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国子监的下马威?(1 / 2)

加入书签

('李恪来了,乍暖还寒的初春,一副书生打扮,衣袂飘飘,孤身一人。

让人不禁生出一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感。

与气势恢宏的国子监相比,孤单的身影显得很是萧索,之前觉得李恪仗势欺人的人们不禁面露惭色。

国子监厉害啊,把堂堂皇子逼成这样,前来挑战甚至连护卫都不敢带,这是要逆天么?

同情弱者是人们的天性,人们总是愿意相信他们自己相信的东西。

在李恪刻意营造出来的氛围中,大多数人下意识将他脑补成被欺凌的弱者,在感情上站到了他这一方。

而那些知道事情原委,前来凑热闹纨绔们则抱成一团,互相挤眉弄眼悄悄嘀咕。

“哎,怪不得李三郎不让咱们陪着,非要孤身前来,现在这情况国子监怕是要坐蜡了,孔老头儿估计快要气疯了吧。”

“那也是活该,仗着读过几天书,今天抨击这个,明天抨击那个,这也就是我大唐从不因言罪人,否则国子监至少得死一大半。”

“谁说不是,这帮家伙真是被陛下给惯坏了,这次竟然敢抨击杨妃的身份,让陛下将杨妃贬出皇宫,理由是杨妃乃前隋杨广之女,这是要断李小三的根啊,我要是李小三拿刀子捅人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啥?还有这段呢?我说这段时间李小三怎么跟疯狗似的逮谁咬谁,原来根子在这儿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纨绔们吃瓜吃的热火朝天,国子监大门内,孔颖达一群人则是满头黑线。

千算万算没算到李恪会只身前来,之前国子监营造出来的被迫害形象一下子变成了欺主的恶奴。

厉害啊!可以说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不为过。

只是,国子监监生乃天子门生,上书奏事本就在情理之中,不小心波及到杨妃,那也只是小小的意外。

人家皇帝和杨妃本人都没说什么,你一个皇子跳出来算怎么回事。

是的,国子监上下从不认为他们做错了,身为天子门生,他们有奏事的权力,别说李恪的母亲杨妃,就算是皇帝做错了事,该弹劾也照样弹劾。

李恪挑战国子监就是一种冒犯,如此风气绝不可涨,必须打压下去,否则每次弹劾都有人来找事,国子监的面子还要不要。

“祭酒,不能再等了,否则若是三皇子进门,只怕咱们会很被动。”国子监祭洒孔颖达身边,有官员小声提醒道。

“嗯,既然三皇子已经来了,我们便出去吧。”

孔颖达同样觉得李恪有些过份,国子监监生弹劾杨妃娘娘固然有错,可身为皇子,挑战国子监也不能称之为对。

好戏开始了,当两方逐渐走近的时候,周围的吃瓜群众为之一静,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李恪与孔颖达的身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臣国子监祭酒孔颖达,见过三皇子。”

孔颖达也是老官场了,开口第一句抬高了李恪的身份也将国子监摆到了弱势的位置。

李恪微微一笑,丝毫不以为意,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

“孔祭酒不必多礼,本王今日前来的目的想必你也知道,希望国子监的诸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哈哈哈,三皇子能够亲自考校国子监监生,实乃国子监求之不得的幸事。只是……”孔颖达顿了顿,扭头看了一眼国子监的大门,话锋一转:“只是国子监自成立以来,门口一直缺了一副楹联,殿下难得来一次,不如赐下一副墨宝如何?!”

“吁~”周围顿时嘘声一片。

人群中甚至有人在喊:“孔老头,玩不起就别玩嘛,以大欺小算怎么回事。”

孔颖达面不改色,似乎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国子监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是大唐未来的根基,不容轻辱,为了这个目标,别说李恪只是三皇子,就算是太子来了,也必须按照自己的规矩来。

李恪原本并未注意到国子监的大门,如今看看,果然大门口空空如也:“可以啊,既然孔祭酒不嫌本王学识浅薄,本王就勉为其难的试试吧。”

“殿下不答应也没关系,毕竟……什么?你答应了?”李恪答应的太快,以至于孔颖达还在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说,结果说了一半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再想把前面的话收回来,已经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恪像是并未发现孔颖达的语病,依旧语气平静:“楹联而已,虽是小道,但本王闲暇时倒也研究过几天。”

研究过几天?孔颖达身后的国子监众人纷纷撇嘴。

跟在孔颖达身后的官员更是冷笑不停:“三皇子,楹联在大唐的确算是小道,登不得大雅之堂。可那也不是研究几天就能写好的,否则国子监门前也不至于到现在连副楹联都没有。”

李恪丝毫不为所动,他知道孔颖达身后的胖子说的没错。

国子监大唐的最高学府,不是随便挂上一副楹联就行的,能挂在这里的,不仅需要对仗工整,还必须跟做学问有关,关键还要有劝学的意思。

否则大唐这么多学问人,何至于让国子监的门前一直空着,显然是一联难求。

只是小爷会在乎这些么?

