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5章 拉助力(1 / 2)

加入书签

陈上将认为,既然淞沪会战的战略目的已经达成,再跟日军消耗下去毫无意义。

这其实已经违背了当初制定的以空间换时间,步步抵抗,层层后退,将日军战线拉长的持久战方略。

所以对于从淞沪战场撤退,他早就都已经思虑再三,而且心中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在他的计划中,这种逐步的撤退需要尽早安排,并且同时要在吴福线和锡澄线这两道国防线上建立有效的防御。

要知道,当初设立这两道国防线的时候,就已经明确每道国防线的防御部队不得低于十万人,而且还需要有最低两个德械师和两个半德械师的坐镇。

但现在,校长打得兴起,已经抽调了不少原本属于国防线的防御部队到上海,这可是有点过于冒险了。

万一日军真的在沿海登陆,这几十万精锐部队被迫仓促撤退,甚至有可能变成溃退。那国府靡费无数人力物力打造的国防线,就会面临无兵可守的状况,那才真的是闹出笑话来了。

要说陈上将这么早就预见到日军有可能进行迂回登陆的战术,一方面是得益于他对日军战术的了解和研究,但更主要的还是周文当初给校长的建议和分析。

陈上将虽然在当时的最高军事会议上,对周文以南京被战争摧毁为代价,要与日军展开一场惨烈的巷战,达到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的建议并不赞同。

但是周文提出的日军会在江浙一带登陆,甚至直接指出登陆地点很有可能就是在杭州湾的分析,却是给了他一个非常有警示作用的提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