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预选赛开始(上)(2 / 2)

加入书签

另一头,禄东赞丝毫没把长孙冲与李恪放在心上,不吹不黑,如果是十六卫或者是大内禁军,他或许还会掂量掂量自己那几百护卫是否能够打得过。

但要说李恪的王府护卫,不是他禄东赞看不起人,那些家伙是真的不行,一个个也就是看着精神,平时站个岗放个哨还成,打仗……呵呵。

禄东赞信心十足,葛尔·陵钦原本还有些担心,不过看他老子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也就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两伙人各怀心事呼呼啦啦自西门出城,与此同时有人将他们要在城外做过一场的消息散播了出去。

皇宫大内,各家勋贵府邸,几大世家门阀,一时间各家各户闻风而动,觉也不睡了瞪两大眼珠子等天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次日一早,天还麻麻亮的时候,城北龙首原上便已经人山人海,凡是长安城有头有脸的人物基本上都来了。

李世民甚至还例外的停了早朝,换上便服,与李道宗、李孝恭、长孙无忌、李靖、李勣、尉迟敬德、房玄龄、魏征等人早早来到此处占了个观战的好位置。

除此之外,还有前来长安的各国使团的代表也不约而同的来到龙首原,一群人聚在一起,趁着双方的比试还没开始,纷纷猜测谁是最后的赢家。

别看这次的比试如同儿戏,但却事关大唐的脸面,如果打输了,必然会给那些番邦属国留下一个大唐外强中干的印象,李世民苦心孤诣营造所局面将会被彻底扭转。

反之,反之似乎并没有什么好处,大唐连强大的突厥都能一战而胜,打一个小小的吐蕃不在话下。

轰隆隆……。

太阳渐渐升起,第一缕朝阳洒向龙首原的时候,两队骑兵滚滚而来,东西两个方向扬起漫天尘土,片刻之后在比试的场地两侧排开阵势。

“开什么玩笑,三郎与长孙冲怎么就带了这么一点人?!”

李道宗第一时间瞪大了眼睛,吐蕃人至少出动了近五百骑兵,可以说是把这次前来大唐的所有护卫全都派出来了,而李恪的王府护卫虽然占据了场地的东侧,看似占着地势之利,但人数却只有区区两百。

两百对五百,还是骑兵,这仗还怎么打。

稍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唐军在战场上优势是兵军,骑兵充其量能起到一起冲阵的作用,而吐蕃等异族番邦则是以骑兵作战为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的士兵从小便在马背上长大,不管是骑术还是经验,都比大唐要强得多。

房玄龄摇头:“如果双方没有亮相之前或许还有机会,但是现在不行了,那么多人都在看着,不管是临时加人还是制止,都会让人看笑话。”

李靖亦道:“是啊,现在只能寄希望这两百人能够创造奇迹。”

李道宗黑着脸道:“药师,你觉得这可能么,别说他们几个毛孩子,就算是你,能在正面战场上用两百骑兵击溃,不,抗衡,你有信心在正面战场用两百骑兵挡住五百骑兵么。”

李靖答道:“没有,但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与其强行制止这场比拼,不如寄希望吐蕃人能够手下留情。”

无独有偶,在场并不看好李恪一行的并不仅仅是李道宗一行,包括其它番邦使团甚至吐蕃人在内,就没有一个觉得这场战斗大唐能赢的。

“太狂了,就算是步战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大唐也不是游牧民族的对手,更何况现在他们人数还不战优,这一次只怕大唐皇帝要丢大人喽。”

“谁说不是呢,两百骑兵对阵五百骑兵,还是吐蕃人。”

“据我所知,吐蕃骑兵可不弱啊,他们与吐谷浑人打了不知多少年,最近又在跟象雄国开战,可以说是百战之兵也不为过,大唐想赢……或许换成李靖来还差不多。”

场外的评论一面倒的认为唐军必败,场上当事人禄东赞看到李恪真的只派出两百骑兵,心中却是亦喜亦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仗不好打啊,胜固然简单,一股脑推过去就行了,两百王府护卫都不够一轮砍的。

但胜了之后呢,还能活着走出大唐么?

大唐的山贼多如牛毛,半路上冒出万把千的问题不大。

思前想后,禄东赞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出面,叫过儿子葛尔·陵钦:“陵钦,这一战由你来主持,记住,适可而止,千万不要斩尽杀绝。”

“为什么?唐人既然不给我们面子,我们又何必给他们留面子。”

此时的葛尔·陵钦还是个孩子,不懂得城破厉害,还在固执的坚持心中的正义,认为既然是公平较量那就要拿出全部实力。

禄东赞摇摇头:“你只要听为父的安排就好,去吧,只能冲杀一轮,不要想太多有的没的。”

“好吧。”葛尔·陵钦拗不过老头子,表面上答应,实则心中已经下定决心,在第一轮冲杀的过程中就让对面的唐军全军覆没。

吐蕃骑兵可不是突厥那帮怂货,战场上吐蕃骑兵会用巨大的马蹄和手中的弯刀碾碎一切敌人,哪怕是神仙也不能租单自己前进的脚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看着对面吐蕃人中一个小年轻骑马越众而出,李恪拍拍长孙冲的肩膀:“冲前,轮到你上场了。”

事到临头,长孙冲突然有些后悔,偷偷瞄了一眼自家老头子的方向:“那啥,要不……要不还是你来吧,必竟这都是你的人,我来指挥不好吧?”

