礼,收买了对方,才把秦朝宁送上演武场的。

可是,他哪里知道都这样了,竟然搞不死才十三岁的秦朝宁!

这种境况,他不仅平安无事,还一鸣惊人!就这么一个文弱少年,一出手就真的灭了诸国上场的武士!

眼下,他的所作所为,事后怕是真会被有心人抽丝剥茧找出来。

他不想承受牢狱之灾呀!!

杨誉良在听完他的话,瞬间像是老了几岁一般。

他既怒其不争,又怒其愚笨不能斩草除根,更怒自己怎么没生出个聪明点的子嗣!他们杨家的根基在他手里,压根传不了三代!!

此时,杨斌哭哭啼啼,立即上前抱住他爹的大腿,“爹,孩儿听同僚放衙说,圣上和兵部尚书会秋后算账,彻查此事。爹,救救我!”

见他事已至此,还是只会哭着喊爹,杨誉良一肚子火,抬脚就踹开了他。

“你干出这样的事时,脑子里可还有顾及杨府和家族?!”

“你去做这事时,竟是半点没想过,万一有差池,将会影响边境安危?!”

“爹一直放任你随心所欲,小打小闹,是爹错了。你这般眼瞎心盲,日后又能成何大事。”

杨斌一听,这是他爹要放弃他的意思吗。

顿时,他哭得更惨了。府里的嫡子虽然只有他一个,庶子却是还有几个的。

“爹……救救孩儿。”

“爹,那秦朝宁亦不过是小小一名军户出身的贫寒子弟。”

杨誉良阴沉着脸,看着这个发妻艰难留下的嫡子,终是长叹。

“从今日起,你夹起尾巴别再给我惹事。年后,你就寻个外放吧。”

他让他去和秦朝宁结交,他倒是把人弄成私仇。

杨誉良神色沧桑,直叹家门不幸。

年后把人送出去,将来出事时,人还能保下来。

造孽,怎么就这般目光短浅,半点没看到对方的价值。

这样的子嗣,又怎么可能带领家族繁荣昌盛。他这一瞬间,竟是有些悔恨,又有些认命。

“是是是!!”

杨斌脸上狂喜。他半点没看出他爹的真实意思,只听懂了这事他爹会帮他兜着。

至于年后外放,在他眼里没什么惧怕的。

他还想着,等风头过了,再返京就是了。到时候,说不准他还能让他爹给他安排升迁,直接连跳三级。青衫官服他都穿腻了。

把杨斌赶出去后,杨誉良的背登时佝偻了许多,看上去颇有几分垂老气息。

为官多年,哪怕过去的他做过不少贪赃枉法,买卖官位,拉帮结派的事,实际上他也仍有自己坚持的底线。

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偶尔可以做,都是一门学问。

两朝天子都不是傻子,他们之所以能够容忍他杨誉良在朝堂里做到此种程度,那是他付出了相对应的价值。

他在国事上面,拿捏好边界,可以利己,但是不触及江山社稷的稳固。而他在朝堂上拉帮结派,贪污,上面的人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因为他就是帝皇权衡术里面的重点工具。

有他这个明晃晃的挡箭牌在,那些贫寒子弟出身的官吏们的仇恨,那些百姓们的怨恨,都会集中在他这里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