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又有新装备可以用了(1 / 2)
('短短数十个呼吸过后,整个演武场上除了受伤未死的吐蕃骑兵哀嚎和战马的嘶鸣,再无一点声音。
围观的各国使节集体失声,拼命的揉着眼睛。
发生了什么!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战场上,踌躇满志的葛尔·陵钦彻底蒙圈,望着一片狼藉的战场,智力直接退化到学龄前。
那可是五百精锐骑兵啊,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了出使大唐特地从军中挑选出来的好手。
结果倒好,五百对两百,一个照面,连敌人的边都没碰着,全撂战场上了。
这话说出去你敢信?
奈何众目睽睽之下,葛尔·陵钦就算不信也没有办法,表情呆滞的回头去看自己老子,发现老头子并不比自己好多少。
一副死了老子娘的神情,脸色铁青,嘴皮子不住的哆嗦,显然是受不了这份刺激。
禁声的不仅仅是异族番邦,之前忧心忡忡的老货们同样好不了多少,一个个眼珠子瞪的老大,集体降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道宗手指着战场,舌头根本不听自己使唤:“陛,陛下,这,这这,这什么鬼东西这是!”
李世民好歹在比试之前多少有些心里准备,知道李恪这个三儿子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仅在战斗开始的时候愣了片刻便恢复了从容。
如今见李道宗失态,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淡定些,区区弩阵罢了,何必大惊小怪。”
区区弩阵?大惊小怪?
好吧,你是皇上,你儿子牛哔,你说什么都对行了吧。
李靖等人都是久经战阵的杀坯,如此强大的攻击力到底是弩阵发挥出来的还是强弩发挥出来的岂能看不出来。
那两百王府护卫拿的分明就是早已失传的诸葛连弩,跟弩阵半点半系都没有。
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既然李恪在今天的比试中让诸葛连弩亮了相,早晚都会给十六卫装备上。
所以,老货们立刻化身舔狗,围着李二不断吹嘘。
“陛下圣明,臣才疏学浅,不知陛下能否将这弩阵的练习之法传授给微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弩阵果然厉害,左屯卫肩负着皇城的安危,不如早点将这阵法传授给左屯卫吧。”
“嗯,此事回去再说,总之见者有分,回头朕就让老三来负责此事。”
对于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装备,李世民自然不会放着不用,潮水般的马屁声中大手一挥,发!
李恪不是小气孩子,应该不会反对。
仗打完了,两百王府护卫不仅没输,还赢了个满堂彩,高兴之余长孙无忌主动担负起救治工作。
主要是他那个儿子太实在了,人家禄东赞来大唐满打满算就带了五百精骑充当护卫,你一家伙全给人家撂倒了,这让人家还怎么回家。
打扫战场,清点人数,那些观战的番邦使团也自发的上前帮忙。
当然,这些人主要还是想要看一下连弩造成的伤害。
结果一看之下,所有人都是大惊失色,纷纷看向正在收拾行装备回去的两百王府护卫,尤其是李恪等几个小年轻。
这帮小子都是狠人呐,别的不说,五百吐蕃骑兵,眼下还能喘气的不超过两百,这其中还有一百多重伤号,有出气没进气眼瞅是活不成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那些轻伤号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身上要害虽然没有中箭,但中箭的位置却怎么也止不住血,三角型箭头带着深深的血槽,哪怕是胳膊腿这样的位置中箭也会造成流血不止,想把箭头留在伤口里堵伤口都做不到。
更可怕的是,这种三角型箭头尾部还带有倒钩,不管是往外拔还是往里推都会造成二次伤害,增加治愈的难度。
于是,所剩不多的轻伤号又有一大半被划入重伤,此战过后能完好无缺活下来的,不会超过二十人。
惨啊,太惨了!
长孙无忌强忍着不让自己笑出声来,故作悲痛的来到禄东赞面前:“大相啊,你看这事儿闹的,小孩子不懂事,下手也没个轻重,害得贵属下折损近乎九成九。这……大相节哀吧!”