“没什么好不好的,反正就是一挥手的事儿。”

李恪压根没把对面五百骑兵放在眼中,或许在其他人眼中,两百骑兵的确不是五百骑兵的对手,但这是建立在双方装备相差不多的情况下。

大家先是射一轮箭,接着举刀对砍,在骑术不如对方的情况下,两百王府护卫的确不是吐蕃人的对手。

可李恪是什么人,作为一名穿越者,作为一名信奉大炮兵主义的现代人,他手下的两百王府护卫别的不说,在装备上与大唐其它军队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也是为什么就连傻夫夫的庞威都觉得两百护卫对阵数百吐蕃骑兵是在欺负人的原因。

长孙冲很是无奈,李恪不出面,他只能硬着头皮出阵,来到队伍的最前方。

空旷的场地上双方骑兵列阵,就这么点人也没什么可布置的,大眼瞪小眼的瞪了一会儿,对面的葛尔·陵钦把手里的弯刀高高举过头顶:“吐蕃的勇士们,杀~!”

“杀!”五百吐蕃骑兵开始缓缓加速,隆隆的马蹄声打破了战场上的平静,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越来越快。

长孙冲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场面,当即有些慌了,想都没想就照着李恪的吩咐把手一挥:“迎战!”

“完了!”远处观战的长孙无忌瞬间心灰若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怎么也没想到长孙冲会跟禄东赞定下赌约,更没想到长孙冲会冲动到亲自指挥属于李恪的两百王府护卫与五百吐蕃骑兵对战。

明明打黑枪就能搞定的事情,硬是让这个败家玩意儿弄成现在这样不可收拾的局面。

是,两百王府护卫的确没什么了不起,这点损失长孙家也赔得起。

可丢掉的面子怎么办,当着这么多番邦使节,输了岂不是等于在打李世民的脸。

长孙无忌已经不敢再看下去了,可不看又不放心,于是硬着头皮向战场上看去。

很快,长孙无忌发现了情况有些不对头。

不仅仅是他,很多人都发现情况不对头。

一双双眼睛的注视下,只见两百王府护卫纹丝不动,非但没有加速迎上吐蕃骑兵,反而不紧不慢的从马鞍上摘下一具强弩。

弩,大唐特有的战争兵器,比弓更易于操作,对阵骑兵有着很强大的优势。

同样,强弩因为上弦太过繁琐,在对方骑兵的速度发挥出来之后,最多只有一击的机会,如果这个时候前面有盾阵掩护,用弩来阻挡骑兵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可是现在是骑兵对骑兵,两百具强弩就算每一支弩箭都能干掉一个敌人,余下的三百骑兵冲上来之后,也不是原地不动的两百王府护卫能够阻挡的。

“唉,大唐军队不过如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啊,大唐后继无人啊,再过三十年,只怕大唐再无可战之兵。”

“这长孙冲是文臣之后,这两百骑兵也只是王府的护卫,算不得大唐精锐,没有战阵经验倒也情有可原。”

“是啊,都是些纨绔子弟,不管是长孙冲,还是那个什么蜀王,都是出了名的败家子,尤其是那个什么蜀王,我听说他的口头禅就是‘我爹是皇上,有得是钱’,你们听听,这是一个皇子应该说的话的。”

“是啊,所以说大唐必将毁于二代,只要我们再忍上几年,大唐……切。”

番邦使团的议论隐约传到李世民的耳中,让这位大唐皇帝陛下心中甚不开心,与其他对这场战斗担心不自已的人不同,他对李恪很有信心。

知子莫如父,在他看来,李恪如果没有万全的把握绝不可能把手下的两百人借给长孙冲,只是他并不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信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两百骑兵对五百骑兵,还摆出了任凭对方冲阵的姿态,这小子到底要干什么。

疑惑间,吐蕃的五百骑兵已经开始提速,随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就看见那两百王府亲卫飞快的掏出一个不大的盒子按到了弩的上方,接着举起了手中的强弩。

弩阵已成,马上就要见血。

看热闹的众人全都闭上了嘴巴,就等一波弩箭的攻势过后,看着吐蕃骑兵收割唐军的人头。

吐蕃骑兵同样看到了唐军的布置,飞快的收缩阵型,同时将身体伏低,打算硬挨一轮攻击,然后便开始收割人头。

“准备,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军的阵前,真正负责指挥的是刘全,眼见吐蕃骑兵距离己方已经不足一百五十步,狞笑着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嗡!