“行不行试试不就知道了,反正丢人也是丢本王的人嘛。”

李恪面带微笑,负手而立,目光扫过国子监众人:“其实说到丢人,本王还是挺羡慕你们这些读书人的,为了金钱和美女也好,为了事业与爱情也罢,至少人生总还有个目标。

不像本王,生下来人生就达到了巅峰,每天除了一日三餐这两件事,连点追求都没有,丢人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孔颖达:“……”

胖官员:“……”

国子监众人:“……”

这个逼让你装的,真是让人猝不及防,关键是,还没办法去反驳,这货好像真没啥追求了。

国子监众人不知如何接话,下面吃瓜群众却不管这些,有人大着嗓门问道:“三殿下,您说错了,一日三餐是一件事。”

李恪头都没回:“两件!想不通就自己回去琢磨。”

众吃瓜群众:“……”

还琢磨个屁,你这车开的,轮子都碾到老子们脸上了。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见过嚣张的,却没见过这么嚣张的。

区区一个注定无法继承皇位的皇子,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如此厚颜无耻之言,简直就是不把天下读书人放在眼里。

若是让他继续下去,读书人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孔颖达为了不让事态继续恶化,沉着脸岔开话题:“既然三皇子有如此信心,来人,笔墨纸砚伺候。”

“笔墨就算了,一副楹联而已,何必如此大动干戈。”

一副楹联,还而已,是什么让你如此膨胀!

本想用楹联将李恪劝退的孔颖达,再也压不住心中怒火:“既然如此,国子监上下洗耳恭听,请三皇子赐教。”

凭心而论,孔颖达这老头儿其实人挺不错的,治学严谨,为人正直,没有不良嗜好。

若不是这次国子监监生触碰了李恪的底限,莫名其妙将攻击的矛头指向其这一世的生母杨妃,他还真犯不着跟这老头儿杠上。

带着上辈子的记忆穿越到大唐,李恪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得过且过,混吃等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发展民生,什么强化军队,这些都跟他没关系,杨广嫡亲血脉的尴尬身份注定他多做多做,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可就算如此,依旧有人不想放过他,打算斩草除根,在那只看不见的黑手拨弄下,让他不得不反抗,为这一世的生母正名,为自己挣命。

心中暗自叹息一声,李恪来回踱了几步,做出沉思的模样,片刻之后脚步一顿:“有了,孔祭酒听好,本王的上联是: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是:学海无涯苦作舟。”

“哗……”

吃瓜群众也好,国子监众人也罢,瞬间就是一乱。

真对出来了,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简单、粗暴,通篇大白话,可就连没读过书的人都能听出其中劝人向学的意思。

“好,好厉害!”

吃瓜群众中间,有一个被七八个壮汉隔出来的小圈子,圈子里站着两个眉眼如画,风姿卓绝的绝色佳人。

李恪的楹联一出,其中一位娃娃脸,带着些婴儿肥的俏佳人立刻双眼放光,两手拉住身边的同伴,兴奋的说道:“长乐,你三哥好厉害,竟然这么快就作出一副楹联。”

被拉住的另一个女孩理所当然的点点头:“三哥本来就很厉害,不过,要说楹联水平也就一般般吧,他不是很擅长这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般般?长乐,你跟这叫一般般?”

先开口的女孩表情夸张道:“孔师可是国子监的祭酒,咱们大唐比他还有学问的人不超过十指之数,可是你看看,你三哥的楹联一出,孔师脸都白了。”

长乐歪着脑袋认真想了想:“这只能说明孔师楹联的水平很一般,并不代表我三哥楹联水平很厉害,就好像一个成年人跟小孩子打架,赢了也不能说明什么。”

“天啊,你们兄妹怎么这样啊,一个说刚出生人生就到达了巅峰,一个说孔师的水平很一般,我真是被你们给打败了。”

同伴的感概让长乐很认真的转过头,剪水双瞳带着一丝好奇:“程岚,你为什么这么关心我三哥,该不会是看上他了吧?”

程岚的俏脸立刻飞起两朵桃红,矢口否认:“你别胡说,我才没有!”

“是吗,那为什么自从我三哥出现开始,你的眼睛就一直在盯着他看?”

“什么啊,我哪有,你再胡说我不跟你好啦。”

两个女孩闹出的动静很快引起前面几个贵公子的注意,回头瞥上一眼,又连忙把头转了回去。

长乐公主李丽质,程家小小姐程岚,惹不起,还是继续看热闹吃瓜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这么片刻的工夫,国子监门前已经起了变化,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夹枪带棍的说道:“我还当是什么绝世佳作,原来不过如此。三皇子,你看看清楚,这里可是国子监,大唐最高学府,不是乡野蒙学,这种连村夫都能读懂的楹联岂能挂在这里。”

呦呵,这谁啊?!

李恪顺着声音看去,发现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半个月前因为嘴贱被他一顿胖揍的家伙——太原王氏子弟王家辉。

不屑的摇摇头,李恪对孔颖达说道:“孔祭酒,这就是国子监监生生?啧啧,最高学府啊,本王长见识了,原来学问还有高低贵贱之分,蒙学的东西不配进国子监,那这么说《千字文》、《论语》之类的书国子监里肯定是没有的吧,毕竟这些书会让最高学府蒙羞。”

“哄……”

李恪的调侃引起一片哄笑之声。

就算再没学问的人也知道《论语》乃孔子所做,而国子监祭酒孔颖达正是孔子的三十一世孙,若是按照李恪所说,国子监没有《论语》,岂不等于欺师灭祖。

之前出言挑衅的王家辉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解释:“你,你胡说,我没有这个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