禄东赞脸都是绿的,他是真没想到大唐的军队这么能打,武器又如此犀利,两百对五百赢的干脆利落,连后悔的余地都不留。
如今,他唯一庆幸的就是儿子没有傻夫夫的冲上去,否则今天他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艰难的挺直腰板,禄东赞苦笑着对长孙无忌拱了拱手,强忍想把他掐死的冲动,硬着头皮道:“不怪三皇子和长孙公子,是禄东赞鼠目寸光不识大唐兵威才酿下如此苦果。只是不知刚刚的大唐勇士用的是什么兵器,怎会如此犀利。”
“哦,那不过是区区弩阵罢了,雕虫小技,登不得大雅之堂,比不得吐蕃勇士的勇武。”长孙无忌得了便宜卖乖,明褒实贬,丝毫没有告诉禄东赞实情的意思。
禄东赞被怼的满肚子火却无处发泄,沉默片刻突然问道:“长孙仆射,刚刚令郎统领的应该是大唐禁军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那些只是蜀王的私人卫队。”
又是长久的沉默,禄东赞显然不并相信长孙无忌。
私人卫队,如果大唐一个亲王的私人卫队都这么能打,十六卫和传说中的玄甲军岂不是要上天。
前来打探消息的其它各国使节也同样不相信长孙无忌,两百对五百大获全胜自身丝毫无损,这样的军队在大唐绝对是属于最顶尖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眼下唯一需要确认的就是这样的军队大唐有多少,如果十六卫全都有这样的战斗力,以后大家还是乖乖夹着尾巴做人吧,百年之内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
在场的众人各怀心思,纷纷打着自己的盘算,李世民则带着李靖等一大帮子老货回了长安城。
这次的比试他很满意,既在异族番邦面前立了威,又打击了吐蕃人的嚣张气焰,这很好。
在此之前,那些番邦属国虽然表面上恭恭敬敬,实则是口服心不服,总觉得大唐平定突厥是运气使然,如果不是突厥内部不稳,大唐绝不可能胜的如此容易。
但是现在嘛……,似乎一个两个都很服气的样子。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回到太极宫的时候时间已经接近晌午。
早朝肯定是开不成了,鉴于昨天晚上大家喝的都不怎么尽兴,善解人意的皇帝陛下索性再摆宴席,朝中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有列席的资格。
席间老货们谈笑风生,豪情万丈。
龙首原一战虽然只能算是一次小规模冲突,但却是未来战场的一个缩影,代表着未来战争模式的改变。
那铺天盖地的箭雨直到现在依旧历历在目,就目前来说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能够抵挡这样的攻势,哪怕是与大唐一脉相承的辽东三国,有着高大城墙与精良装备的高句丽、新罗、百济也同样不行。
打不过就是打不过,这一点高句丽、新罗等国也明白,以前听说大唐打败了突厥就已经让他们担心的要死,生怕哪天李世民脑子一热对他们动兵。
如今见识到连弩的威力,担心变成了恐惧,应邀前来参加宴会的使者们愈发显得谦卑,就连面对给他们斟酒的宫女也都客气了不少,频频点头致谢。
“高句丽使者何在。”
酒至半酣,李世民似是想起来什么事情,目光看向各国使者的方向,高句丽使者连忙起身,忙不迭的应道:“外臣在,陛下有何吩咐。”
李世民盯住高句丽使者,鹰目含煞:“今日龙首原一战,尔看我大唐兵威如何?”
高句丽使者不敢与李世民对视,低头答道:“大唐天兵威武,高句丽远远不及也。”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突然间话锋一转:“当年杨广昏聩,三征高句丽,至使百万英魂埋骨他乡,被尔等筑成京观。而今,朕欲迎那百万英魂归乡,尔可答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广三征高句丽,山东、河北十室九空,百万将士埋骨他乡,每每想及此事常让人扼腕叹息,李世民今日在宴会上突然提起此事,大殿上顿时为之一静,所有人都面色不善的看向高句丽使者。
高句丽使者心中虽怕,可想到辽水边那座大王城,想到大王城外那连成一片的人头京观,很快又平静了下来。
当年杨广发兵百万三征高句丽,还不是被打败了,大唐与前隋相比,虽然吏治清明,但国力却未必及得上。
再加上大唐这些年战争不断,师老兵疲,国库空虚,就算再来一次东征,高句丽也可以凭借坚城阻敌于辽水之上。
想到这里,高句丽使者恐惧尽去,挺直了腰板答道:“陛下此言差矣,当年隋炀帝兴不义之师东征被我高句丽所败,筑下无数京观就是为了警示他人,岂能因陛下一言便就拆除。”
“大胆狂徒!”
“无耻之尤,陛下,请准臣将这逆贼斩首示众。”
高句丽使者的回答让殿上众臣勃然变色,脾气暴的几个已经站起来,准备动手了。
李世民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黑着脸道:“既然如此,尔可以收拾行装回国了。哦对,回去别忘了告诉高建武一声,就说让他做好准备,朕不日便会派兵去高句丽迎那百万英魂归乡。”
又要打仗?
大唐皇帝疯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宴会上的各国使节愕然看向李世民,高句丽使者虽然有着同样的惊讶,但有应付三次前隋东征的经验打底,并不显得如何惊慌:“尊敬的天可汗陛下,您这是在对高句丽宣战么?”
“如果高句丽不将前朝将士遗骨归还,尔等可以将朕的话视为宣战。”
打仗,李世民并不怕,自从登基称帝之后,他已经很多年没有上过战场了,颇为怀念。
除此之外,李世民之所以如此咄咄逼人,倒也并非是真的想要打仗,向高句丽索要前朝将士遗骨也并非是他临时起意。
总体来说,这件事自从北伐结束的那天便已经被提上日程,满朝文武,就连魏黑子都觉得携北伐大胜之威,向高句丽索要前朝将士遗骨的最佳时机。
错过这次,下次再想向高句丽索要那些将士的遗骨,怕是难上加难,说不定还真需要用武力强行索取。
所以,别看大殿上不乏反对穷兵黩武的大唐官员,却没有任何一人谏言李世民不要轻启战端。
这下轮到高句丽使者下不来台了,原本他还以为能有人站出来指责大唐皇帝效仿隋炀帝穷兵黩武,自己也好看个热闹。
结果事与愿违,大唐朝庭似乎早已经统一了口径,根本没给他看热闹的机会,惊慌之下,高句丽使者大声说道:“尊敬的天可汗陛下,贵国有句名言叫‘国虽大,好战必亡’,难道您就不怕重蹈当年隋炀帝的覆辙!”