箭如飞蝗,遮天蔽日。

围观众人及吐蕃骑兵错愕的目光中,两百王府护卫两手交错,不停的拉动手中强弩,两百人制造的箭雨竟然比一府之军更甚。

五寸长的弩矢雨点般砸向迎面冲来的吐蕃骑兵,惨叫声接连不断,数不清的吐蕃骑兵跌落马下,被后面的同伴踩踏至死。

这哪里是预料中两百人稀稀拉拉的还击,这分明就是在面对大唐一支精锐之师,而且人数绝对不会少于一千。

闷头往前冲的吐蕃骑兵快要疯了,拼了命的催动坐骑,希望能够冲到前面躲过这一波箭雨。

大唐人不守信用,竟然提前设有埋伏,一会儿冲到前面一定要他们好看。

只是,现实就是那么残酷,雨点般的弩箭从开始发射就没有停下来过,两百王府护卫在两个呼吸的时间内射光了一匣十二支弩箭,很快又掏出第二匣按到了强弩上面。

攻击继续,暴雨如注。

高仿的诸葛连弩一匣十二支,拉动一次弩机可以射出两支弩箭,两百人接连不断的射击让吐蕃人损失惨重,五百气势如虹的骑兵拼尽全力依旧止步于阵前五十步,无轮他们如何努力,这最后五十步距离,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道天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短短数十个呼吸过后,整个演武场上除了受伤未死的吐蕃骑兵哀嚎和战马的嘶鸣,再无一点声音。

围观的各国使节集体失声,拼命的揉着眼睛。

发生了什么!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战场上,踌躇满志的葛尔·陵钦彻底蒙圈,望着一片狼藉的战场,智力直接退化到学龄前。

那可是五百精锐骑兵啊,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了出使大唐特地从军中挑选出来的好手。

结果倒好,五百对两百,一个照面,连敌人的边都没碰着,全撂战场上了。

这话说出去你敢信?

奈何众目睽睽之下,葛尔·陵钦就算不信也没有办法,表情呆滞的回头去看自己老子,发现老头子并不比自己好多少。

一副死了老子娘的神情,脸色铁青,嘴皮子不住的哆嗦,显然是受不了这份刺激。

禁声的不仅仅是异族番邦,之前忧心忡忡的老货们同样好不了多少,一个个眼珠子瞪的老大,集体降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道宗手指着战场,舌头根本不听自己使唤:“陛,陛下,这,这这,这什么鬼东西这是!”

李世民好歹在比试之前多少有些心里准备,知道李恪这个三儿子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仅在战斗开始的时候愣了片刻便恢复了从容。

如今见李道宗失态,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淡定些,区区弩阵罢了,何必大惊小怪。”

区区弩阵?大惊小怪?

好吧,你是皇上,你儿子牛哔,你说什么都对行了吧。

李靖等人都是久经战阵的杀坯,如此强大的攻击力到底是弩阵发挥出来的还是强弩发挥出来的岂能看不出来。

那两百王府护卫拿的分明就是早已失传的诸葛连弩,跟弩阵半点半系都没有。

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既然李恪在今天的比试中让诸葛连弩亮了相,早晚都会给十六卫装备上。

所以,老货们立刻化身舔狗,围着李二不断吹嘘。

“陛下圣明,臣才疏学浅,不知陛下能否将这弩阵的练习之法传授给微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弩阵果然厉害,左屯卫肩负着皇城的安危,不如早点将这阵法传授给左屯卫吧。”

“嗯,此事回去再说,总之见者有分,回头朕就让老三来负责此事。”

对于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装备,李世民自然不会放着不用,潮水般的马屁声中大手一挥,发!

李恪不是小气孩子,应该不会反对。

仗打完了,两百王府护卫不仅没输,还赢了个满堂彩,高兴之余长孙无忌主动担负起救治工作。

主要是他那个儿子太实在了,人家禄东赞来大唐满打满算就带了五百精骑充当护卫,你一家伙全给人家撂倒了,这让人家还怎么回家。

打扫战场,清点人数,那些观战的番邦使团也自发的上前帮忙。

当然,这些人主要还是想要看一下连弩造成的伤害。

结果一看之下,所有人都是大惊失色,纷纷看向正在收拾行装备回去的两百王府护卫,尤其是李恪等几个小年轻。

这帮小子都是狠人呐,别的不说,五百吐蕃骑兵,眼下还能喘气的不超过两百,这其中还有一百多重伤号,有出气没进气眼瞅是活不成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那些轻伤号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身上要害虽然没有中箭,但中箭的位置却怎么也止不住血,三角型箭头带着深深的血槽,哪怕是胳膊腿这样的位置中箭也会造成流血不止,想把箭头留在伤口里堵伤口都做不到。

更可怕的是,这种三角型箭头尾部还带有倒钩,不管是往外拔还是往里推都会造成二次伤害,增加治愈的难度。

于是,所剩不多的轻伤号又有一大半被划入重伤,此战过后能完好无缺活下来的,不会超过二十人。

惨啊,太惨了!

长孙无忌强忍着不让自己笑出声来,故作悲痛的来到禄东赞面前:“大相啊,你看这事儿闹的,小孩子不懂事,下手也没个轻重,害得贵属下折损近乎九成九。这……大相节哀吧!”

