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现代化大城市中,也有天路(1 / 2)
2009年,在马尔康的冬天来临之前,卢致跟着巴图桑的家人们来到了气候温暖宜人的广州。
老人的记忆里,这辈子见过最大的世面是在1958年,他背着水壶和硬干粮,与巴图桑一起跑进解放军开山凿路的工地报到时。
闻名中外的川藏公路,从1950年4月开始动工,历经四年如火如荼的建设,于1954年12月第一次通车,到1958年4月时终于正式通车了。
川藏公路全长达2413公里,海拔最高点更是达到了5213米,堪称是人类历史上最高、最险、最长、工程量最大、修建速度却最快的“五最”公路,是连接着内地与西藏的生命之路,也是凝聚起中华民族不屈力量的强大血脉。
那是一条天路,仿如玉带从天而降,穿过数不清的山峦,跨越数不清的河流,将艰险的蜀道变成四通八达的通途,从此行蜀道再也不难于上青天,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天路运输进藏区,茶马古道上虽然再也听不到背夫们唱响的号子,嘹亮的汽车喇叭声却惊空遏云,就连盘旋于山巅的雄鹰也仿佛自愧不如地压低了唳声。
那一天,在去工程队的工地办公室正式报到之前,卢致和巴图桑先爬上旁边的一座小山坡,眯起眼遥望他们将要开始工作的地方。
当见到无数双强壮有力的手臂挥舞着开山斧,一下接一下地砸向坚硬的岩石,又见到一辆辆军用大卡车卷起数丈高的烟尘,行驶在曲折颠簸的山路上,两个年轻人都惊得目瞪口呆,错觉他们见到的不是人间的画面,而是藏教神灵们庄严降临,正施展神术为茶马古道改换新颜。
川藏公路于1969年全面竣工,卢致在工地上一干就是11年。
在那期间,他结婚成家,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妻子为他生下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虽然经历了大儿夭折的不幸,卢致却能见到天路给康巴山区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返回顶部↑