“滚蛋吧你,不要脸的东西,你以为你是谁,敢这么跟我爹说话。”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众人纷纷侧目,接着便看到李恪从外面走了进来,行至高句丽使者面前,语带嘲讽:“沙雕,当年你们是怎么赢的心里没数么?用不用本王给你讲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句丽使者虽然不知道沙雕是什么,但凭感觉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强自辩道:“蜀王殿下这话是什么意思,我高句丽虽然是小国,却也不是谁都可以欺辱的。”
“呸,沙雕,别恬不知耻了,当年若不是你们用尽了龌龊手段,而隋炀帝又好大喜功,凭你们那几十万军队也配跟隋朝十二卫的精锐交手?”
高句丽使者大怒:“你,你胡说!”
“三郎,军国大事休得胡言乱语,高句丽人打仗还是有一手的。”
李世民也觉得李恪有些胡搅蛮缠,高句丽士兵的战斗力其实还是很可观的,与隋朝大军作战也算得上勇猛,不适合一味的贬低,这样会误导将来东征的将士,对大唐将来东征不利。
是的,李世民从未放弃过东征的念头,之所以没有直接开打,不过是因为时机不成熟罢了。
李恪耸耸肩膀,对于杨广三征高句丽失败,后世早有十分中肯的评论,并非是他故意贬低对方,而是事实。
“父皇千万不要被这家伙给骗了,高句丽这种妄自尊大,目中无人的国家就是垃圾中的垃圾,真想灭了他们十万精锐足以,根本不必费什么心思。”
狂,太狂了!
就连李靖都不敢说凭十万大军就能剿灭高句丽,李恪又凭什么这么说,难道就因为刚刚在龙首原的那一场胜利?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蜀王殿下口口声声说我高句丽妄自尊大、目中无人,不知可有什么凭据,今日天可汗陛下大宴群臣,如果蜀王殿下不给本使一个交待,本使便向天可汗陛下讨要公道。”
高句丽使者颇为硬气,一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架式,看的魏征等人不住点头,暗中决定无论接下来发生什么,都要保下他一条命。
不为别的,单为读书人的气节。
李恪饶有趣味的盯着高句丽使者,距离的关系,他可以清楚的看到面前高句丽人眼中的挣扎与恐惧。
破釜沉舟,死中求活?
以为表现的硬气一点,就能让自己生出佩服的情绪,然后大手一挥不计前嫌,把他给放了?
这货话本看多了吧,目光中嘲讽之色渐浓,李恪嗤笑一声,歪头对跟在他身后略显茫然的葛尔·陵钦道:“揍他。”
兀自沉浸在悲痛之中的葛尔·陵钦木然抬头:“什么?”
“如果你有生之年还想再见到你爹,就过去揍他。”李恪像是一个逼良为娼的老鸨,脸上挂着邪恶的笑容,用平静的语气说着残忍的话语。
这一刻,葛尔·陵钦突然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跟老头子来这么危险的国家,更后悔自己为什么要一时冲动留下来充当人质。
在吐蕃,他本是葛尔家族的未来继承人,有着光明的未来,即便什么都不做,未来也可以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又能想到,原本应该算得上镀金之旅的大唐之行会让他变成阶下之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越想越憋屈,愤怒的火焰在心底燃烧,突然间葛尔·陵钦大吼一声,把高句丽使者当成李恪,挥起拳头砸了过去:“无耻之徒,老子打死你!”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大呼看不懂。
在场的众人有八成早上都去过龙首原,对葛尔·陵钦这个吐蕃骑兵的指挥者多少有些印象。
这样的一个人,跟李恪按说应该是死对头才是,怎么这才一转眼两人就站到一起了,那个葛尔·陵钦似乎还在替李恪出头。
高句丽使者直接被打蒙了,在他的计划中,自己充其量也就是被赶出太极宫,怎么也没想到跟在李恪身后的葛尔·陵钦会暴起发难,三拳两脚过后,被打了个鼻青脸肿,抱头鼠窜。
奈何他本就是一个文官,手无缚鸡之力,而葛尔·陵钦却从小练武,等闲三五个大汉根本近不得身,两相对比,高句丽使者被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索性抱着头往地上一趴,任凭拳脚加身,嘴里只顾着对李世民高声求救。
“陛下,天可汗陛下救命。”
“天可汗陛下,我高句丽对大唐可是忠心耿耿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