禄东赞脸都是绿的,他是真没想到大唐的军队这么能打,武器又如此犀利,两百对五百赢的干脆利落,连后悔的余地都不留。

如今,他唯一庆幸的就是儿子没有傻夫夫的冲上去,否则今天他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艰难的挺直腰板,禄东赞苦笑着对长孙无忌拱了拱手,强忍想把他掐死的冲动,硬着头皮道:“不怪三皇子和长孙公子,是禄东赞鼠目寸光不识大唐兵威才酿下如此苦果。只是不知刚刚的大唐勇士用的是什么兵器,怎会如此犀利。”

“哦,那不过是区区弩阵罢了,雕虫小技,登不得大雅之堂,比不得吐蕃勇士的勇武。”长孙无忌得了便宜卖乖,明褒实贬,丝毫没有告诉禄东赞实情的意思。

禄东赞被怼的满肚子火却无处发泄,沉默片刻突然问道:“长孙仆射,刚刚令郎统领的应该是大唐禁军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那些只是蜀王的私人卫队。”

又是长久的沉默,禄东赞显然不并相信长孙无忌。

私人卫队,如果大唐一个亲王的私人卫队都这么能打,十六卫和传说中的玄甲军岂不是要上天。

前来打探消息的其它各国使节也同样不相信长孙无忌,两百对五百大获全胜自身丝毫无损,这样的军队在大唐绝对是属于最顶尖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眼下唯一需要确认的就是这样的军队大唐有多少,如果十六卫全都有这样的战斗力,以后大家还是乖乖夹着尾巴做人吧,百年之内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

在场的众人各怀心思,纷纷打着自己的盘算,李世民则带着李靖等一大帮子老货回了长安城。

这次的比试他很满意,既在异族番邦面前立了威,又打击了吐蕃人的嚣张气焰,这很好。

在此之前,那些番邦属国虽然表面上恭恭敬敬,实则是口服心不服,总觉得大唐平定突厥是运气使然,如果不是突厥内部不稳,大唐绝不可能胜的如此容易。

但是现在嘛……,似乎一个两个都很服气的样子。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回到太极宫的时候时间已经接近晌午。

早朝肯定是开不成了,鉴于昨天晚上大家喝的都不怎么尽兴,善解人意的皇帝陛下索性再摆宴席,朝中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有列席的资格。

席间老货们谈笑风生,豪情万丈。

龙首原一战虽然只能算是一次小规模冲突,但却是未来战场的一个缩影,代表着未来战争模式的改变。

那铺天盖地的箭雨直到现在依旧历历在目,就目前来说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能够抵挡这样的攻势,哪怕是与大唐一脉相承的辽东三国,有着高大城墙与精良装备的高句丽、新罗、百济也同样不行。

打不过就是打不过,这一点高句丽、新罗等国也明白,以前听说大唐打败了突厥就已经让他们担心的要死,生怕哪天李世民脑子一热对他们动兵。

如今见识到连弩的威力,担心变成了恐惧,应邀前来参加宴会的使者们愈发显得谦卑,就连面对给他们斟酒的宫女也都客气了不少,频频点头致谢。

“高句丽使者何在。”

酒至半酣,李世民似是想起来什么事情,目光看向各国使者的方向,高句丽使者连忙起身,忙不迭的应道:“外臣在,陛下有何吩咐。”

李世民盯住高句丽使者,鹰目含煞:“今日龙首原一战,尔看我大唐兵威如何?”

高句丽使者不敢与李世民对视,低头答道:“大唐天兵威武,高句丽远远不及也。”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突然间话锋一转:“当年杨广昏聩,三征高句丽,至使百万英魂埋骨他乡,被尔等筑成京观。而今,朕欲迎那百万英魂归乡,尔可答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广三征高句丽,山东、河北十室九空,百万将士埋骨他乡,每每想及此事常让人扼腕叹息,李世民今日在宴会上突然提起此事,大殿上顿时为之一静,所有人都面色不善的看向高句丽使者。

高句丽使者心中虽怕,可想到辽水边那座大王城,想到大王城外那连成一片的人头京观,很快又平静了下来。

当年杨广发兵百万三征高句丽,还不是被打败了,大唐与前隋相比,虽然吏治清明,但国力却未必及得上。

再加上大唐这些年战争不断,师老兵疲,国库空虚,就算再来一次东征,高句丽也可以凭借坚城阻敌于辽水之上。

想到这里,高句丽使者恐惧尽去,挺直了腰板答道:“陛下此言差矣,当年隋炀帝兴不义之师东征被我高句丽所败,筑下无数京观就是为了警示他人,岂能因陛下一言便就拆除。”

“大胆狂徒!”

“无耻之尤,陛下,请准臣将这逆贼斩首示众。”

高句丽使者的回答让殿上众臣勃然变色,脾气暴的几个已经站起来,准备动手了。

李世民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黑着脸道:“既然如此,尔可以收拾行装回国了。哦对,回去别忘了告诉高建武一声,就说让他做好准备,朕不日便会派兵去高句丽迎那百万英魂归乡。”

又要打仗?

大唐皇帝疯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宴会上的各国使节愕然看向李世民,高句丽使者虽然有着同样的惊讶,但有应付三次前隋东征的经验打底,并不显得如何惊慌:“尊敬的天可汗陛下,您这是在对高句丽宣战么?”

“如果高句丽不将前朝将士遗骨归还,尔等可以将朕的话视为宣战。”

打仗,李世民并不怕,自从登基称帝之后,他已经很多年没有上过战场了,颇为怀念。

除此之外,李世民之所以如此咄咄逼人,倒也并非是真的想要打仗,向高句丽索要前朝将士遗骨也并非是他临时起意。

总体来说,这件事自从北伐结束的那天便已经被提上日程,满朝文武,就连魏黑子都觉得携北伐大胜之威,向高句丽索要前朝将士遗骨的最佳时机。

错过这次,下次再想向高句丽索要那些将士的遗骨,怕是难上加难,说不定还真需要用武力强行索取。

所以,别看大殿上不乏反对穷兵黩武的大唐官员,却没有任何一人谏言李世民不要轻启战端。

这下轮到高句丽使者下不来台了,原本他还以为能有人站出来指责大唐皇帝效仿隋炀帝穷兵黩武,自己也好看个热闹。

结果事与愿违,大唐朝庭似乎早已经统一了口径,根本没给他看热闹的机会,惊慌之下,高句丽使者大声说道:“尊敬的天可汗陛下,贵国有句名言叫‘国虽大,好战必亡’,难道您就不怕重蹈当年隋炀帝的覆辙!”

“滚蛋吧你,不要脸的东西,你以为你是谁,敢这么跟我爹说话。”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众人纷纷侧目,接着便看到李恪从外面走了进来,行至高句丽使者面前,语带嘲讽:“沙雕,当年你们是怎么赢的心里没数么?用不用本王给你讲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句丽使者虽然不知道沙雕是什么,但凭感觉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强自辩道:“蜀王殿下这话是什么意思,我高句丽虽然是小国,却也不是谁都可以欺辱的。”

“呸,沙雕,别恬不知耻了,当年若不是你们用尽了龌龊手段,而隋炀帝又好大喜功,凭你们那几十万军队也配跟隋朝十二卫的精锐交手?”

高句丽使者大怒:“你,你胡说!”

“三郎,军国大事休得胡言乱语,高句丽人打仗还是有一手的。”

李世民也觉得李恪有些胡搅蛮缠,高句丽士兵的战斗力其实还是很可观的,与隋朝大军作战也算得上勇猛,不适合一味的贬低,这样会误导将来东征的将士,对大唐将来东征不利。

是的,李世民从未放弃过东征的念头,之所以没有直接开打,不过是因为时机不成熟罢了。

李恪耸耸肩膀,对于杨广三征高句丽失败,后世早有十分中肯的评论,并非是他故意贬低对方,而是事实。

“父皇千万不要被这家伙给骗了,高句丽这种妄自尊大,目中无人的国家就是垃圾中的垃圾,真想灭了他们十万精锐足以,根本不必费什么心思。”

狂,太狂了!

就连李靖都不敢说凭十万大军就能剿灭高句丽,李恪又凭什么这么说,难道就因为刚刚在龙首原的那一场胜利?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蜀王殿下口口声声说我高句丽妄自尊大、目中无人,不知可有什么凭据,今日天可汗陛下大宴群臣,如果蜀王殿下不给本使一个交待,本使便向天可汗陛下讨要公道。”

高句丽使者颇为硬气,一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架式,看的魏征等人不住点头,暗中决定无论接下来发生什么,都要保下他一条命。

不为别的,单为读书人的气节。

李恪饶有趣味的盯着高句丽使者,距离的关系,他可以清楚的看到面前高句丽人眼中的挣扎与恐惧。

破釜沉舟,死中求活?

以为表现的硬气一点,就能让自己生出佩服的情绪,然后大手一挥不计前嫌,把他给放了?

这货话本看多了吧,目光中嘲讽之色渐浓,李恪嗤笑一声,歪头对跟在他身后略显茫然的葛尔·陵钦道:“揍他。”

兀自沉浸在悲痛之中的葛尔·陵钦木然抬头:“什么?”

“如果你有生之年还想再见到你爹,就过去揍他。”李恪像是一个逼良为娼的老鸨,脸上挂着邪恶的笑容,用平静的语气说着残忍的话语。

这一刻,葛尔·陵钦突然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跟老头子来这么危险的国家,更后悔自己为什么要一时冲动留下来充当人质。

在吐蕃,他本是葛尔家族的未来继承人,有着光明的未来,即便什么都不做,未来也可以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又能想到,原本应该算得上镀金之旅的大唐之行会让他变成阶下之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越想越憋屈,愤怒的火焰在心底燃烧,突然间葛尔·陵钦大吼一声,把高句丽使者当成李恪,挥起拳头砸了过去:“无耻之徒,老子打死你!”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大呼看不懂。

在场的众人有八成早上都去过龙首原,对葛尔·陵钦这个吐蕃骑兵的指挥者多少有些印象。

这样的一个人,跟李恪按说应该是死对头才是,怎么这才一转眼两人就站到一起了,那个葛尔·陵钦似乎还在替李恪出头。

高句丽使者直接被打蒙了,在他的计划中,自己充其量也就是被赶出太极宫,怎么也没想到跟在李恪身后的葛尔·陵钦会暴起发难,三拳两脚过后,被打了个鼻青脸肿,抱头鼠窜。

奈何他本就是一个文官,手无缚鸡之力,而葛尔·陵钦却从小练武,等闲三五个大汉根本近不得身,两相对比,高句丽使者被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索性抱着头往地上一趴,任凭拳脚加身,嘴里只顾着对李世民高声求救。

“陛下,天可汗陛下救命。”

“天可汗陛下,我高句丽对大唐可是忠心耿耿啊!”

众人无语。

说好的硬气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怎么这才挨了几拳就怂了。

最后还是魏征看不下去了,拍案而起:“住手,大殿之上,岂是尔等动粗的地方,尔等可有将我朝陛下放在里。还有,蜀王殿下,陛下虽然宠你,但希望你不要恃宠而骄,现在,立刻,马上,让你的手下停止对高句丽使者施暴。”

这话说的妙啊!

在场的所有人都能看出来,葛尔·陵钦吐蕃人的身份,魏征没道理看不出来,可他偏偏把葛尔·陵钦说成李恪的手下,这不禁让许多人开始考虑吐蕃是不是已经彻底臣服于大唐的问题。

好在李恪也没想把高句丽使者怎么样,眼瞅着丫光挨打不还手,大有跟葛尔·陵钦拼命的意思,也觉得挺没意思,干巴巴咳嗽一声:“好了陵钦,停下你正义的铁拳吧,我知道你看不惯高句丽人狂妄无知,可你再这样打下去他就死了。”

葛尔·陵钦现在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毕竟他和他家老头子的命都攥在李恪和长孙冲手里呢,想到来之前李恪对他的交待,就算心里再憋屈也得忍着,暗绰绰骂了句,停下了拳头。

大殿上寂然无声,高句丽使者鼻青脸肿的躺在地上,不甘的指着李恪,想说什么但在其正义的目光注视下,理智的闭上了嘴巴。

此情此景落在李世民眼中,不禁让他有些挠头,这么多人看着呢,总不能当成什么事都没发生吧,没见高句丽使者都快被打死了么。

狠狠瞪了李恪一眼,李世民黑着脸问道:“蜀王,你欠朕一个解释。”

“父皇,这有什么好解释的,难道刚刚您还没看明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恪撇撇嘴,指着地上躺着的高句丽使者:“这帮家伙玩的就是个套路,打仗打输了立马投降,又是递降书又是请罪,若是您当真了,那么您就真的输给他们了,因为这一切都是假的。

当年隋炀帝东征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高句丽每次被打到无力反抗的时候就会上书请降,因为路途遥远,无论隋炀帝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这一来一回都需要近半个月的时间,而高句丽就可以利用这半个月的时间从容布置战略战术。

就这样,高句丽反反复复,今天降明天叛,使得在前线作战的将士们错失了许多次剿灭他们的机会。”

李恪的一席话等于是直接把高句丽的祖坟给刨了,许多想不明白为什么当初高句丽能够在前隋强大军事实力的攻击下苟延残喘的人们恍然大悟,纷纷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高句丽使者面色大变,极力否认道:“不,你胡说,我主并非反复无常的小人,我们高句丽也从未向隋炀帝低头,你……嗷~。”

李恪上前两步,无意间踩到了他撑在地上的手指。

不过他并没有道歉的打算,谁让这家伙的手指耽误自己脚落地了呢。

“父皇,出兵吧,儿臣相信真理只在连弩射程之内,只要这次您给前线将士独断专行之权,相信明年这个时候,大唐又会多出一道之地。”

“不,不要,天可汗陛下,高句丽对大唐历来恭敬有加,我主荣留王对陛下您忠心耿耿,拳拳之心可昭日月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打仗是不可能打仗的,至少短时间内不可能打仗。

高句丽使者之前的考虑并没有错,大唐国库眼下无法支撑一场远征,哪怕远征的军队只有十万人。

所以李世民大度的原谅了高句丽使者,只是勒令其返回高句丽,限期半年将前朝将士遗骨送还。

至于不送会如何,李二没说,也不需要说,威胁只属于弱者或者地位相等的两家,大唐会用实际行动来告诉世人,如果高句丽忤逆了大唐皇帝,会面临什么样的惩罚。

李恪同样被赶了出去,哪怕他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高句丽尽管与后世的棒子国没有直接的渊源,但李恪就是看他们不爽,一个个牛哔拉轰呢,跟谁俩呢。

后世的时候有国际社会制约,国内能够容忍棒子国在那边上蹿下跳,毕竟需要维护国际形象。

可现在嘛,完全不需要有任何顾忌,谁的拳头大谁就道理,看你不顺眼打了也就打了,不服又能如何,敢跳直接灭了你。

“为什么让我出手去打高句丽人?”离开皇宫,葛尔·陵钦跟在李恪的身后,疑惑不解的问道。

“无聊,想找乐子,反正吐蕃与高句丽隔着十万八千里,你们之间又打不起来。只是没想到,高句丽那家伙竟然这么怂,只挨打不还手,可惜了。”

李恪的回答让葛尔·陵钦很是无语,亏他之前还以为是不是有什么政治目的,想让自己出来背黑锅,现在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是不是觉得我想用你来背黑锅?”李恪转头看向葛尔·陵钦,表情似笑非笑:“不用觉得有压力,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坦诚,如果你问了,一定会告诉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殿下说笑了,我现在的身份不过是阶下之囚……”

“是井底之蛙,陵钦,你对自己身份的定义很有问题。”

刘全赶着马车在李恪的面前停了下来,打开车厢的门,伸手在里面摆弄了一下,一副可伸缩的踏板自车底翻上来,很高级的样子。

葛尔·陵钦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设计,不由瞪大了眼睛:“这是……”

“上车再说。”

李恪踩着踏板坐上马车,陵钦随后也坐了上去,外面随行的海胖子颇有些失落,以前殿下上车都是踩着他的后背的,自从有了这个踏板,他觉得殿下对自己疏远了不少。

这不能怪海胖子贱皮子,而是社会风气使然。

事实上,不仅仅是古代,哪怕到了现代也是一样。

就比如给领导撑伞,这本是伺候人的活儿,正常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避之唯恐不及,甚至应该大声谴责,大家都是人,你又不是没有手,干嘛不自己撑。

可现实呢,大部分人都把份伺候人的事情做的甘之如饴,很多人甚至宁可自己被淋雨也不敢让领导身上多出一个雨点。

所以,你不能说这些人贱皮子,因为这就是官场,就是社会,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骨子里还是那一套东西,没必要愤世嫉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车离开皇宫,向着王府的方向驶去。

葛尔·陵钦还是第一次乘坐李恪的马车,来的时候他是骑马跟过来的,坐上马车的第一时间他就感觉到了这辆车的不同,青石铺就的路面上竟然没有丝毫的颠簸。

“殿下,这马车为何如此平稳?”

“这是科学的力量,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许多东西,以后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

李恪不想给一个古人普及力学的概念,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简单的敷衍了一下,随后问道:“你觉得吐蕃与大唐开战,胜算有多少?”

谈到正事,葛尔·陵钦沉默下来,龙首原上的一幕让他记忆犹新,摇头说道:“殿下何需如此戏弄于我,以大唐的军事实力,吐蕃根本无法与大唐为敌。”

李恪笑了:“你觉得吐蕃与大唐差的仅仅是军事实力么?”

葛尔·陵钦隐约间似乎明白了什么,可仔细想想又似乎什么都不明白,不由再次摇头:“殿下,陵钦才疏学浅,实在无法领会其中奥妙。而且,家父如今生死未卜,陵钦实在无心考虑这些事情。”

这是实话,李恪在龙首原上把葛尔·陵钦带回长安,却没有管禄东赞等人。

没了五百骑兵护卫,仅凭吐蕃使团那百十个人要回吐蕃难上加难,说不定走着走着,人就没了。

葛尔·陵钦想不通为什么李恪要把自己带在身边,更想不通自家老头子为什么会答应自己留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他看来,这一定是因为老头子觉得回去的希望渺茫,所以才故意为之。

李恪看着忧心忡忡的葛尔·陵钦,此人将来会成为大唐的毕生之敌,二十余年之后,大非川之战杀戮十万唐军,青海之战攻灭十八万唐军,素罗汗山之战再度大败武则天的军队,并要求割让安西四镇及突厥十姓之地。

抛开所有的客观因素不谈,在李恪眼中,葛尔·陵钦绝对当得起‘人才’二字,这样的人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其回吐蕃的,哪怕为此背上些许骂名也无所谓,谁让这小子现在还是个籍籍无名的官二代呢。

撇撇嘴,李恪伸手在葛尔·陵钦肩膀上拍了拍:“行了,别在那演戏了,我不相信你离开的时候你爹没告诉你,把你留下是他的意思,更不想信你爹没告诉你,长孙无忌会派一千骑兵护送他离开大唐。”

“呃……”葛尔·陵钦愕然抬头:“殿下都知道。”

“我当然知道,这其实是我给你爹提的条件。”

李恪幽幽叹息一声:“唉,说起来你也别怪你爹心狠,用你来当人质,换取吐蕃使团回程的平安。实际上这是最好的选择,虽然短时间内你回不去了,甚至有可能在吐蕃与大唐开战之后被杀了祭旗,但至少短时间内你和整个使团都是安全的。”

MMP的。

那我要不要谢谢你啊!

葛尔·陵钦瞪着李恪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整个人风中凌乱。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满意又能如何?

葛尔·陵钦心里明镜似的,现在是形势比人强,自己的想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恪的想法。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自己的生死只在对方一念之间。

“殿下,恕我直言,您能否告诉在下,为何一定要把我留下,我国使团如今可以说是瓮中捉鳖,家父纵有通天之能也翻不起多大浪花,殿下您又何需留我来当人质呢。”

李恪意味深长的摇了摇头,咂咂嘴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啊。”

“什么意思?”

“字面的意思,以你的学问应该不难理解。”

葛尔·陵钦不知应该高兴还是悲哀,苦笑说道:“既然如此,殿下又为何要将我留在身边,以您的能力让我在回去的路上死的不明不白应该很容易吧。”

李恪摆手纠正道:“不不不,你的理解有问题,我只是说看好你的将来,这并不等于你能威胁到我的或者大唐。”

历史上的葛尔·陵钦的确给大唐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但他最后还是被武则天给坑死了。

而武则天都能做到的事情,熟知历史走向的李恪没理由做不到。

之所以把葛尔·陵钦留下,主要还是他的收集癖犯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后世的时候玩游戏《三国志》时候养成的毛病,早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葛尔·陵钦被李恪看的浑身发毛,颇有种夜半三更在山路上遇到有人劫色的既视感,艰难的咽了口唾沫:“陵钦愚钝,还请殿下明示。”

“坦白说吧,就是觉得像你这样的人才留在吐蕃可惜了。”

李恪深吸一口气,看向窗外的目光逐渐变得深邃:“吐蕃还是太小些,并不足以让你尽情的发挥,大唐才是你真正的舞台,在这里你可以尽情的发挥你的才华,不需要有任何的顾忌。”

“殿下这是在招揽我?鄙国国主雄才伟略,吐蕃将来与大唐必有一战,您就不怕我到时候反戈一击?”

葛尔·陵钦实在无法理解李恪的脑回路,明明自己在吐蕃有更好的发展舞台,吐蕃的国力又在蒸蒸日上,他凭什么觉得自己会屈服。

李恪呵呵一笑:“所以我说吐蕃还是太小了些,你看看你,身为吐蕃大相的长子,目光却如此短浅。

说什么反戈一击,你觉得人在见识过山珍海味之后还会回头去吃青稞馍馍么,当你见识到这个世界有多大以后,当你带领十万装备精良的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名扬四海的时候,你还会回吐蕃当一个小小的将军么?

退一万步说,就算你肯回去,你觉得松赞干布那小子能容得下你这么一尊大神?”

作为一名上位者,你可以手无缚鸡之力,也可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绝不可以不会画大饼。

李恪给葛尔·陵钦画了一张很大的饼,大到几乎可以把他撑死。

葛尔·陵钦几乎瞬间忘了自己的出身,几乎是低吼着道:“你敢让我去带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带兵有什么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突厥的阿史那社尔知道吧,人家现在都当上左领军卫将军了,要不了多久就会升到大将军,我爹还打算把公主嫁给他,听清楚是下嫁,不是尚公主。”

李恪撇撇嘴,又画了一张饼。

吐蕃国主、薛延陀可汗,巴巴派使者来大唐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想要迎娶大唐公主给自己充门面。

可最终结局是什么,葛尔·陵钦这段时间跟着他爹不是没打听过,从某些人口中得知,大唐不是不能把公主外嫁,但前提条件是宗室女子。

也就是顶着公主的名号,实际上并不是李世民的亲闺女。

这就很没意思了。

反观大唐的将军,哪怕是外族,却可以娶到真正的公主。

两相比较,孰高孰低高下立判。

当然,公主什么的对于葛尔·陵钦实在太遥远了,他根本没指望自己能有娶上公主的那一天,真正让他在乎的是身为外族在大唐也能当上大将军,独领一军。

这可是大唐的军队,不是吐蕃的臭番薯,烂番茄。

如果没有在龙首原见识五百吐蕃骑兵被两百王府护卫轻松撂倒的一幕,葛尔·陵钦或许还对吐蕃骑兵抱有极大的期望,但是现在吐蕃骑兵真的不香了。

“那,那我爹怎么办,如果我留在大唐做人质还好说,若我在大唐领兵,鄙国国主必然迁怒家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就要看你是否能混出名堂了,如果你真能独领一军,大可从吐蕃招募一批勇士加以训练,到时候只要你稍微亮一下肌肉,表示有攻上高原的能力,松赞干布那小子就算想动你爹也得好好寻思寻思。”

如果是其他人如此说葛尔·陵钦就算心动,也未必真的敢答应。

但现在给出承诺的是李恪,大唐三皇子。

葛尔·陵钦来到长安这段时间听的最多的就是李恪的大名,虽然都不是什么好名声,但越是这样的身份就越是值得相信。

因为你根本无法指望一个正直的人去徇私舞弊,卖官卖爵,只有李恪这样的纨绔才能干出这样的事情,也只有李恪这样的败家子,才会让人懒得跟他一般见识,在无可无不可的情况下网开一面。

没有多少犹豫,热血已经上头的葛尔·陵钦正色说道:“好,我答应了,只要殿下不负陵钦,陵钦必不负殿下。”

李恪没想到未来的吐蕃大将竟然如此好忽悠,三言两句间就被说服,纳头便拜,这也忒不真实了,这小子不是晃点老子吧?

他可没有李世民的那份胸襟与气度,收集癖归收集癖,真让他现在就完全相信葛尔·陵钦那是不可能的。

但这小子既然已经表示臣服,让他见识一下王府的潜力倒也没什么问题。

“好,既如此,等下便带你见见你未来的部下,哦,就是那两百王府护卫,你也别觉得我在忽悠你,想进十六卫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就算是我也不可能马上就把你安排进去,总要提前安排一下才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